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章 概述
1.1 什么是航天器总体设计
1.2 “航天器总体设计”课程的特征
1.3 任务与载荷
1.3.1 载荷的种类
1.3.2 载荷的地位
1.3.3 载荷的角色
1.4 航天系统工程
1.5 航天器的基本设计方法
1.6 航天器的设计过程
1.7 航天器工程:最终设计极限
1.8 航天器系统工程设计实例
1.8.1 通信卫星
1.8.2 遥感卫星
1.8.3 天文观测
1.8.4 行星探索
第2章 空间飞行器的环境及其影响
2.1 大气环境
2.1.1 地球大气层的概念
2.1.2 地球大气组成
2.1.3 大气压力的变化
2.1.4 大气的垂直结构
2.1.5 大气密度的变化
2.2 空间环境
2.2.1 引力场和微重力
2.2.2 真空
2.2.3 电离层
2.2.4 磁场与磁层
2.2.5 高能粒子辐射环境
2.2.6 微流星体和空间碎片
2.2.7 行星际空间环境
2.3 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
2.4 原子氧对航天器表面的剥蚀作用
2.5 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
2.5.1 高能带电粒子环境
2.5.2 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
2.6 空间等离子体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
2.6.1 航天器充电
2.6.2 太阳电池阵
2.7 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航天器的影响
2.8 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影响的对策
2.9 空间环境监测和警报
2.9.1 空间环境监测
2.9.2 空间环境警报
2.10 利用空间环境直接为航天工程服务
第3章 航天器运行轨道
3.1 太空飞行与大气层内飞行的区别
3.2 轨道基础
3.2.1 航天器轨道速度
3.2.2 卫星轨道周期
3.2.3 轨道平面倾角
3.3 椭圆轨道
3.4 卫星的圆轨道和椭圆轨道的数学模型
3.4.1 卫星的圆轨道
3.4.2 椭圆轨道
第4章 航天器任务分析
4.1 空间几何学的限制
4.1.1 卫星相对地球表面的运动
4.1.2 卫星仰角
4.1.3 地面覆盖区域(可见区域)
4.1.4 通信卫星信号传输时间
4.2 一般轨道
4.2.1 低轨道
4.2.2 中高度圆形地球轨道
4.2.3 Molniya轨道
4.2.4 Tundra轨道/冻土带轨道
第5章 结构与机构分系统
第6章 电源分系统
第7章 热控分系统
第8章 推进分系统
第9章 姿态控制
0章 数据管理分系统
1章 遥测遥控分系统
2章 新概念航天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