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韩愈集全鉴(珍藏版)(精) |
分类 | |
作者 | (唐)韩愈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本书精选了其具有代表性的诗和散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韩愈的思想观点、语言特色及文学成就,并对每首作品设置了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四大板块,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或领会其中的精粹。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目录 第一部分 近体诗(五言) 花岛 柳溪 流水 宿龙宫滩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落叶一首送陈羽 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 祖席(得秋字) 第二部分 近体诗(七言) 晚春 春雪 湘中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游太平公主山庄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池上絮 题百叶桃花 别盈上人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题临泷寺 题秀禅师房 题楚昭王庙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其一)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其二)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其三) 题广昌馆 答张十一功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广宣上人频见过 戏题牡丹 第三部分 古体诗 听颖师弹琴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一)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二) 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 贞女峡 送湖南李正字归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知音者诚希 山石 醉留东野 雉带箭 条山苍 龊龊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杏花 李花赠张十一署 第四部分 散文 原道 原毁 师说 龙说 马说 答李翊书 讳辩 进学解 送孟东野序 送杨少尹序 应科目时与人书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与于襄阳书 与陈给事书 送董邵南序 送石处士序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祭鳄鱼文 获麟解 圬者王承福传 柳子厚墓志铭 子产不毁乡校颂 蓝田县丞厅壁记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送区册序 送王含秀才序 祭田横墓文 太学生何蕃传 题李生壁 赠崔复州序 荆潭唱和诗序 伯夷颂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答张籍书 燕喜亭记 新修滕王阁记 参考文献 序言 韩愈,河南河阳(今河 南省孟州市)人,因自称“ 郡望昌黎”,故被世人称为“ 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曾 和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 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 视内容的骈体文,力求改革 六朝沿袭下来的旧文风,使 中国的古文得以发展。后被 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开 拓者之一。 韩愈出身于官宦之家, 幼年丧父,由兄长韩会抚养 成人,后来韩会仕途不顺, 被牵连、遭贬谪,不久离世 ,韩愈从此成为孤儿,无依 无靠,所以韩愈从小就发奋 苦读,立志在政治上和文学 上大有作为。 贞元八年(792年),韩 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 ,后来又升任国子监四门博 士,累官监察御史。曾因论 事触犯德宗和杈贵李实而被 贬阳山。元和十二年(817 年),韩愈出任宰相裴度的 行军司马,因参与讨平“淮 西之乱”有功,升为刑部侍 郎,成为上层社会中的一员 。只可惜,其后又因谏迎佛 骨之事触怒皇上而被贬至潮 州。再后来,所幸唐穆宗即 位,使他逐步官至吏部侍郎 ,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 (824年),韩愈病逝,享 年五十七岁,追赠礼部尚书 ,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 唐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 学史上最辉煌、最富有创造 力的时期之一,但唐王朝经 历“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 ,内外交困,直到逐渐恢复 发展,才成就了“中兴”时代 。韩愈的诗词和文章,就是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韩愈针对当时盛行的骈体 文之文风,提出了鲜明的文 学主张。他坚持以文载道, 提倡在复古的基础上创新。 他所提出的“文道合一”“气 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 顺”“不平则鸣”等文学理论 ,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他 一生创作了传世文章近四百 篇,包括杂著、书启、赠序 、哀辞、碑志等多种文学体 裁。 韩愈的诗力求新奇,极 重气势,想象丰富,不但题 材广阔,而且内容上也能真 实地反映唐代中期社会面貌 ,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 的关怀,对当时和后世诗歌 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诸 如《龊龊》等诗,使他在提 高自我修养的同时,增添了 一种敢作敢为、睥睨万物的 气概,发而为诗,大有夺人 之势。还有一部分诗作,以 清新、富于神韵的特点为主 ,近似盛唐时期的诗风。“ 以文为诗”是韩诗的一大特 色,他把新的古文语言、章 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 诗的表达能力,扩大了诗的 情感领域。 韩愈的散文不同流俗, 气势磅礴,既如江河直下, 一泻千里:又如峰回路转, 回环往复。他善于广泛运用 比喻、排比、对偶等多种修 辞手法,注重写人的形象性 、论事说理的逻辑性,颇有 先秦诸子散文之风。他还善 于从古书和口语中汲取精华 ,先后创作出大量新颖的词 汇,不但增强了文章的艺术 魅力,而且也实现了自己坚 持的文学主张。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 习和理解韩愈的诗文内容和 特色,本书精选其极具代表 性的篇章,对各篇章进行了 精准的注释和通俗顺畅的解 析,给生僻字注音,以便读 者轻松阅读。 文字自有灵性,让我们 亲近传统经典文化,提升文 化素养,丰富自己的内心, 尽情地领略韩愈诗文的艺术 魅力吧! 本书平装本自出版以来 ,广受读者欢迎和喜爱。为 满足大家的收藏、馈赠需要 ,现特以精装形式推出,敬 请品鉴。 解译者 2020年2月 导语 韩愈的诗力求新奇,极重气势,想象丰富,不但题材广阔,而且内容上也能真实地反映唐代中期社会面貌,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怀,对当时和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韩愈的散文不同流俗,气势磅礴,既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又如峰回路转,回环往复。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韩愈的诗文内容和特色,本书精选其极具代表性的篇章,对各篇章进行了精准的注释和通俗顺畅的解析,给生僻字注音,以便读者轻松阅读。 精彩页 花岛 【原义】 蜂蝶去纷纷①,香风隔岸闻②。 欲知花岛处③,水上觅红云④。 【注释】 ①蜂蝶:蜜蜂和蝴蝶。去纷纷:接二连三地飞过去。形容数量很多。 ②香风:指风中飘来的香气。隔岸:这里指宽阔江面的对岸。 ③欲知:想知道。处:地方。这里指花岛所在之地。 ④觅:找,寻找。红云:红色的云。喻指“花岛”的隐约所在。因为隔着宽阔的江水,无法看清花岛的真面目,只隐约可见远方似有一片红色的云彩,进而推测那就是花岛的位置。 【译文】 蜜蜂和蝴蝶成群结队地接连飞过去,顺着蜂蝶飞去的方向抬眼眺望,一阵阵香浓的微风扑面而来,原来这扑鼻的香气隔着宽阔的江面也能闻到。 要想知道这开满鲜花的小岛在哪里,只能乘舟到水面之上,寻觅那一片映入水中的红色烟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水中小岛的诗篇,诗人通过细微的观察、敏锐的嗅觉以及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开满鲜花的小岛美丽的景致,构思极为奇妙。 蜂蝶采花是自然现象,本不足为奇,但这里直接用“去纷纷”形容蜂蝶之多,而且还是成群结队飞往同一方向,可见某一地方对它们的吸引力之大,如此暗示了“花岛”的存在和魅力。接下来诗人顺着蜂蝶飞去的方向,调动嗅觉,顿时感到扑鼻的香气隔着宽阔的江面飘了过来。香气隔岸就能闻到,可见花香之浓郁、繁花之茂盛。前两句采用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一派花香四溢的美好景象展现在读者眼前,调动读者想一探究竟的兴趣,这美丽的去处到底在哪里呢?接下来的“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便是答案。因为隔着宽阔的江水,诗人也无法看清花岛的具体位置,只能寻觅到一片红云,以此来判定花岛的所在了。 全诗以一群蜂蝶闻香而舞为线索,逐一从感官上给读者以启发,从而进一步激发人们的想象,使诗的意境更为开阔,余味更加隽永,足见诗人艺术构思的匠心独特。 柳溪 【原文】 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①。 莫将条系缆②,著处有蝉号③。 【注释】 ①夹岸:水流的两岸。此指夹持在水流两旁。 ②莫:不要。系缆:系结船索。 ③著处(zhuó chù):随处,到处。 【译文】 不知这柳树是谁栽种的,一排排夹持在河的两岸,宛如绿色的屏障。不要折下秀长的柳条去拴系船缆,那可以附着的柳枝上,到处有秋蝉的鸣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所作的《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组诗中的一首,是当年韩愈为好友虢州刺史刘伯刍的庭园风景所题的诗,该庭园也因为有多位著名诗人为其题咏而显名。据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序中记载:“虢州刺史宅连水池竹林,往往为亭台岛渚,目其处为‘三堂’”,可见其景致之佳。 本诗描绘了庭园附近溪水两旁的柳树,一行行宛如绿色屏障,婆娑照影,葱茏茂密。“夹岸高”,说明树的高大和树龄已久,侧面地呼应前面一句。后面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流露出对纤细柔软柳枝的怜惜以及对蝉鸣枝头这一恬静氛围的护持之心。全诗即景而咏,由景寄情,于朴实无华之中,引发出更多绵绵的遐思。 流水 【原文】 汩汩几时休①,从春复到秋②。 只言池未满,池满强交流。 【注释】 ①汩汩(gǔ):象声词。形容水急流的样子。 ②复:又。 【译文】 汩汩流淌的泉水,不知你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奔流,为何总是这样从春又到秋。 你只说因为水池还没有满,可是你可知道,水池满了以后,就会溢出来争抢着强行纵横交流。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所作的《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组诗中的又一首。诗的前两句以汩汩流淌的山泉水起兴,描绘水流潺潺不止之美,赞誉流水整日里不知疲倦,从大地回春开始,一直到秋天结束,以此暗寓自己为坚持心中信念孜孜以求的精神。后两句对首句的“几时休”加以阐释,原来是水池太过于贪心,永远不知道满足,可却不知,过于暴涨的后果就是泛滥横流。既表达了一种求知若渴的优良品质,同时也在警示世人“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该诗格调新颖,理寓情中,令人耳目一新。 P2-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