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心理学是一门有着丰富的实验和研究历史的学科,其中的许多实验和研究不仅引发了公众的思考,甚至对相关的学科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这些经典研究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些研究的发现仍有值得探究、讨论和批判的空间。 本书展现了心理学中众多里程碑式的研究,涉及意识、发展心理学、学习、记忆、社会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等研究领域。通过一系列批判性思维练习和反思性问题,学生可以评估这些经典研究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同时锻炼自身的分析性和批判性思维技巧。 本书的写作以学生为中心,结构清晰、语言易懂,对于学习心理学的人来说,阅读本书将大有裨益。 经典值得敬畏,但经典也同样值得重新审视,甚至是挑战。 我们需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思考什么问题,更需要启发他们如何进行思考。在这个网络信息充斥的时代,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重要。面对新的信息环境,掌握批判性思维,更具创造性地学习、思考和发展,这正是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之所在。 作者简介 郭力平,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富布莱特访问学者。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幼儿园玩教具设计与应用、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发表SSCI、CSSCI论文70余篇。 目录 前言 致谢 作者简介 第1章 批判性思维导论 第2章 约翰-华生和小阿尔伯特实验:恐惧如何产生? 本章目标 研究背景 当前思考 应用批判性思维 重新审视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研究展望 问题与讨论 第3章 教养假设:童年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的人格发展 影响最大吗? 本章目标 研究背景 当前思考 评估社会化研究 媒体歪曲报道心理学研究 本章小结 研究展望 问题与讨论 第4章 服从研究:普通人能做出邪恶行为吗? 本章目标 研究背景 当前思考 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 本章小结 研究展望 问题与讨论 第5章 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假病人还是伪科学? 本章目标 研究背景 当前思考 思考罗森汉恩研究方法的优势与局限 本章小结 研究展望 问题与讨论 第6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普通人会有多残忍? 本章目标 研究背景 当前思考 逻辑谬误 评估实验室情境的真实性 思考研究是否合乎伦理 逻辑谬误 本章小结 研究展望 问题与讨论 第7章 媒体研究:暴力媒体会使人们更具攻击性吗? 本章目标 研究背景 当前思考 现场研究 逻辑谬误 本章小结 研究展望 问题与讨论 第8章 恢复的记忆:我们敢相信它吗? 本章目标 研究背景 当前思考 本章小结 研究展望 问题与讨论 第9章超心理学研究:科学还是伪科学? 本章目标 研究背景 当前思考 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 本章小结 研究展望 问题与讨论 第10章 人类的关怀伦理 本章目标 研究背景 当前思考 逻辑谬误 本章小结 研究展望 问题与讨论 第11章 本杰明-利贝特:人类真的有自由意志吗? 本章目标 研究背景 当前思考 考虑需求特征 逻辑谬误 本章小结 研究展望 问题与讨论 第12章 安慰剂效应:抗抑郁药如何产生效果? 本章目标 研究背景 当前思考 逻辑谬误 干预相关的因果谬误 逻辑谬误 本章小结 研究展望 问题与讨论 第13章 丰富环境的研究:神经科学研究支持早期学习吗? 本章目标 研究背景 当前思考 本章小结 研究展望 问题与讨论 结论 关键术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导语 本书对十二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理学研究重新进行了审视。这些研究长期以来被我们奉为经典,读者往往不会再度去查阅原始文献,也甚少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这些研究固然是历史的丰碑,但借助批判性思维重新对其进行审读也是必要的、有益的。本书创造性地将批判性思维与心理学研究相融合,通过提出一系列反思性问题,辅以一系列批判性思维练习,重新评估这些经典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具体方法及应用等,鼓励读者能在阅读后批判性地看待已有研究过程及观点,并勇于也善于发出不同的声音,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 本书尝试从逻辑的角度解构研究中可能存在的谬误,为读者理解心理学经典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维工具,提醒了我们在设计与实施研究过程中避免落入逻辑陷阱。具体地,书中各章均涵盖了批判性思维问题、对章节的简要概括以及对核心概念的定义等,能够很好地帮助读者把握住每一项研究的重点并进行深入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