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针灸的历史渊源、传承发展、基本理论、器具模型、技术方法以及申遗和保护等内容,全面展示中医针灸的发展概况和基本内容。 目录 章 历史源流 一、中医针灸的起源 1.针灸萌芽之始 2.伏羲、黄帝与针灸的传说 3.灸、砭、针的来历 二、战国至秦汉的形成之初 1.扁鹊针砭治病的故事 2.淳于意与最早的针灸医案 3.《黄帝内经》与针灸理论体系构建 4.最早的腧穴专著《黄帝明堂经》 5.涪翁与郭玉 6.华佗与夹脊穴 7.针药并用的医圣张仲景 三、魏晋隋唐时期的迅速发展 1.皇甫谧与针灸专著的问世 2.葛洪与灸治急症 3.徐氏针灸世家 4.针灸对外传播的萌芽与发展 5.唐代灸疗专著与图谱 6.唐代针灸名医甄权 7.孙思邈坐虎针龙的传说 8.针灸教育首次设科 四、宋金元时期的规范与兴盛 1.王惟一规范腧穴内容 2.南宋名医王执中 3.金元针灸名家窦汉卿 4.现存最早的子午流注专著 5.滑寿与十四经脉学说 五、明代的继承与创新 1.刺灸手法的创新和发展 2.针灸名医徐凤与凌云 3.李时珍与《奇经八脉考》 4.杨继洲与《针灸大成》 5.针灸传入欧美之始 六、清代的实用和普及 1.针灸学“由博返约” 2.吴谦与《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 3.“禁针诏”使针灸发展转向民间 七、近现代图存与新生之路 1.西洋医学的冲击与渗透 2.国民政府对针灸的排斥 3.承淡安对针灸的贡献 4.朱琏与针灸研究所的建立 5.鲁之俊与现代针灸学发展 6.针灸的现代蓬勃发展 第二章 理论撷英 一、经络理论 1.早期“脉”及相关概念 2.早期十一脉理论 3.十二经脉气血循环理论 4.奇经八脉理论 5.络脉理论 6.一些特殊形式的理论 二、腧穴理论 1.早期腧穴的形态与名称 2.腧穴分类 3.腧穴归经 4.取穴方法 三、文化理念与针灸理论 1.天六地五与十一脉、十二与循环 …… 第三章 针灸器具 第四章 图谱模型 第五章 刺灸方法 第六章 适宜范围 第七章 传承发展 第八章 各家纷呈 第九章 中医针灸“申遗” 第十章 中医针灸“非遗”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