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唐旭日,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外语学院翻译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语言学,涉及命名实体识别、隐喻计算、词义演化计算、构式聚类、语义韵、计算机辅助翻译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一项,教育部自主创新项目一项,校级自主创新及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多项,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863高新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重量课题,在World Wide Web、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Natural Language Engineering、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中文信息学报》、《当代语言学》、COLING等非常不错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教材一部。 目录 章基础知识 1.1字符编码 1.1.1ASCII编码 1.1.2汉字编码 1.1.3Unicode编码 1.1.4UTF-8编码 1.2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1.2.1语言及其定义 1.2.2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第二章翻译与信息科学 2.1传统翻译过程及其局限性 2.1.1微观层面的局限性 2.1.2宏观层面的局限性 2.2信息技术与翻译 2.2.1信息技术与翻译主体 2.2.2信息技术与翻译过程 2.2.3信息技术与翻译效率提升 2.3历史与未来 2.3.1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历史 2.3.2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未来 2.4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框架 …… 内容推荐 随着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翻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也随之改变。本教材的推出,旨在帮助新形势下语言相关本科和硕士专业学生,紧跟行业发展,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技能。教材着眼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软件运行机制、算法以及软件操作与实际的翻译任务融合起来,系统介绍了文档格式自动化、术语抽取与术语库构建、翻译记忆库的构建与应用、翻译质量保证、软件界面翻译以及译后编辑等应用,详细讨论了翻译过程中的格式处理、术语一致性、翻译风格一致性、翻译质量检测、翻译质量管理、译后编辑效率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本书可作为英语专业本科、翻译专业本科以及翻译专业硕士教材,也可供翻译行业人士学习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