![]()
内容推荐 本教材相关课程为“文学批评”,供高等院校中文系学生使用,亦适合一般文学爱好者阅读。本教材的重点不在批评理论的全面介绍,而在于引导学生将批评理论运用于实践中。教材一方面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并借助课后练习逐步提高学生撰写评论的能力;另一方面亦结合案例,对文学批评基本原理本身展开探讨,可用作西方文论等课程的辅助读物。 作者简介 湖南常德人,1976年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学与文学理论,兼及文学批评。目前学术兴趣主要在英美文论,尤其关注实用主义关联域中的美国当代文论与批评,对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生成问题亦有所致力。 目录 编什么是学院派批评 本编导语所谓“学院批评” 章学院里的批评家 为什么需要批评 当批评遭遇理论 为了文学的理论 第二章批评的美学难题 描述:事实与感受 阐释:意图与意义 评价:原因与理由 第二编文学批评的价值面向 本编导语所谓“价值面向” 第三章文学之为现代 再现性与现代性 文学与现代境遇 文学与时空体验 文学与形式之变 第四章文学之为审美 在思想与审美之间 文学性与伦理难题 形式分析的三层次 如何避免“两张皮” 第五章文学之为独创 原创·创新·独创 独创性与流行观念 差异、影响与传统 一点写作建议 第三编读入文本 本编导语批评的路径 第六章部分与整体的辩证法 何谓“新批评”? 显隐双层结构 文本中的结构主义 第七章叙事学批评(上):故事与叙述 人物·角色·性格 发现“叙述行为” 叙述者问题种种 第八章叙事学批评(中):叙述视角 叙事视角种种 视角与人称 视角与身份 第九章叙事学批评(下):时间与空间 叙述与时空 叙述时间:时序,频率,速度 叙述空间:视角,情节,意境 第十章文体学批评:风格与文体 文体之为风格 从语气看文体 文体与语际书写 文体与体裁 文体与传统 第四编读出文本 本编导语一个作为过渡的说明 第十一章程式与符号 发现“套路” 对立与结构 符号学的两组概念 第十二章表层与深层(上):以精神分析批评为例 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的路径 自我·梦·欲望 第十三章表层与深层(中):以女性主义批评为例 何谓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的两种范式 女性形象批评关键词 “女性写作”的悖论 第十四章表层与深层(下):以意识形态批评为例 作为“绝对视域”的政治 是“批判”还是“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的美学逻辑 第十五章内部与外部:在文学中发现历史 文学的历史逻辑 逻辑之一:摹仿与程式 逻辑之二:总体与同构 逻辑之三:讽喻与影射 结语在知性与启示之间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