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新冠时代的我们》可视为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诺的“新冠日记”,记录了新冠肺炎爆发初期意大利的社会状况,对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做出了深刻思考。 2020年2月,新冠病毒开始在意大利肆虐,3月4日,意大利宣布全国停课。意大利著名作家保罗·乔尔达诺迅速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说:“我并不害怕生病。但我害怕病毒可能造成的改变。我害怕一切归零,但我更害怕这一切到头来只是枉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所以,就像弗洛伊德在醒来后写下自己的梦境一样,乔尔达诺也试图在新冠肺炎流行之时,记录下当下的感受。他从数学概念出发,讲述大流行病对人类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反思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的反噬。整部作品短小精悍,立足高远,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时代标本。 作者简介 保罗·乔尔达诺(Paolo Giordano,1982-),意大利著名作家,粒子物理学博士。25岁以处女作《质数的孤独》荣获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文学奖,成为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主。另著有长篇小说《人体》。《黑与银》是他的第三部作品。 目录 那些我不愿忘记的事 新冠时代的我们 宅在家里 怪咖的午后 传染的数学 传染指数 在这个非线性的疯狂世界 阻止传染 希望情况会更好 真正阻止传染 谨慎的数学 手足口病 隔离的困境 反对宿命论 再次反对宿命论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飞翔 混乱 在市场 在超市 迁移 太过容易的预言 发胶 病菌 专家 外国的跨国公司 长城 潘神 数日子 附录 罗马封城记 无用的学术说明 参考图录 序言 那些我不愿忘记的事 一个月以来,一个难以 想象的情形闯入了我们的生 活。就像侵入肺部的病毒一 样,它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 中每个隐秘的角落。我们从 未想过要为丢垃圾获得许可 。我们从未想过要按照民防 部的新闻简报来安排每一天 的生活。我们也从未想过会 有人在没有亲人陪伴的情况 下死去。这样的事不应发生 在这里,发生在我们身边。 然而。 二月二十一日,意大利 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晚 邮报》,在头版刊登了孔特 和伦齐举行的会议。我发誓 我记不起会议讨论了什么。 但凌晨一点过后,在伦巴第 小城科多尼奥发现第一例确 诊病例的消息被送到了报社 ,勉强来得及挤进头版右侧 的栏目里。 第二天,新冠病毒的消 息就占据了所有报纸的头版 头条。今天依然留在那里。 回顾一下,你会感觉病 毒传播非常迅速,先是在伦 巴第,然后是我们的大区、 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社区。 然后,有著名人物核酸检测 呈阳性,然后是朋友的朋友 ,然后是我们自己的亲友。 再然后,我们大楼里也有人 被送进了医院。 三十天。尽管病毒的每 一步扩散似乎都合情合理, 在可能性计算中也都明确可 见,却都伴随着我们的怀疑 。从一开始,病毒得以顺利 扩散就得益于我们的怀疑。 起初,每个人都说:“瞧你 说的,我们这儿怎么会爆发 。”而如今,我们都关在家 里,出门购物前还要上内政 部的网站打印一份出行表格 ,好向当街巡逻的警察出示 。 如今,意大利的死亡人 数超过了中国。事态发展到 这一步,我们应该已经明白 ,这个难以想象的情形将会 无情地持续下去,它不会止 于今天,也不会止于几个星 期以后,或止于封城措施解 锁之时。这个难以想象的情 形才刚刚开始,它会在这里 停留很久。它或许会成为这 个时代的特征。 这些日子里,玛格丽特· 杜拉斯的一句话时时浮现在 我的脑海:“和平即将到来 。仿佛即将来临的黑夜。仿 佛是遗忘的开始。”战争结 束后,所有人都急于遗忘,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疾病面 前:痛苦迫使我们面对模糊 不清的真相,重新思考我们 的优势;它鼓励我们为当下 赋予新的意义。然而,一旦 痊愈,这些启迪就会烟消云 散。 我不愿忘记疫情的源头 并非一个秘密军事实验,而 是源自我们与环境和自然的 妥协式关系,源自我们对森 林的肆意破坏以及我们不计 后果的消耗。 我不愿忘记在疫情发生 时,我们在技术上和科学上 的准备都严重不足。 我不愿忘记自己并没有 努力表现出英雄主义。在促 进家庭团结方面,我既不坚 定,也无远见。在需要的时 候,我没能使任何人振作精 神,甚至连我自己都做不到 。 确诊病例的曲线将会趋 于平缓,这是一条过去不被 我们所知,如今却在支配我 们的生活的曲线。它会到达 预期的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这不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而是我们现在遵守的纪律能 够达成的直接结果。我们应 该知道,下降将比上升缓慢 得多,或许还会有新的爬升 ,或许还会有其他暂时的封 闭和其他的紧急状态,或许 某些限制措施还将会持续一 段时间。然而,到了某个时 刻,一切都会结束。然后重 建就将开始。 到了那时,领导人之间 会拍拍肩膀,为迅速、严肃 、克己的行动而相互祝贺。 而我们,面对突然恢复的自 由,只想摆脱这一切。巨大 的黑夜降临了。遗忘开始了 。 除非现在我们敢于展开 思考,我们必须做出哪些改 变,首先是个人单独的思考 ,然后是共同的思考。我不 知道如何使可怕的资本主义 变得没那么可怕,不知道如 何改变一种经济体系,不知 道如何重新与环境和平共处 。我甚至不敢肯定该如何改 变自己的行为。但是,我肯 定地知道,假如不敢对它们 进行思考,那就无法做到其 中任何一件事。 让我们尽可能长时间地 待在家里。让我们照顾病人 。让我们哭泣和埋葬死去的 人。但是,让我们从现在就 开始想象疫情结束之后的事 情,以免这难以想象的情形 卷土重来,让我们措手不及 。 导语 我们从未想过要为丢垃圾获得许可。 我们从未想过要按照民防部的新闻简报来安排每一天的生活。 我们也从未想过会有人在没有亲人陪伴的情况下死去。 这样的事不应发生在这里,发生在我们身边。 《新冠时代的我们》可视为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诺的“新冠日记”,记录了新冠肺炎爆发初期意大利的社会状况,对人类共同体的命运做出了深刻思考。 精彩页 宅在家里 新冠肺炎的流行被视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严重的健康危机。这既非第一次,也非最后一次,或许也不是最令人恐惧的一次。等到结束的时候,它或许也没有造成比其他很多次危机更多的受害者。然而,自出现三个月以来,它已经获得了一项第一:SARS-CoV-2是第一个如此迅速地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新病毒。其他许多病毒,比如和它有些相似的SARS-CoV,很快就被击败了。还有一些病毒,比如艾滋病毒,多年来都只是躲在暗处。SARS-CoV-2比它们更大胆。它的厚颜无耻揭示了某些此前我们早已得知,却难以衡量的事情:我们彼此之间多种多样而又无处不在的联系,还有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它在社会、政治、经济、人际关系和心理等各个层面上逻辑的复杂性。 我开始此书创作的那一天是一个罕见的二月二十九日,也是这个闰年的一个星期六。全世界确诊病例已经超过八万五千人,死亡人数接近三千人。一个多月以来,这种奇怪的计算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的背景。此刻,我看着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疫情地图。在灰色的背景上,红色的点触目惊心,代表着病毒扩散的区域:那是警报的颜色,其选择本应更加慎重。但众所周知,病毒是红色的,紧急情况也是红色的。东南亚地区遍布红色的点,但全世界无处可以幸免,“皮疹”只会更加严重。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这场令人揪心的竞赛中,意大利站上了领奖台。不过,这只是偶然。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其他国家也可能会突然陷入比我们更加困难的境地。在这场危机中,“在意大利”这种说法失去了意义,因为边界、地区和街区都不复存在。我们此刻的经历具有一种超越身份和文化的特征。传染病和我们当今的世界一样,全球化、互联互通、错综复杂。 尽管我意识到所有这一切,看着覆盖在意大利上面的那个红色圆点,我还是深受触动。由于封城措施,我随后几天的一些约会被取消,另外一些被我主动推迟。我被搁置在突如其来的空旷中。这也是许多人的现状:我们的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日常的节奏被打断,就像在某些歌曲里,乐器突然停止了演奏,只剩下歌声在蔓延。学校停课了,空中很少有飞机驶过,博物馆的走廊里回响着孤单的脚步声,到处都是远超往常的寂静。 我决定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写作。目的是密切注意各种预兆,并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思考这一切。有的时候,写作就像船上的锚,可以让我们脚踏实地。不过,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不想错过流行病正在向我们揭示的关于我们自身的东西。恐惧过后,任何瞬间的念头都会在片刻间消失,这种情况在涉及疾病时经常发生。 当你们读到这些章节的时候,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数字会有所不同,疫情已经进一步扩散,到达了世界上每一个文明的角落,又或者已经被驯服,但那并不重要。目前疫情引发的一些思考仍将有效。因为我们面对的并非偶然事件,也不是一种惩罚。它绝非新生事物:它过去发生过,今后也还会发生。 记得在读高中的前两年,我的某些下午是在简化算式中度过的。我将书上长长的符号抄写下来,然后一步一步地,将它们化作一个个简洁而又能够理解的结果:□。光线慢慢暗下来,映在玻璃窗上的景物淡去,换上了我被灯光照亮的面孔。那是一些平静的午后。在那个内心和外界的任何事情——尤其是内心——好像都变得纷繁混乱的年龄,那就是一种冒泡排序。P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