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插图本)/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作者 | (美)本杰明·I·史华慈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独辟蹊径,从相关的学术框架和内部的政治关系方面考察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以及重要人物的历史。作者以一个西方人独特的思维视角,引用了大量的史实以及各个方面的相关资料,洞悉与把握中国共产主义发展的规律与脉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本书是国外研究毛泽东与中国共产主义发展的一部优秀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 作者简介 本杰明·I·史华慈,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哈佛大学历史与政治学教授,兼费正清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国历史协会会员,亚洲研究会会员。《中国季刊》和《哈佛亚洲研究会杂志》编委会成员。1999年逝世。早年获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51-1956年任哈佛大学中国经济政治研究计划委员会委员。1960年任哈佛大学历史与政治学教授直至逝世。主要著作有:《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1951)、《中国共产主义文献史》(1954)《毛泽东主义的“传说”的传说》(1960)、《共产主义与中国:思想和变革》(1968)、《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1985)、《中国研究》(1990)等。 目录 中文版代序: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英文第三版序 导言 第一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兴起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第三章 国共合作的序幕 第四章 国共合作 第五章 主要趋向的评价 第六章 新的路线 第七章 瞿秋白的领导 第八章 路线上的新转变 第九章 李立三的领导 第十章 长沙与“李立三路线” 第十一章 王明的领导 第十二章 毛泽东的胜利 第十三章 毛泽东主义战略的基本特征 附录一 德性统治:“文化大革命”中领袖与党的宏观透视 附录二 卢梭在当代世界的回响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序言 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史华慈史学思想与人 文精神初探 林同奇 史华慈教授离开我们两 年多了。他的去世曾广泛引 起西方汉学界的沉痛哀悼。 去年四月《东西方哲学》(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还开辟专栏,刊载他去世 前写的最后一篇文章,美国 亚洲学会也有专题讨论。但 在中国,至今还没有什么有 组织的反应。记得在费正清 东亚研究中心的一次集会上 ,史华慈曾富有感情地说: “有的人喜爱中国,有的人 厌恨中国。我尊敬她。”《 世界汉学》今天郑重推出这 期专辑,在他毕生研究并由 衷尊敬的中国,纪念、介绍 这位汉学界的一代宗师,的 确是非常有意义而且应该的 。 但是,人世有代谢,往 来成古今!时间是无情的, 它终将吞噬一批又一批勤学 有成的学者或思想家的名字 ,乃至他们的有价值的成就 也往往被人遗忘。今天史华 慈的不少著作虽然被公认为 汉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但随 着时代的推移,视野的转变 ,资料的积累,加上当今中 外学界著书立说的惊人速度 或加速度,有可能不要二三 十年,汉学界中有兴趣研读 他著作者已经无多。不过, 这种结局对史华慈而言,大 约并非意外。 史华慈曾说过,文化( 指非物质层面的文化)在某 种意义上只是围绕着一些无 法确解的问题意识 (Problematiques)所展开 的持续的会话或辩论的过程 。尽管这些“问题意识”具有 超越历史与文化的普世性, 可是针对它们所提出的答案 却必然会因时、因地、因人 而异,因为人们的关注视角 乃至表达方式都必然千差万 别,不断变化。思想史在这 个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对这个 漫长而往往是众声喧哗的对 话与辩论过程所做出的历时 性分析。因此,史华慈很清 楚自己所能扮演的角色,深 知自己的著作只是这个无止 境的对话过程中的一瞬即逝 的“一个微弱的声音”。他曾 把整个非物质层面的文化比 喻成一座储存人类经验与思 想的“图书馆”。他说: 写书的人多半热切希望 把自己的书放在图书馆未必 就意味着从此他的思想就将 死去。诚然,绝大部分的卷 册可能再也无人问津,可是 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书就此长 眠不语。 史华慈一向对人(首先 包括他自己)的局限性和可 堕失性(fallibility)有深刻 的理解和体认。而且,他是 一位非常淡泊名利的学者。 他的学生曾说“我们很难再 找到一个人比他对权力的种 种炫饰更加兴趣索然的了” 。显然,史华慈不仅无意青 史留名,他甚至根本不会去 掂掂自己的学术遗产有多么 重。我仿佛隐约地听到一个 声音叮嘱我:“如果一定要 说我还有什么学术遗产,它 只是人类思想的长廊里‘一 个片面的、可能失误的微弱 的声音’。”但是,和其他声 音一样,它可能有朝一日忽 然引起另一个声音的共振, 因为发出和接受这些声音的 心灵毕竟是相通的。 把学术遗产仅仅理解为 几本专著,似乎是近代西方 学术思想极度专业化带来的 偏见。史华慈所尊敬的苏格 拉底和孔子都没有自己撰写 的学术著作。史华慈通过言 传身教,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广泛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 学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 汉学专家,无形之中影响了 一批遍布全球的曾经来美求 学的学者。传道、授业、解 惑是他的志业和乐趣,也是 他的学术遗产中颇具特色的 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另写专 文予以介绍。他的内容充实 、富有卓识洞见的专著正被 译成中文。本文目的只是向 国内学人介绍他的史学思想 及人文精神。因为我感到正 是他的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使他的著作具有经典性,并 赋予他作为人师所独具的那 种风范和魅力。 史华慈并无有关史学思 想的专著或专文,但是经常 随文点拔,很难归纳。他的 人文精神更是渗透在他的众 多著作之中,史华慈在自选 的一本论文集中曾说: 我无意为我的这些文章 所表述的每条意见或提法进 行辩护,也不想按照事后的 认识来改写它们。我的主要 目的是借此来重新考虑并重 新申述作为这些意见与提法 之依据的那些预设与关切。 当时我写下这些意见和提法 时并不是为了去证实任何一 种已经明言的、预先建立的 “方法论”。可是,当我重新 检视这些意见和提法时,我 察觉存在着一些渗透其中的 ,并未明言的关切与预设, 对这些关切与预设我则大体 上仍然准备为之辩护。 可以说,史华慈并没有 一套固定的系统的“方法论” 。他的方法就是由这些“关 切与预设”所组成。他的人 文精神也大半体现其中。但 这些关切与预设之间都有某 种可寻的内在联系,从而构 成一个相当连贯、统一的治 学导向。较之“史学方法”, 统称之为“史学思想”可能更 加妥帖。据此,本文的做法 不是全面系统地描述一个完 整的方法论,而是经由史华 慈的著作(他具体的“意见 和提法”)去阐述他的史学 思想和人文精神(他的“关 切与预设”)。这种阐述必 然带有综合成分。实际上是 一种诠释,难免带有主观成 分而且有些凌乱。再则,史 华慈的一些具体意见与提法 已引起一些争议。我个人无 意(且不说无能,),为他 的每条意见和提法 导语 在五四运动时期如此强烈地吸引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的列宁主义学说,任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正是这个重要因素最先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知识分子自身所处的形势紧密联系起来。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历史性拯救的力量。列宁主义的党的组织理论和实践是在变化中保持不变的坚实核心。 本书旨在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相关的学说框架及其内部的政治关系方面,考察它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历史。 后记 首先感谢萧延中先生邀 请我来翻译史华慈教授的名 著《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 东的崛起》,这是对我的信 任和学业上的推动。作为当 代“中国问题研究”的经典名 著,《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 泽东的崛起》终于有了第一 个中译本,这是译者最感欣 慰的事情。为使读者更为深 入地理解史华慈教授的整体 学术理路,主编决定收录美 国哈佛大学林同奇教授的纪 念文章,作为全书的导引。 这无疑将会大大有助于读者 的理解,也为这部译著大加 精彩。为此,我们向林同奇 教授致以深深的谢意! 我的专业并非当代中国 政治研究,在翻译上也非行 家里手。我能有机会翻译这 样一部名著,的确是一种荣 幸。但是我却不敢自信地说 ,这种荣幸就能自然演绎出 一个最好的译本。19世纪末 叶,严畿道关于“信”、“达” 、“雅”之翻译训辞,一直沿 用至今。现代翻译家也认为 ,在译者技术性翻译的背后 ,面对的是另一种文化和另 一个世界。两种说法其实道 出的是一个道理:翻译不仅 仅是文字的转换,其中更渗 透着一种不同文化内涵之间 “互动”和“理解”。“从一种 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 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 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 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 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 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 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 上违背或不尽合原文。”因 而,翻译中的问题是殊难避 免的。 史华慈教授的这部著作 虽然并不晦涩难懂,但是它 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从中 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思想 到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人物 的政治主张,从西方著名思 想家的学说到共产国际内部 的重要文献,所有这些如何 以准确贴切的语言予以再现 ,着实令我费了一番工夫。 除了参阅大量相关史料书和 著述外,还得到了专家的指 教。在完成了初译后,我又 用了更长的时间四校其稿, 其间经历了多少推敲和揣摩 ,经历了多少愁苦和欢乐自 不待言。但对我个人来说, 这倒的确应验了王国维先生 的那句老话:“衣带渐宽终 不悔,……” 在学术事业发展的进程 中,中外文化交流是一个不 可或缺的知识源泉。如果这 部译著对于时下的学术研究 有所助益的话,那么自然应 该归功于史华慈先生独具匠 心的开拓性研究:而如果这 部译著有什么缺憾的话,那 么则是译者的水平和能力的 局限所致,在此我谨表示歉 意,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 指正。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为 使读者对史华慈教授的学术 思想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经林毓生教授推荐,该书中 附录了史华慈教授的两篇重 要论文。其中《德性统治: “文化大革命”中领袖与党的 宏观透视》由萧延中先生翻 译,《卢梭在当代世界的回 响》由谈火生先生翻译。对 于他们对于本书的贡献,谨 表谢意。中国人民大学中共 党史系的专家对本书中有关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 泽东的著作,以及中国共产 党和共产国际的历史文献, 作了详细的逐一核对,并完 善了注释。其中吴志军先生 校注了第1—5章;王国荣先 生校注了第6~9章:毛胜先 生校注了第10~13章。中 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 秦文明先生翻译了全书索引 。对于他们的帮助和贡献, 我也表示深深的谢意。 值此译著完成之际,我 还要向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 表示诚挚的谢意,他们在我 翻译的过程中给予了无私的 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向为本 书出版而辛勤工作的编辑人 员表示诚挚的谢意。 陈玮 2005年10月于天津大学 精彩页 第一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兴起 鉴于1919年之后马克思一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俄国革命前的几年里马克思主义本身在中国很少引起关注。之所以惊奇是因为一小部分西方化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当时受到了各种来自西方学说的影响,并且这些在西方似乎是不同时期的理论,在中国呈现为同一时代理论的各种变异形态。 《新青年》在1915年之后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绝对喉舌,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其中的评论,我们会发现对亚当·斯密、尼采、米勒、托尔斯泰、赫胥黎、达尔文、斯宾塞、罗素、孟德斯鸠、克鲁泡特金以及许多代表人物的讨论。然而,我们找不到对马克思的讨论。这个忽略不能解释为纯粹的无知,也不能解释为害怕任何的“激进主义”。因为在总体上摆脱中国传统和过去的过程中,这部分知识分子就倾向于接受西方所给予的最“时兴”的和最极端的解决问题方式。 对于这个忽略的解释,我认为。由于中国的知识分子专心于自身的处境——中国的处境——前列宁主义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对他们来说是最不相关的。因为在列宁主义的主张出现之前,由于歪曲的解释和明显的忽略,所有人似乎都清楚马克思预期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在它的最高度发达时期,“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部门。因此,欧洲的马克思主义运动将它的注意力始终放在工业化的西方,在马克思有关世界“落后地区”的分散的论述中没有提及这些地区在即将发生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中起主要作用,在原始积累时期这些地区是商业资本残酷剥削的场所;在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我们猜想,资本主义不久将把这些地区纳人“文明”的轨道,并且以它自身的形象重新塑造他们。 然而,这个重要剧情是在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而不是在落后地区上演的。总之,这就是前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运动的观点。列宁在试图使马克思主义适应俄国现实过程中采取的创新和变通,在当时并不广为人知。在当时没有提及组织完善的由职业革命者领导的人数少的无产阶级能够在“落后地区”掀起世界革命,没有提及“落后国家”在世界革命中的战略作用或托洛茨基设想的“用社会主义的方法完成前社会主义的任务”的可能性。简言之。前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没有与中国知识分子自身处境直接相关的启示。 追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我想不出比密切注意中国共产党建立前的那几年里李大钊与陈独秀的思想历程更好的方法了。他们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真正的建立者,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起人,而且也是完全西方化的知识分子中仅有的几个无可争议的领袖之一。他们与他们北京大学的学生——五四运动中的学生——之间的关系很难按照西方的学生与教授的关系去理解,它实质上更接近于中国传统的圣人一弟子关系。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对于当时局势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全部先进知识分子的感受。 《新青年》评论的创办者陈独秀在1919年之前致力于一种建立在“民主与科学”两大基石之上的相当和谐的哲学。从否定方面讲,这个哲学完全摒弃所有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佛教的、道教的和儒教的。佛教和道教以其彻底地反世俗的倾向使中国几个世纪失去活力,儒教则将个人窒息在家庭和社会责任的网络的关系中。最终的结果是,面对西方的挑战,中国处于被动、停滞和无力的境地。应对这个挑战的方法只能从西方本身去寻找。如何解释西方突然进发的活力,它的精神和物质动力是什么?西方有而东方没有的究竟是什么?按陈独秀的看法,答案非常清楚——民主与科学。这里可能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传统的叛逆者,作为一个执著的“现代主义者”,陈独秀并不倾向于从18世纪前的任何事物中探索西方的奥秘。在这点上他准确地反映了全部先进知识分子的心态。 那么陈独秀的民主的观念是什么呢?它本质上是曼彻斯特自由主义的概念。由于除去了传统加于个人的桎梏,给予了个人追求进步的利己主义的自由,并且以法律保障这个自由,民主解放了个人的活力。陈独秀充分意识到现代西方的许多成就存在于富有成效的经济活动领域,并且他相信除去了儒教的桎梏,解放了个人的活力,就能够在中国产生相似的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他所信奉的那种个人主义不是浪漫主义者无政府主义的个人主义,而是受经济驱动的曼彻斯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受社会驱动的个人主义,因为按照陈独秀的看法,个人的解放将使中国社会得到新生,人们不能不相信个人必须维护社会秩序才能够证明自身合理性的古老的儒家情感依然无声无息地潜藏在这一切的背后。 陈独秀关于科学的作用的观念使人们首先想到了俄国无政府主义者的这一观念。像俄国无政府主义者一样,陈独秀视科学为武器,为瓦解传统社会的腐蚀剂。当然,他意识到了科学在征服自然中的动力作用,但是他特别感觉到科学是反“迷信”的武器。与无政府主义者一样,陈独秀的解释导致了他将科学等同于某种形式极其原始的自然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