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段鑫星,山西平遥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杨伯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行政文化与心理等。出版专著11部,译著12部,在靠前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多项,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奖2项,江苏省很好教学成果奖2项,江苏省精品课程1项,江苏省首届微课大赛2等奖。 目录 译者序 序 绪论——为了一个不断改变的世界, 改变我们的学术思想 在文化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之间搭建桥梁 三大问题 主题和组织架构 致谢 章 道德心理学的 文化-发展理论——一个新的综合体 超越单一的道德结构:三种伦理学研究 新的文化一发展综合理论 研究展望:有哪些新的研究期待 研究展望:有哪些*广泛的意义 文化一发展研究与政策考量的意义 结论 注释 第二章 不同文化背景中 儿童的学习观 文化学习模式 两种文化学习模式 捕捉家庭和学校中的社会活动,在工作 中展示文化 结论 第三章 记忆发展的总体表现 我们从哪里开始寻找文化对记忆的影响? 文化影响记忆的实证依据是什么? 文化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记忆的传递? 理论与研究的含义 结论 注释 第四章 文化和心理学双重视角下 的家庭情境分析 描述情境:活动和实践的本质 描述情境:共识性和非共识性观点的 外显 描述情境:人际关系和跨情境关系 社会政策 结论 第五章 文化、同辈关系和人类发展 同辈关系和人类发展 文化和同辈互动 文化、友谊及同辈群体 …… 内容推荐 本书探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文化、发展环境和文化、自我发展和文化、发展阶段和文化节四个方面,内容涵盖各种社会科学话题,包括道德观、市民社会、政治动机、宗教信仰、家庭结构、青少年的态度和行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