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韶华如诗林下美人(林徽因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梅寒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水晶时光

旧时大户人家,每逢添丁,都要由族中长辈赐名,赐乳名、大名,成年之后再取字、取号。但拥有那般待遇的,一般多为男孩。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子无才便是德,千百年来的封建传统使然,女孩子能有个正儿八经的名字已属幸运。像林徽因祖父那样,搬出《诗经》,煞费苦心为孙女取名的,在他那个时代也不多见。

林徽因,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祖父。

林孝恂,林徽因祖父,字伯颖,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身列翰林之选,与康有为同科,先后在浙江海宁、石门、仁和各州县任地方官,后代理杭州知府。

林家祖籍福建闽侯,旧年曾是一门望族。至林孝恂这一支式微,沦为布衣。一但林孝恂勤于攻读,终于一举考中进士,再度光耀门楣。

与同辈仕宦不同,林孝恂思想开放,目光敏锐。他生活的时代,刚好是西学东渐、启蒙思想发萌之时。林孝恂在京城翰林院待了几年,又被外放到浙江做地方官。他虽是一介封建地方官员,却颇能接受西方政法思想。在任期间,林孝恂曾创办养正书塾、蚕桑职业学堂,是清朝末年创办新学的先驱之一。

林孝恂娶妻游氏,与游氏育有五女二男七个孩子。除次女夭折早亡外,长子林长民(林徽因之父)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研习政治和法律,次子林天民在日本学习电气工程。另外四个女儿也是个个知书达礼,后来都嫁入了名流之家。

林孝恂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深受国学与西学影响的他,在杭州首创开家塾之风。为了让后代都接受新式教育,他规定,家中孩子不分男女,一律要进私塾接受教育。

林家私塾也与别家不同,分国学、新学两斋。国学延请了林琴南这样的国学大师前来教授四书五经;新学则聘请了新派名流林白水,给孩子们介绍天文地理、境外境况。林徽因的父亲、叔叔和姑姑,从小就打下深厚的国学根基,同时又受到新学启蒙。林孝恂曾送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多人到日本留学,其族侄林觉民、林尹民早年都在日本留学,后来参加辛亥革命,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名的人物。

这就不奇怪,何以林徽因一出生就得祖父如此厚爱。

林孝恂如此喜爱这个孙女,与老人的开明思想有关,但也不得不提到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与母亲何雪媛那一段难言的婚姻。

林徽因不是家里第一个孩子,林徽因母亲也不是林长民的第一位夫人。

在何雪嫒嫁到林家之前,林长民曾经娶过一位夫人,只可惜那位夫人短命,没为林家留下一男半女便病逝了。林长民与何雪媛婚后八年,才得以与这个小人儿相遇,且是那样聪慧伶俐的一个。林家人,上上下下,想不爱她都难。

彼时的杭州陆官巷林家,是极热闹的一大家。祖母游氏,一个缠着小脚的旧式老太太,却极是不凡。她容颜端庄,气质高雅,喜典籍,会书法,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把林家上上下下打理得条理井然。

姑姑们出嫁了,却有大部分时间住在娘家,同姑姑们一起回来住的还有林徽因姑姑家的表姐们。大表姐王孟瑜、二表姐王孟亮是大姑母的女儿,三表姐曾语儿是三姑母的女儿。王孟瑜比林徽因大五岁,王孟亮比林徽因大三岁,曾语儿比林徽因大两岁。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游戏玩耍。大姑母林泽民担任孩子们的老师,教授她们唐诗宋词。

四表姐妹中,数林徽因的年龄最小,却数她最聪慧灵秀。聪慧的孩子,总是能得到大人们更多的关注。大姑母、祖父祖母都极是偏爱林徽因,尤其是祖父,更是视这个孙女为掌上明珠。

一张拍摄于1907年的照片,大约是林徽因最早的一张照片。

那是杭州陆官巷林家院子,雕花窗前的枇杷长得正盛,三岁的小人儿,白衫,白裤,深色的小筒靴,怯生生地倚在一张藤椅前。那胖圆的小脸儿,柔软的发,漆黑的眸,还有脸上略带羞涩茫然的表情,让人忍不住从心里生出一种疼惜来。

孩子如浑金璞玉,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成器与否,全看后天的造化。却仍然不能否认,有些孩子,天生就携带着和煦的阳光与柔软的暖香而来,只一眼,便让人忍不住地想拥她入怀。

林徽因便是这样一个备受上天宠爱的孩子。

它把她放置在西子湖畔荷花丛里,又赋予她非凡的聪颖与灵动。在陆官巷深处那个长着枇杷、开满海棠的院子里,林徽因尽情享受着那一段水晶般晶莹剔透的幼年时光。母亲的爱,祖父祖母的爱,姑姑们的爱,表姐们的爱,细细密密,如春日和暖的阳光,将小小的女孩周身围绕。

林徽因是那样一个心智早熟的孩子。早熟的孩子,可以更加敏锐地捕捉到爱的吉光片羽,也会比同龄的孩子更多更早地承受爱的忧伤。于童年的她来说,那份忧伤也许更多来自她的父亲,他是那飞向天边的大鹏,留给她的只是家信上最末的一句问候,是无尽的想望与思念。P7-9

作者简介
梅寒,懒散随性的七十年代女子,有时爱热闹,有时喜独处。油盐酱醋烹调生活,音乐文字风花雪月。多写爱情、婚姻、亲情、心灵感悟类文字,在期刊杂志发表散文、随笔近百万字,已出版《优选不相忘:张爱玲传》《**:传》等。
目录

自序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第一章 童年家世

第二章 英伦雨雾

第三章 游历归来

第四章 赴美留学

第五章 东北大学

第六章 北平岁月

第七章 流亡岁月

第八章 重返北平

尾声 万古人间四月天

附录 林徽因大事年表

序言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4月的小城,是花的世界。我在这个春天来临之前,把阳台上所有的杂物都清空,把它布置成一个小小的花园。一个敞开的微型阳台,不足几平方米的空间,一只白色的镂空花架,靠墙而立。一盆吊兰,一盆绿萝,一盆兰草,一盆茉莉,一盆栀子花,错落有致,在4月的微风细雨中,摇曳生姿,脉脉生香。

花草边上,是一把白色的藤编椅和一张透明的圆形玻璃小桌。

我在一个4月的清晨,在楼下林间鸟儿们高高低低的唱和声中,在清晨带露的茉莉花香里,打开电脑文档,轻轻敲下“林徽因传”一行醒目的大字。

有心人一定会猜得到,这样隆重的仪式感,是我刻意为之。

是的,为了向那一树绽开在人间四月天的花儿一样的女子献礼,也为了向她表示心存已久的一份歉意。

向林徽因道歉,曾是盘旋在我心头很久的一个话题。为自己,也为很多误解了她的世人。

曾经一度,我是不喜欢她的。

与她生于同时代的民国女子,我读了太多,也写了很多。张爱玲、萧红、石评梅、冰心、庐隐、杨绛……她们是乱世里一道又一道风景线,或靓丽,或哀艳,或高贵,或优雅。唯这位曾被她同时代的女作家冰心老人呼为“太太客厅”里的女主人,我敬而远之。

也许无形中受了太多传统世俗的影响,我不喜欢一个女人太过聪明,太过冰清玉洁,太过清醒,太过招摇和张扬。而这一切,林徽因似乎都有。她是文学家、诗人、女建筑学家,每一个领域里她都有骄人的成绩。她拥有着莲荷般高雅清丽的容貌,她的美,让人无法忽视。偏偏她又那般清醒与骄傲,一生中曾得到三个男人的挚爱,而那三个男人,任何一个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耀眼的星辰。

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她很难找到同性的朋友。因为她的光芒太盛,总是在无形中刺痛别人的眼睛。即便在今天,依然有太多的世人,因为不了解、不理解,而对她发出种种非议与刁难。

很惭愧,我曾是这其中一员。

我对她的拒绝,就是不再去读与她相关的一切文字。

人与人,人与书,人与种种的风景,这世间的每一份相遇,都需要机缘吧。就如在心里拒绝好久了的一份风景,某一天,却在一个不经意的回眸间,发现自己的面前原来是一座繁花似锦的大花园,当然会迫不及待地走进去。且行且吟,一路上看山看水,方知自己曾是一叶障目,差一点错过生命旅途中这极美的一处风景。

那个冬天,整整一个冬天,我都在读她。读她的诗、她的散文与小说、她的建筑宏论,也读她悲欢离合的人生。一个越来越真切的林徽因,渐渐从纸页间走下来。她脱下洁白的诗袍,从纤尘不染的莲花宝座上走下来。她哭着,笑着,谈笑风生,一路走来。她病着,漂泊着,也抗争着。方知我们太多的人,以前对她有太多误解,对她的评价也有失公允。爱之者,视她为神,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毁之者,视她为魔,把最恶毒的骂声给她。

事实上,她没有那么超凡脱俗,更没有一些人所说的那般不堪。

她其实就是一个从乱世里一路颠沛行来的凡间女子,只是她比寻常女子更多一些才气与灵气,又恰好生得一副清丽可人的好容貌,这便让她多了一些先天的优势。她出生于江南的书香门第,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长大成人又嫁与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思成为妇。门当户对的婚姻,事业上的志同道合,宽宏大量的夫君,一生不离不弃的朋友,共同筑起林徽因幸福的堡垒,让她活成多少人眼中的楷模与风景。

这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亦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得到,失去,如树有根,水有源,一切皆有因果。林徽因得到的一切,抛开与生俱来的上苍厚待,却更是与她大半生的奋争分不开的。

如果,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悲伤经历,就不会怪她为何在面对徐志摩的热烈追求时选择了冷静逃离;如果,我们见证过她对建筑事业的痴迷,就不会不明白梁思成为何一生里予她那么多的爱与包容;如果,我们理解了她对朋友那份赤子一样的真诚,就不会再苛责她曾让金岳霖为她独身终生。

她是成功的,在短短的五十一年人生岁月中,她收获了事业、爱情、婚姻、友情。因为在清醒与沉醉之间,她把握好了最好的度。所有的成功,不过是把握好分寸感。

但她的人生并不是喜剧,相反,那却是一连串的悲剧。她是一个十足的悲剧性人物,这一点,连她的儿女也不得不承认。大半生在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中挣扎,朝气蓬勃的青春岁月短暂得像流星,疾病、困厄、颠沛流离,如影随形……

可她没有被那一切大大小小的人生风浪吞噬,如一叶过山过水的小舟,风平浪静、春花满眼的日子有过,恶浪险滩、冰霜满地的日子也有过。她唯一的法宝利器,就是坚强、隐忍。她会哭,会怨,会有女人的小心思小情绪,但哭过怨过,依然会收拾好心情继续前行,然后把日子过成诗。

内容推荐

寂静秋月,引人仰望,她用短暂却绚烂的一生,在建筑学与文学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今,作为民国时期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众人皆知她幸福美满的一面,却鲜有深入聆听她真正的内心山水。

世人眼中的林徽因,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她才貌双全,蕙质兰心,更有令人艳羡的家世与婚姻。

而凡尘中的林徽因,是与命运抗争半生,甚至充满悲剧色彩的江南才女。但是孤独的童年岁月、艰辛的建筑考察、动荡的战乱时局,并没有抹去她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而是赋予了她更为坚韧的精神世界和赤诚热忱的心灵。

用细腻的笔触,深度讲述林徽因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人生经历,她是于乱世里颠沛行来的“凡间女子”,气韵如诗,美在风骨。

她的一切已然尘封,但她的故事永不会落幕。

梅寒著的《韶华如诗林下美人(林徽因传)》附赠林徽因“生命之歌”诗选。

编辑推荐

梅寒著的《韶华如诗林下美人(林徽因传)》这是一本名人传记,讲述了“一代才女”、建筑学家、作家、诗人林徽因的传奇人生。她的才情,她的美貌,曾经照亮一个时代,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男子仰慕了一生。“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是对林徽因最贴切、最极致的评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22: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