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流血千里帝王路,执手半生红颜误—— 她是琅琊王氏引以为傲的女儿,是一代雄主至深的眷念,是一个王朝幕后的开辟者。 她是士族的背叛者,也是家族zui后的守护者;是倾覆皇室的罪人,也是成就两朝君王的谋臣。 她是正史里隐去痕迹的秘辛,是野史里隐约其踪的传奇。 恨她的人,不惜摧毁一个王朝也要摧毁她,屠刀之下却是反刃相向。 爱她的人,宁愿此生从不相识,恩义就此绝,燕燕于飞无处话离殇。 她爱的人,一生置她于危险境地,半世风霜同御,生死终不能与共。 一个女人,如何在野心与优雅之间从容进退? 一个女人,如何在历史的烟云中转身淡去,留下她的温度与风度? 是非千古事,得失两心知。 目录 第一卷 繁华落尽 风华 风流 风雨 良人 惊变 贺兰 险行 赴死 惊魂 夺魄 生死 爱憎 祸福 疏离 彼此 进退 缠绵 别离 第二卷 天阙惊变 陷圄 降将 夺城 并肩 杀伐 天阙 亲疏 昨非 今是 宫变 恨夭 伤情 托孤 下册 第三卷 风雨长路 新恩 旧憾 南征 缔盟 春回 乍寒 哀别 伤疑 遇刺 情切 姻约 废立 妄思 悲欢 第四卷 铁血江山 两难 狼烟 将伐 暗流 决绝 九锡 飘摇 血刃 忠奸 迷局 诡断 猜忍 深谋 争锋 长恨 皇图 天下 千古 后记 番外 导语 1.往后祸福生死,我与你一起承担。阿妩,我要你记得,当日如是,此生如是。 2.从今往后,你是我的王妃,是与我共赴此生的女人,我不许你懦弱! 3.国家疆土不容外寇踏足毫厘之地,我的丈夫也不许旁人沾染一根手指。 4.男人征伐天下,女人征服男人,古往今来,这都是天经地义的法则。 5.你的悍妒,我知道就好,用不着写给后人看。 6.论情分恩义,我们是夫妻,是爱侣。而在这皇图霸业的路上,我们则是并肩作战的知己。太平时,我会在深闺中为他研墨添香;变乱时,我可以站出来为他披荆斩棘。他若只将我当做金屋娇娥,反倒不是识我、知我、信我的那个萧綦,我亦不屑与那样一个凡夫俗子并肩而立! 书评(媒体评论) 很难不喜欢阿寐的文字,尤其《帝王业》,那么华美 的文采,那么决绝的爱情,那么磅礴的叙事。呵呵,当年 ,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通宵看完的? ——暖伤青春代言人 辛夷坞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 春》 《帝王业》一直被网友推崇为经典,不是没有道理的 。女主强,却强得有理,没有流于“wan能女主”的俗套; 而她的狠,也狠得真实,因此才足够震撼。 ——言情小说作家 金子《梦回大清》 精彩页 今年八月十三是我十五岁生辰,也是行及笄之礼的日子。 我的及笄礼由晋敏长公主主行,皇后为正宾。 前来观礼的诸内命妇与京中望族女眷,鬓影连云,宝马香车在家庙前蜿蜒里许。 东房之内,兰汤沐浴,熏香缭绕。 吉时至,礼乐毕,自外传来礼官曼声长奏:“上阳郡主行笄礼——” 我着彩衣彩履,绾双鬟,在司礼女官的导引下徐步走过长长的铺锦礼毡,来到华堂之上,望见盛装的太子妃已在西阶就位。我向主位上的父母与正宾位上的皇后行了跪礼,便起身面南深揖谢宾,步入礼席正坐。 我仰头看着神容端丽的太子妃,悄悄地挑了挑嘴角。 她目光如水,端庄得一丝不苟,亲手将我双鬟散开,拿起盘中玉梳为我梳头。 梳罢,太子妃退至一侧,正宾盥手,皇后与长公主一并步下玉阶。 我屏息垂目,见一双朝凤宫履与杏黄鸾纹织金裳映入眼中。 皇后站在我的面前,庄严吟诵:“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她着席正坐,从长公主手中接过玉梳,将我长发绾起,梳作高髻,加以透雕牡丹纹金笄。 我缓缓仰起脸,看见母仪天下的皇后,我的嫡亲姑母,眼中含笑如绵绵春日。 晋敏长公主,我的母亲,站在她的身侧,额前凤坠摇曳,眼中泪光晶莹。 初加笄,再着素衣襦裙。 我正跪叩拜父母,谢宾,向东正坐。 姑母再次步下玉阶,从母亲手中接过如意莲花垂珠簪,为我加簪祝颂。 复加曲裾深衣,再拜。 敛容正坐,待三加八宝连枝金凤冠,着广袖长裾礼服,再颂再拜。 层层繁复华服加身,钗冠巍巍,垂璎摇曳,宽且长的裙幅逶迤身后,往日罗衫轻灵不再,渐觉一举一动都似有无形压力,令我不得不挺直身姿,端肃心神,来支撑这分量与庄重。 三加三拜,笄礼已成。 尊长们端坐主位,身后是王氏历代先祖的挂像高高在上俯瞰着我,画像上的每张面孔,每双眼睛,都透着这个姓氏的荣耀与高贵,凝结了无声悲欢,穿过百年岁月将我笼罩。 礼官长声唱诵着每个女子笄礼上都要聆听的话:“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 余音悠悠回响于华堂,亦回响在我心上。 “儿虽不敏,敢不祗承。” 我屏息正跪,双掌平举齐眉,深深俯首叩拜。 拜谢祖先恩荣,拜谢皇后加笄,拜谢父母兄长。 我礼成而起,徐徐回转身来。 远近华彩,明堂深旷,四下肃然。 脚下玉砖如鉴,映出一抹淡淡的影子——高髻嵯峨,广袖垂云,这身影陌生得让我恍惚。 皇后、长公主、太子妃依次向我称贺,父亲与兄长称贺,宾客称贺。 我逐一还礼,一次次敛容低首,复又抬起脸庞,迎着众人目光,独立于异彩流光的中央。 少时双鬟散去,冠簪深衣之下,万千光华汇集一身。 父母兄长第一次站在我身后,再无人挡在我面前,张开庇护的双臂。 堂前玉阶长远,似要将我引向漫长得不敢设想的人生,而彼端的人们离我如此遥远。 我知道,从这一刻起,年少岁月一去不返。 次日清晨,我早早被徐姑姑催促起身,天未亮就开始着衣、敷粉、梳妆。 今天是我第一次以成年女子的身份,去给父母请安。 妆成,徐姑姑为我加上玉色连枝披帛,含笑退至一侧,让我转身看向立地鸾镜。 镜中人斜梳螺髻垂步摇,白素为裙,烟霞为襦,腰采窄束,玉带缠臂……我笑着在镜前旋身一转,衣带飞扬撩起幽幽香气,“今日熏的什么香?” 我抬袖嗅去,诧异熏香与往日不同。 “郡主且看脚下。”徐姑姑笑道。 尘香履上薄玉为花,履底有蔷薇香粉,从莲瓣镂空中细细印洒。 “真巧的心思!”我欣喜跃然,玩心忽起,提起裙摆在地上踩出淡淡蔷薇色的印子,仿若无数花朵绽开尘中,一路轻灵地随我向回廊开去。徐姑姑和侍女们在后边匆忙相随,叫着“郡主慢些”,我佯作没听见,将她们都抛在身后…… 恰是雨后初晴,清晨的微风吹落廊外桂花,纷纷扬扬,撒落一地细碎香蕊。 待我转过东廊,迎面便见了哥哥——漆纱小冠,白衣广袖,手持犀柄麈尾翩翩而来。 他驻足廊下,将我看了又看,一双斜飞的秀眉挑得老高:“谁家女儿生得这样俊俏,可比我家的野丫头美多了。” 我高扬起头,学他挑眉的样子:“这又是哪里来的轻薄儿,惯会装模作样!” “啧啧,凶起来也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他越发装腔起来,乌黑眸子透出促狭笑意,曼声谑道,“莫非是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 我夺了麈尾,扬手打去,才将后面的浑话截住。 哥哥笑着躲开,口中兀自戏谑:“卫侯,卫侯,我家小阿妩的卫侯在哪里?” 我咬唇,耳后直热,双颊瞬间发烫。 “哪来什么卫侯,你也不是东宫。”我绕过花树,将麈尾朝他掷去,“尽说些浑话!” “虽不是也,亦不远也,难道你不是东宫之妹,莫非子澹……” 听见这名字,我心一跳,急急截住他的疯话:“叫爹爹听见不掌你的嘴,拿谁比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