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通向语文的途中
章 思考——有意义的语文
语文的校园和校园的语文
语文教学内容的“不确定”与“确定”
寻找语文课堂的边界
与学生一道发现那些“为什么”
语文教学的“课堂互动”
基于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智慧
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误区
尊重个『生不应以价值观为代价
看“好课”与听课评课
贴近学生的文言文教学
关于写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附录1:从《马来的雨》到《上海的雨》——基于教材的作文指导案例
附录2:学会“看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亮色
附录3:“你”是谁——关于“第二人称”的指导
附录4:让“辅导资料”发挥指导作用——教师作文指导材料的编写
第二章 备教——有意思的发现
《登泰山记》的时间问题
何以“方正”——重读《陈太丘与友期行》
备课过程中的接受、质疑与理性分析——以《春》为例
思辨性阅读策略的选择与完成——以《秋天的怀念》为例
从江南市镇的视角理解鲁迅小说
“随文学习”、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附录:“随文学习”备课指要一束
《爱莲说》与“托物言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描写”
《山川之美》与“以动衬静”
《黔之驴》与“比喻说理”
《隆中对》备课指要
秋天的吟唱——两首《天净沙》的秋意
第三章 生成——有味道的课堂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课堂实录与点评
《马来的雨》课堂实录、反思与点评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课堂实录、反思与点评
“感觉和滋味”作文讲评课堂实录
“语言的体操”语言与思维训练概念课课堂实录
第四章 拓展——有积淀的课程
阅读课: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发展的课程实践
混龄走班阅读:不仅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依托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选修课程——以“跟着古诗去旅行”为例
走进《安徒生童话》——经典重读课的实践
附录:学生收获集萃
“语言的体操”微课程设计
第五章 考试——有价值的评价
语文中考命题的发展与趋势
守正不易出奇难变化有序求创新——近年上海中考语文作文命题评析
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命题材料的选择
后记 常常回望——我的教育成长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