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慈善信托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也是我国《慈善法》《信托法》中的薄弱领域。本书结合慈善信托的具体实践,运用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慈善信托法律制度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全书主要研究了慈善信托的基本法理、慈善信托的设立、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慈善信托受益人的保护、慈善信托的变更与终止等问题,并对我国慈善信托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本书可供学界研究慈善信托时参考,也可供立法机关和有关部门完善慈善信托制度所借鉴。 作者简介 文杰,法学博士、博士后,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商业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曾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台湾地区东吴大学访学。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中国法学会课题等课题十余项。在《法商研究》《法学》《法学杂志》《中国土地科学》《江海学刊》《武汉大学学报》等CSSCl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三部。被湖北省法学会授予第四届“湖北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法律专家”称号。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慈善信托的信托法基础 第一节 信托的定义 一 两大法系关于信托定义的立法例与学说 二 中国《信托法》中信托的定义 第二节 信托法的强行性与任意性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信托法的定性:强行法抑或任意法 三 信托法强行性与任意性边界的厘定: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四 中国信托法规范模式的重构:强行性规范的限制与任意性规范的扩张 第三节 信托财产权在中国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 一 信托财产权在中国面临的困境 二 信托财产权在中国面临困境的原因 三 信托财产权在中国的出路 第四节 信托公示问题 一 信托公示的理论基础 二 信托公示的财产范围 三 信托公示的机构与方式 四 信托公示的效力 五 结语 第二章 慈善信托的界定与价值 第一节慈善信托的界定 一 学界关于慈善信托定义的争议 二 慈善信托界定的比较法考察 三 慈善信托的应然界定 第二节慈善信托的价值 一 弥补慈善捐赠的不足 二 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第三章 慈善信托的设立制度 第一节 慈善信托的设立方式 一 信托合同 二 信托遗嘱 三 信托宣言 第二节 慈善信托的公募问题 第三节 慈善信托备案的效力 第四章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制度 第一节 慈善信托受托人的资质 一 自然人担任慈善信托的受托人 二 信托公司担任慈善信托受托人 第二节 慈善信托受托人的分别管理义务 一 信托受托人分别管理义务的一般分析 二 慈善信托受托人分别管理义务的完善 第三节 慈善信托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 一 信托受托人谨慎投资义务的一般分析 二 明确慈善信托受托人的谨慎投资义务 第四节 慈善信耗受托人的公平义务 一 诺托受托人公平义务的含义与立法例 二 慈善信托受托人公平义务的设置 第五节 慈善信托受托人的信息公开义务 一 慈善信托受托人信息公开义务的内涵 二 其他国家和地区慈善信托受托人信息公开义务的考察 三 中国慈善信托受托人信息公开义务的完善 第六节 慈善信托受托人不当处分信托财产的撤销 一 信托财产不当处分撤销权的法理基础反思与实践困惑 二 信托财产不当处分法律效果的比较法考察 三 中国《信托法》对信托财产不当处分的应然态度 第七节 慈善信托受托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一 受托人违反信托的民事赔偿责任的性质 二 受托人违反信托的民事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三 受托人过错的认定 四 受托人违反信托的赔偿范围 五 受托人违反信托的民事赔偿责任的免责事由 第五章 慈善信托受益人的保护制度 第一节 慈善信托监察人制度 一 中国慈善信托设立信托监察人的实证分析 二 慈善信托监察人制度的法理基础 三 慈善信托监察人的任免 四 慈善信托监察人的权限 五 慈善信托监察人的义务与责任 第二节 慈善信托委托人会议制度 一 建立慈善信托委托人会议制度的必要性 二 慈善信托委托人会议制度的构建 第六章 慈善信托的变更与终止制度 第一节 慈善信托的变更 第二节 慈善信托的终止 一 慈善信托的终止事由 二 慈善信托的终止程序 三 慈善信托的近似原则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导语 有的学者认为,设立慈善信托应办理信托备案,未办理信托备案的,慈善信托不能生效;也有学者主张,慈善信托备案仅为确认已设立信托的事实,而不是慈善信托的生效要件。在此背景下,研究基层慈善视域下慈善信托法律制度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基层慈善视域下慈善信托法律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基层社会法治丛书》共分六章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