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太阳底下无新事?戴建业就总能发现让人惊喜的宝藏!
我的个天!原来端午节和屈原毫无关系;
我的个天!某些高考满分作文,其实写得一塌糊涂;
我的个天!农村那位裹脚的妈妈,才是天生的教育家……
这本随笔集,将跟你聊人生,品文艺,话教育,谈婚姻,保你读完以后,也会惊叹——“我的个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的个天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戴建业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谁说太阳底下无新事?戴建业就总能发现让人惊喜的宝藏! 我的个天!原来端午节和屈原毫无关系; 我的个天!某些高考满分作文,其实写得一塌糊涂; 我的个天!农村那位裹脚的妈妈,才是天生的教育家…… 这本随笔集,将跟你聊人生,品文艺,话教育,谈婚姻,保你读完以后,也会惊叹——“我的个天”! 作者简介 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组长、学术带头人,《华中学术》主编,湖北民族学院“彩虹学者”,台湾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客座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诚邀之重量级老子专家,曾出版著作多部。网易博客“2012年度十大博客(文化历史类)”之首,华中师范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第一位,“爱思想”网站专栏作家。 目录 “我是戴建业” 几家欢乐几家愁——唐宋守岁诗杂谈 “世变真难料,吾痴只自嘲”——陶渊明与杜甫的自嘲 “人有悲欢离合”——古代中秋诗词杂谈 话端午 同学,有话好好说——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漫谈 阅读习惯与人生未来 吃粤菜,读好书 当心!闲置的大脑将被收走 知识接受的“偏食”与知识生产的“趋时”——知识付费时代的焦虑 失手又何妨——闲话高考 别太把高考当一回事!——与高中毕业生谈如何面对高考 别忘了兴趣是唯一的考量因素——与高中毕业生谈如何选择专业 别把志向变成了桎梏——与高中毕业生谈如何规划人生 活下去! 故乡的母校呵,您在哪里? 伤心词:“留守儿童” 妈妈,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儿子! 结婚琐谈 封城疯语——解闷良方 喜感 棍打恶狗 序言 散文“饕餮” 这是我一年多来散文 新作的选集,尚有不少文 章这次未能收入,有些是 我不愿收入,有些是不便 收入。 书中的题材主要集中 于如下几个方面:或侃教 育,或聊人生,或谈读书 ,或讲诗词。其中除《阅 读习惯与人生未来》《同 学,有话好好说——高考 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漫 谈》两文发表于《光明日 报》外,其他文章都是首 次结集出版。《同学,有 话好好说》这一长文,由 于谈及高考作文这一话题 ,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 转发于《光明日报》微信 公众号后,一两个小时内 就达到“10w+”。《“世变 真难料,吾痴只自嘲”— —陶渊明与杜甫的自嘲》 ,曾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剧 场演讲,《知识接受的“ 偏食”与知识生产的“趋时 ”——知识付费时代的焦 虑》,曾在百度“文化大 咖”会上演讲,《“我是戴 建业”》一文,是前不久 我在B站上的直播“首秀” 。每场演讲的反响都很好 ,北京中华世纪坛那场演 讲,在众多演讲者中,观 众对我的评分最高。 每次直播或演讲之前 ,我通常都要先写好讲稿 ,而且每篇讲稿都写成字 斟句酌的散文,好在上台 演讲时“胸有成竹”,而一 旦上台后又甩开讲稿,面 对观众自由自在地“侃侃 而谈”,台上的自由发挥 常意外地进出灵感,讲完 后回头再根据演讲效果修 改文章。重要的演讲或直 播,完全不写讲稿我演讲 时会慌,完全依赖讲稿那 场演讲又会“死”。 由于经常网上直播和 台上演讲,我逐渐养成了 一种写作习惯——不管写 哪类文章,不管为什么目 的写作,动笔之前总会把 自己要阐述的观点,在心 中默默地口述几次,等到 正式为文时便会“文思泉 涌”,很容易把文章写得 活泼俏皮而又富于节奏。 人们常说“教学相长”,近 年来我是“讲写相长”。 我喜欢读散文,也喜 欢写散文,还尝试译散文 。称自己是散文“美食家” 未免狂妄,说我是一位散 文“饕餮”倒可欣然认领。 从骈文到古文,从先秦散 文到现代散文,从中国散 文到外国散文,只要是好 文章我都来者不拒。对好 文就像对美食一样,我向 来都不挑肥拣瘦,自己喜 欢的文章百读不厌,常读 常新。《庄子》《孟子》 《韩非子》《左传》《战 国策》《史记》《汉书》 《文心雕龙》《史通》《 文史通义》等书,还有尼 采、罗素、叔本华等人的 著作,有时将它们作为历 史或理论来学习,有时纯 粹将它们作为文章来欣赏 。 当然,最让我心醉的 ,当数春秋战国、魏晋、 晚明的古代散文及以周氏 兄弟为代表的现代散文。 这几个历史时期,都因王 纲解纽而文网松弛,作家 无须扭曲自己的个性,不 必隐藏自己的思想,更不 会压抑自己的感情,相反 ,在文章中思想越新颖, 在社会上个性越张扬,在 生活中嗜好越怪僻,他们 越能赢得热烈的掌声。譬 如庄子,现实中他敢于放 肆地戏弄王侯,精神上能 够任性地“逍遥游”,文章 中可以快意地抒写倾吐。 又如魏晋,《世说新语》 中阮籍翻白眼的傲慢,刘 伶《酒德颂》中“唯酒是 务”的荒唐,嵇康《释私 论》中“越名教而任自然” 的深刻,他《与山巨源绝 交书》中“非汤武而薄周 孔”的激烈,一千多年后 的今天仍叫人神旺,叫人 向往。 刘勰在《文心雕龙·才 略》中称“嵇康师心以遣 论,阮籍使气以命诗”。 且不说思想见识的深度, 单是“师心使气”的气度, 就远为后世作家所不及, 也远为后世作家所不敢。 敢于“使气”,能够“师心” ,便是产生“魏晋文章”的 深层动因,也是写好散文 的必要条件。后世作家大 多恭守“妾妇之道”,正如 韩愈所说的那样,“足将 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他们没有思想,没有 个性,没有真情,只会阿 谀奉承,只会见风使舵, 只会胁肩谄笑。没有思想 、个性和真情,这时候哪 还有什么散文,满地全是 谀词闹曲和纸剪假花。 当代散文的艺苑里, 涌现出许多有才的作家, 也冒出一些有名的“作”家 。后一种“散文家”的散文 ,只因为会“作”让不少人 叫好,也正因为会“作”使 不少人反胃。“作”是散文 的“绝症”,人“作”犹可活 ,文“作”必定死。 和去年那本散文集, 《你听懂了没有》一样, 书名《我的个天》也是我 讲课的口头禅。也和前本 书名一样,这本书名同样 是编辑取的。这两本散文 集,我原来都给它们取了 书名,可编辑都不太满意 ,或嫌它过于文雅,或嫌 它过于冷僻,于是他们另 取了现在的书名。书名和 人名一样,叫起来顺口响 亮就得了,好书和好人的 评价标准,完全是依据各 自的内涵,没有谁会傻到 那种程度,一听说她名叫 “西施”,立马就以为她是 国色天香。 在图书行情如此低迷 的情况下,《你听懂了没 有》一年多来销售了上十 万册,成了图书市场上的 爆款,北京出版界一位朋 友对我调侃道:“我的个 天!”几个月后给他奉上这 本新书时,我一定要回敬 他一句:这次才真是“我 的个天”! 十年前受好友影响, 我在门户网站上开了一个 博客,这才知道许多读者 喜欢我的文章。近六七年 来我各种题材的 导语 火遍全网、视频点击过亿的国民教授——戴建业2021全新随笔集! 《人民日报》盛赞:网红教授,红得有理。 发现生活中那些让人惊呼“我的个天”的时刻! 内容丰富,文笔优美,莫不是让人心中惊喜的宝藏内容:听大诗人侃穷,评高考满分作文,谈爱情婚姻,论阅读现象…… 品诗词,谈人生,说爱情,论社会。有才有识,有情有趣。 精彩页 “我是戴建业” 应许多网友要求,要我来详细地介绍一下自己。说真的,这对我来说非常棘手:谈论自己,就像当众自画像一样,无论把自己画帅画丑,都很难让观众朋友点头。谁都想展示自己的“亮点”,谈论自己很难客观,当着大家的面,自抑自贬既不忍,自吹自擂又难为情。 再说,自己到底长个啥“模样”,旁人比自己看得更清楚。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苏格拉底也说“认识你自己”,尼采更绝望地说,“我们这些认知者却不曾认知我们自己”,可见,认识自我是人生最高的智慧,也是人生最大的难题。 问题还不是很难谈论自己,更主要的是我自己不值一谈。吃了一辈子粉笔灰的教书匠,我的人生比白开水还淡而寡味,不应当占用网络的宝贵资源。 尽管我再三推脱,网友们还是坚持。无奈我只好先用散文的形式来“自我介绍”。 正如生活中我从不染发,上电视或网络从不化妆一样,我也希望向朋友们敞开自己灵魂的“原装”。今天和大家聊聊我的家庭出身,我的成长环境,我职业选择的荒诞可笑,我人生挫折的困惑苦恼,还有我的兴趣与追求,我的失败与教训,我的爱与恨,我的泪与笑…… 自我介绍的过程中,记忆可能失真,陈述也许有误,或许无意美化,更可能有意隐瞒。幸好我的同学和老师大多健在,但愿他们站出来帮我修改这幅“戴建业自画像”:“和我一起长大的戴建业是这样……”,“我的同学戴建业原本是那样……”,“我的同事戴建业如今是这模样……” 一、童年:一片灰暗 我出生于湖北麻城一个小山村,从家谱得知,我祖籍是安徽休宁,远祖到麻城经商,最后在麻城安家。就是说,我们家族属于较早的徽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回休宁“光宗耀祖”,最大的可能是没有发迹或不太发迹,没有什么可“光”可“耀”的,谁知道呢。我祖父倒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我父亲在1949年前受到良好教育,加上他魁梧英俊又多才多艺,在当地算是小有名气,远近各村老乡都叫他“好角色”。人们叫他“好角色”,开始可能半是认真半是调侃,后来叫的人一多就成了父亲的外号,连我母亲也常喊他“好角色”。我母亲娘家也家境殷实,但母亲本人却一字不识,是一位缠过脚的农家妇女。 两三岁我便遇上了大饥荒,由于当时年龄太小,对饥荒没有任何记忆,父母叔伯们谈到饥荒时,我好像是在听别人家的灾难。没有记忆并不等于没有痕迹,至今我吃饭倍儿香,饭量也倍儿大,身材又倍儿瘦,估计就是当年饥饿给我留下的印记,反正我母亲是这样说的,当然信不信全由你。 不过,我童年真正的磨难,童年唯一的痛苦回忆,不是饥饿,而是读书。 这得从头说起。 听母亲讲,在生我之前她生了一儿一女,可悲的是他们不到一个月都天折了。可能是母亲悲伤过度,也可能是身体摧残太大,她此后好多年都没能怀孕。一方面,父亲母亲都盼儿心切;另一方一面,父亲大概是对母亲怀孕已经无望,为了减轻母亲的心理负担,他从自己的朋友那里领养了一个男孩。哪知领养不到一年,我母亲又无意中怀上了我。等我一到人世间报到,父亲的朋友便把家里那个领养的哥哥抱走了,从此我再没有见过这位哥哥。 ……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