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 杨扬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 陈平
三 希腊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 习落实
引言
一 理解他者,理解自身柯汉斯
二 专业学习的生动课堂,国际交流的鲜活教材——上海戏剧学院教师欧洲访学项目的意义 宫宝荣
自然·人·艺术的共融——2013年德国鲁尔三年展艺术节带来的思考 张佳蕾
创意转型与文化塑造 方军
跨越历史的围墙——我所看到的德国艺术 沈倩
洋为中用——观德国鲁尔三年展艺术节有感 于翔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周鸣晗
马赛克式的当代戏剧——2014年曼海姆世界戏剧节小议 易杰
德意志戏剧中的平衡之美 郭金鑫
柏林美术馆考察散记 李前
冲突?融合:艺术发展的新边际 潘雨
维也纳电影学院与上戏电影电视学院 胡雪桦
柏林戏剧节带来的启示 徐煜
哲学思辨下的戏剧盛宴 段琛
另一种观看:“间离”与“陌生”中的深度体验——写在2015年柏林戏剧节之后 王雅男
重新认知戏剧剧场 徐肖锋
从观剧到翻译——2015年柏林戏剧节惊艳 邹鲁路
眼界与世界——柏林、维也纳戏剧研修漫记 刘庆
《奥林匹斯山》:想象新事物 陈恬
第三方:戏剧构作——记2016年参访柏林高尔基剧院 郭晨子
直面与真诚 陆乐
戏剧折射的剧场使命 凌军
让演员培养回归“原点” 李芊澎
浅谈柏林、维也纳戏剧中的“移民戏剧”话题 刘志新
从柏林到维也纳:追求有思想的舞蹈 唐文
当下的力量 钱珏
包容与创新成就独特的舞蹈艺术 李丹
剧场即战场 姜涛
距离——但我们在努力 沈力
“绝望”戏剧之旅——2017年荷兰、比利时之行观剧有感 吴敏
回响 肖湘宁
艺术“大国”与数字媒体 朱云
拥抱“酒神归来”:从柏林到希腊 李伟
博物馆文创与戏剧文创的发展思考 陈晔
由戏剧看向舞蹈 董杰
身体表达的共通性——戏剧的身体与舞蹈的身体 高雅
戏剧精神的永恒 韩雪松
寻味柏林追梦希腊 卢秋燕
戏剧的朝圣——赴希腊戏剧研访笔记 李莎
表演空间的探讨——记德国希腊艺术之旅 石昊
浅谈古希腊戏剧与中国传统戏曲的异曲同工处 佟姗姗
探寻戏剧的足迹——希腊戏剧之旅的见闻与感悟 杨佳
古希腊戏剧:人类的孩提时代 张晓欧
跨文化交流中的“交织表演文化” 魏梅
浅析现代德语戏剧美学的理性主义特征——以客观化表演理论为例 章文颖
后记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个项目与这本书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