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期,列宁这个名字,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苏联的象征,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代的推进,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前后,各领域对列宁等领导人展开了批判,并开始否定列宁和十月革命。有人说,1917年初,列宁从德国政府那里得到几百万的金钱资助,是被德国政府“派回”搞破坏活动的“间谍”;有人借用普列汉诺夫的话说:“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好烤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宣扬十月革命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有人攻击十月革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开始就不应该搞:“如果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看,就会发现这场‘革命’的代价远远大于改良”;还有人说列宁“不是一个善良的人”,而是“具有革命的残酷性的人”,说十月革命“不仅是俄国历史上,而且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对列宁和十月革命几乎完全否定。
这种情况导致苏俄及苏联历史在俄罗斯社会中一度十分混乱,正如普京所说:“社会上是一锅粥,教师的头脑中也是一锅粥!”后来,俄罗斯政府在历史研究与思想意识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纠正混乱局面。在史学工作者的努力下,俄罗斯史学逐渐回到尊重事实、倡导爱国主义、捍卫国家利益的轨道上来。而经历了国家解体、经济衰退、生活困窘的民众,也开始怀念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安定的苏联时代。于是,列宁的“回归”,又成为俄罗斯的一种社会潮流。
进入21世纪,随着历史事实的揭示,加上政府的正确导向,俄罗斯学界对列宁和十月革命的态度更加理性和公正。俄罗斯第五任总理普里马科夫曾撰文指出,十月革命的历史是不能改写的。也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序曲,也是新的伟大俄罗斯强国的序曲。比如,亚历山大·舒宾曾详细分析了俄国从1917年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发展过程,阐明了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把这场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总的来说,俄罗斯学界对包括列宁和十月革命等苏联时期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研究、评价越来越基于事实,越来越全面客观了。
近年来,俄罗斯人对列宁在国家历史中的地位给予正面评价数量持续增加,57%的人持这一观点,比11年前增加17%。俄罗斯历史学会执行秘书安德烈·彼得洛夫分析说:俄罗斯人认为列宁在历史中发挥正面作用的人数增加是自然趋势。列宁是苏联时代的创始人,是苏联首位国家领导人,他为后来建成强大的苏联奠定了基础。
而对于列宁和十月革命的纪念活动,也渐渐趋向积极和主动。每年的1月21日和4月22日,即列宁逝世和诞辰纪念日,俄罗斯的媒体都会登出一些纪念文章,各地也会举隆重的纪念活动,包括向列宁像献花、集会、赛车、讲座和圆桌会议等。而每年的11月7日,即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在俄罗斯的多数城市也会有大大小小的集会,来纪念那场“伟大的革命”。
据数据统计,全球曾有过7000多座列宁像,这充分显示了列宁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其中,俄罗斯有3843座,乌克兰有1252座,白俄罗斯有235座,哈萨克斯坦有138座,外高加索和除哈萨克斯坦外的中亚地区有161座,波罗的海三国有144座,摩尔多瓦有52座,甚至在地球的南北极也有列宁雕像……
苏联解体后,各个国家的列宁像有着不同的命运。在所有已经加入欧盟或试图加入欧盟的国家,这些曾随处可见的列宁像大多都已消失不见。如在乌克兰,曾经掀起推倒列宁像的狂潮,几百座列宁像被推倒。而在一些国家,列宁仍然受到缅怀和悼念,列宁像则带着人们对苏联历史或反思或怀旧的心情,也安然矗立。
“欢迎回来,列宁!”当历史逐渐尘埃落定,在一些国家,列宁像正在回归。人们曾经推倒列宁像,因为这些雕像象征着一段他们想要尽快摆脱的过去;如今人们迎回列宁像,因为历史不能,也不应该被忘记。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