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给孩子的第一本美育书
分类
作者 王浩天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就是塑造全面完整的人。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是源于知识的灌输,而是感情的陶冶和滋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真正的美育是为了修心、修品、修审美情操,通过提升对美的认知、对外在美好事物的感知以及自身举手投足间变得优雅,从而在浮躁的世界里,做一个不那么庸俗的人,真正实现生命质量的提升。当代美育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包括音乐、美术、形体、舞蹈、演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形式。鉴于对美育的认知和力求积极推动美育的初心,
作者推出《给孩子的第一本美育书》,意在让人们认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什么是美育,在对孩子进行美的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带动家庭、学校和社会改变观念和认知,从而推动美育更快、更好发展。
作者简介
王浩天:
新时代美育推动者
时尚创意产业学者
书上传播策略专家
中关村环球时尚创意产业联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丝绸之路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主席
亚洲模特协会中国委员会主席
澳门时尚产业协会会长
目录
第一章 美育概述
美育是什么
美育不是什么
第二章 美育认知:由外而内奠定基础
美育对个人以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性
美育兴国——美育就是人文教育
美育的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
美育的历史进化和社会现状
美育能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美育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态度和境界
家长的美学素养影响孩子一生
美育带给孩子高贵并受人尊重
第三章 美育现状:熏陶与化育
国家对美育的重视
父母美育缺失,无法引领孩子
学校教育侧重应试,轻视德美艺
年轻父母美育意识的觉醒
学艺术的初衷不同,美育的结果便不同
艺术教育的急于求成和揠苗助长
生活,是最好的美育
国学热与美育认知纠偏
第四章 美育应用:提升生命素养
礼仪之邦的渊源和传承
美育让孩子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让美育造就“生活的艺术家”
用美育拓宽孩子的见识
美育要给孩子树立诚信意识
基于审美,化育心灵
美育关乎真正的快乐
用美育培养未来国际化精英
第五章 美育实施:在行走中感知美好
以貌取人,也是一种科学现象
高级的美,是让人感觉舒服
由外而内,可以快速改变一个人
点亮个性,人生就与众不同
气质在先,能力和知识次之
以身垂范,让父母和老师先“美”起来
自信优雅是伴随孩子一生的通行证
充满仪式感,人生大不同
美育实施,体系化实操指南
第六章 美育的未来
人工智能时代,美育才是必修课
美育培养孩子最重要的竞争力
美育功在当下、利在未来
具备“美商”,才能不被替代
美育,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参考资料
后记
序言
美育是关乎生命质量的
教育
想要说清楚美育,我们
首先要知道“美是什么”?
美是艺术,是绘画、音
乐、诗歌、戏剧、雕塑、
服饰……
美是自然,是大漠孤烟
直的苍茫,是月缺月圆时
的想象,是山林曦照,是
云卷云舒,是草长莺飞,
是大雁南飞,是小桥流水
,是大江奔腾……
美是状态,是采菊东篱
下的南山闲适,是仰望一
片天空一只飞鸟的从容,
是静品茶香,是挥毫泼墨
,是安享当下……
美是思想,是悲天悯人
的情怀,是尊重所有生命
的良善,是不人云亦云的
真诚,是敢作敢为的担当
……
美,既可以是有形无形
的事物,也可以是不同的
感知和感受,每个事物的
属性、层次、结构不同,
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因此
每个人感受到的美也就不
尽相同。
人共同生长在天地间,
并非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自
然和人生的美。例如,不
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天空中
云朵的飘移,感知到大自
然的四季美好,体察到先
贤的贫贱不移和英雄的威
武不屈等。因为,人们对
美的感受力是不同的,接
受过美的培育熏陶的人会
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反
之,没有经过美育培养的
人的审美能力会随着年龄
的不断增长而渐渐消失。
所以,敏锐的审美眼光
、充沛的审美情感和健康
的审美心灵需要培养和陶
冶,而培养和陶冶的过程
,即为美育。
美育是培养人具备幸福
力的教育,是关乎生命质
量的教育。蔡元培先生曾
经说过:美育就是塑造全
面完整的人。一个人完整
健全人格的养成,并不是
源于知识的灌输,而是来
自感情的陶冶和滋养,而
这种陶冶就在于“美育”。
美育通过培养人去认识
美、体验美、感受美和欣
赏美,从而让人拥有创造
美的能力,拥有美的理想
和信念,拥有美的品格和
素养。如此,人的生命的
品位和质量得以提升,进
而成为一个具备“美商”的人

严格意义上讲,美育绝
不是追求感性教育,片面
地培养人的感受力。相反
,美育是一种现实和完整
的生命的教育,让人学会
与万物和谐共存,学会与
自然、社会和他人打交道
,从而成为一个自由且快
乐的人。
每个有生命的人都是教
育的对象,这是一个基点
,美育也不例外。美育的
目的在于使生命成长得更
完善,让生命的价值得以
提升,能够丰富和升华人
的情感,完善人的品格和
内涵,开阔人的视野和胸
怀,让人拥有更多审美的
能力。
国家虽大力提倡美育,
但不得不承认,美育在整
个教育体系中依然是短板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
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
甚至认为美育不是每一个
孩子都要接受的教育。所
以,社会上出现了以技代
艺、以形式代内涵、把美
育当成另一种形式的应试
教育的现象。这种现象说
到底还是没有把美育参透
,依然把美育当成了应试
教育或仅仅是掌握一门才
艺的教育,而没有将其当
成是提升一个人生命综合
素养的教育。
真正的美育不是应试教
育,不是为了考试,不是
为了高分,而是为了修心
、修品、修审美情操。通
过提升对美的认知,能够
让人增强对外在美好事物
的感知能力,举手投足间
变得优雅,从而在浮躁的
社会中做一个不那么庸俗
的人,真正实现生命质量
的提升。
美育要给孩子们带去感
受美的能力,培养并增强
其鉴赏美的能力,提高他
们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
界的能力。
当代的美育应该是一个
全方位的工程,包括音乐
、美术、模特、形体、舞
蹈、演讲、时尚、诗词歌
赋、琴棋书画等。同时,
美育也是一件赶早不赶晚
的事情,虽然孩子的气质
和修养与年龄没有太直接
关系,但越早接触美育,
感受美的氛围,便可以越
早发现美,从而尽早成为
一个由外而内“美好”的人。
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
福,关乎国家民族的希望
和未来,所以,无论学校
、社会还是家庭,都需要
达成美育共识,为孩子打
造一个整体的美育环境,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信
念、有情怀、有素养的人
,以成就他们更加丰富饱
满的人生,力争让他们在
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今天
和科技将解放大部分劳动
力的将来,拥有一项不可
替代的能力。同时,美育
不但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
真正国际化的精英人才,
还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指数。
鉴于对美育的认知和力
求积极推动美育的初心,
作者出版本书,意在让人
们认识到什么是真正意义
上的“美”,什么是美育;在
对孩子进行美的教育的过
程中,如何带动家庭、学
校和社会改变观念和认知
,从而推动美育更快、更
好地发展,让每个孩子和
每个家庭都受益,最终达
到由于每个个体的变美而
使社会更加和谐、国家更
加美好的目的。
导语
美育一词这些年一直被人们挂在嘴边,但作如此系统深入的思考与研究的并不多见。本书开宗明义地提出“美育关乎生命质量”,对目前中国美育的状况进行了详尽剖析。尤其可贵的是,作者提供了切实的解决方案、有效的美育提升路径,具有可操作性。这是一本难得的、有着专业研究成果的著作,相信会对中国的美育事业做出贡献,会在提升国人素质上发挥积极作用。
后记
美育刚需:告别粗俗
当这本书接近尾声的时
候,我们已经对美育有了
新的理解与认识,对谈到
美育就想到绘画、把美育
等同于艺术的片面观点开
始发生改变。美育的范围
非常广泛,从个人衣着打
扮到居家生活与工作;从
待人接物到艺术审美,无
不包含美育。蔡元培说:“
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
人生观教育。…‘人人都有
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
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
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
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
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
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
叫作美育。”
美育可以是一段乐曲、
一首小诗、一幕戏剧、一
幅画作,可以打开我们的
视觉、听觉,打开我们的
眼、耳、鼻、舌、身的全
部感官记忆,打开一个人
生命的全部心灵体验。
不是每个儿童将来都会
成为专业的艺术家,但是
,每个孩子都需要艺术的
滋养、美的熏陶,从中体
验种种丰富、奇妙、难以
言说的感觉,最终获得身
心的舒展和心灵的美好,
告别粗俗。
一个人如果是美盲,那
么这个人定是一个粗鲁、
俗气的人,甚至是无德之
人,因为真善美往往是一
体的。具备审美修养的人
,可以成为高尚、正直、
道德与自由的人。
经历过美育陶冶的孩子
,很少会“出口成脏”,很少
会“穿衣邋遢”,也很少会“
粗鲁傲慢”,因为他们发现
美的眼睛和心不允许他们
成为那样的人。当一个人
不再粗俗,就会受人尊重
;当一个人变得精致,就
能在平凡的烟火生活中过
出不一样的滋味。
没有一个人不爱美,孩
子也不例外。但是,孩子
的审美依赖于他们各自的
成长环境和他们的教育者
。作为正在成长中的孩子
,当他们还没有能力独立
去选择决策时,这个重任
就落在了家长和老师的身
上。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
老师,不但要在理论上提
高对美育的认知,在实践
上也要积极参与。孩子是
家庭中的合伙人,在美育
的路上家长与孩子更应互
相参照、相互促进;孩子
也是学校的艺术品,学校
和老师要用打造“艺术品”的
心态和眼光去塑造孩子,
不能让他们成为流水线上
的“产品”。因为我们的孩子
都肩负着未来与使命。让
孩子美起来,让家庭美起
来,让学校、社会及整个
国家都美起来,才是真正
地美了起来。到那时,我
们会成为受人尊重的人,
每一个生命都因美育而变
得璀璨,我们的国家也会
因这些人而备受尊重,这
将是美育的最终归宿与目
标。
书评(媒体评论)
美育一词这些年一直被
人们挂在嘴边,但作如此
系统深入的思考与研究的
并不多见。本书开宗明义
地提出“美育关乎生命质量”
,对目前中国美育的状况
进行了详尽剖析。尤其可
贵的是,作者提供了切实
的解决方案、有效的美育
提升路径,具有可操作性
。这是一本难得的、有着
专业研究成果的著作,相
信会对中国的美育事业做
出贡献,会在提升国人素
质上发挥积极作用。
——清华大学教授、博
士生导师 李薇
该书从一个独特的角度
分析当前培养教育孩子的
议题: “美育”如美玉,要
让孩子具有捕捉美的敏锐
和感受美的细腻。只有具
有“美商”,才能在竞争激烈
的今天脱颖而出,才能赢
在未来。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韩立萍
美育不仅是国之大策,
也是每一位明智家长之义
务和责任。本书作者在从
社会、历史、人文与科学
的角度阐述和分析美育对
当今社会重要性的同时,
还深入浅出地给家长和孩
子们提供了美育的途径和
思路,是当代孩子们美育
启蒙的必读物,也是家长
们的必修课。
——北京服装学院客座
教授 张舰
美育之道,应像阳光雨
露滋养着孩子们的生命,
外化于身、内化于心。推
荐父母们共读这本书,它
不仅为我们阐明了教育对
于人生的重要性和如何践
行于日常之中,更是我们
和孩子身心共同成长的一
次机会。
——世界小姐 张梓琳
精彩页
第一章 美育概述
美育是什么
美育,开发一个人感受与感动的能力
所谓感受和感动的能力,是指内心能够被触动的能力。缺乏感受力和感动力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一种麻木不仁的状态。
比如,一段音乐、一篇文章或电影中的某个片段,都能让人感动,内心贫乏的人却很少会被触动。或许同样的一件事,在一个人内心已经波澜起伏,在另一个人的内心却激不起任何涟漪。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同的状态,是因为一个人对美的感受力是不同的。心生感动的时刻,往往是一个人内心最真、最纯、最善、最美的时刻。
比如,同样欣赏一幅画,有人看到的是技法,有人看到的是色彩,而有人看到的是画里的故事和精神,那种内心被触动的感受,或幸福,或悲伤,或苍凉,或温暖。
比如,一朵云在大人眼中可能看不出什么,可在孩子眼中就不同了,它可能是恐龙、鲸鱼,甚至可能是一个奇异的世界;一群蚂蚁在大人的眼里可能没有什么稀奇,可在孩子的眼中就完全不同,它们可以是列队运粮的士兵,也可以是一起玩耍的伙伴。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爱美是儿童的天性,当儿童在一个优美的环境里面,看看四周是苍翠的树木,鲜艳的花朵,还有各种有趣的小动物,眼前是一幅美丽的图片,试想他会不会产生一种美感和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一个人感受和感动的能力。
所以,美育要做的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让他们能够认识美,感受美。美育通过一定的媒介可以让孩子看到美,听见美,触摸美,从而让孩子保有一颗童真的心,通过童真的心来感知外面普通的世界,令其变得不普通。如同蔡元培先生所说,“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美育不仅仅包括视觉美学的培养,还包括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综合能力,它是感性的、情感的、心灵的教育,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有效途径。
当一个人被某个事物感动的时候,此刻外面的世界是无声的,温暖和力量会流向内心,把自己带入一片纯净。所有的假、恶、丑被真、善、美驱逐出去,卑劣被高尚所替代,错误的价值观最终转为正向的能量……
生命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可以去感受那些细小而又无比美妙的时刻。当一个人发现不了美,内心无法感受美的时候,这个人就会变得冷漠而无趣,生活也会失去色彩。美育做得好,能够使人具备审美能力,感知身边每一处的细微变化。在每一个小世界中发现大千大美的世界,让繁忙快节奏的现代人能够真正回归生活,回归内心。
有的父母可能要问了,培养一个“有感动能力”的孩子到底要怎么做呢?其实,孩子天生就拥有感知美的能力,父母们要用心呵护孩子的这份童真和美好,不让成年人世界过早地改变孩子,就已经是对孩子最好地培养了。尤其是生活在当今和平年代的孩子,他们没有经历过贫穷、战争,浸润在一个充满爱的时代,所以孩子们会更具有同情心,更爱别人,具备更强的感动能力。他们知道爱护小动物,知道与人分享。同时,他们也是生活在一个流光溢彩、艺术纷呈的年代,耳濡目染了很多与美有关的事物,这在贫困年代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呵护孩子的这份善良,呵护孩子从小内心拥有的这份美好,引导孩子去学习和提升这份美好,并培养孩子向美、向善的能力。家长在带给孩子美的同时,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最终一起收获感知爱、感受爱的能力。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