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管理与训练目标
时间管理就是有效地运用时间,其目的在于决定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并通过事先的规划,对人进行提醒与指引,降低变动性,提高效率,决速达到设定的目标。
(一)时间管理的概念
戴维·艾伦(David Allen)在《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一书中提出时间管理的概念:完成每一件事(Getting Things Done,GTD),具体做法可以分成收集、整理、组织、回顾与行动五个步骤。
(1)收集。就是将你能够想到的所有未尽事宜全部罗列出来,收集的关键在于记录下所有的工作。
(2)整理。罗列以后就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整理、分类。
(3)组织。组织主要分为对参考资料的组织与对下一步行动的组织。
(4)回顾。一般每周都需要回顾与检查所有清单并进行更新,在回顾的同时可能还需要进行未来一周的计划工作。
(5)行动。现在你可以按照任务清单开始行动了,在具体行动中可能会需要根据所处的环境、时间的多少、精力情况及重要性来选择清单以及清单上的事项。
(二)如何为孩子制定目标
30天儿童时间管理训练中的目标不是简单的目标,而是要让目标达到SMART标准,这个标准是指:
(1)具体性(Specific)。这是指目标必须是清晰的,可产生行为导向的。
例如,“我要学习好,成为好学生”就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我要上课认真听讲,回家主动写作业”就是一个具体的目标。
(2)可衡量性(Measurable)。这是指目标必须用指标量化表达。例如,“我要回家主动写作业”的目标,它就对应着许多量化的指标——不用提醒就写作业,写作业时头不抬、手不停、嘴不动,完成作业后自己认真检查等。
(3)可行性(Attainable)。“可行性”有两层意思:一是目标应该在能力范围内;二是目标应该有一定难度。如别人1小时的作业,你的孩子3小时完成,可行性目标不是马上1小时完成作业,而是第一周2.5小时,第二周2小时,第三周1.5小时,第四周1小时,30天达到终极目标。否则,如果目标经常达不到,就会使孩子感到沮丧并产生挫败心理,以致失去动力。同时也应注意:太容易达到的目标也会让人失去斗志。总之,目标要分解,在舒适区和发展区之间的目标才是有效的目标,可行性目标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则(更多内容见《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第11~17页)。
(4)相关性(Relevant)。“相关性”是指与现实相关,而不是简单的“白日梦”,例如孩子性格内向,如果家长把目标定为“外向性格”,那就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如果用水果来比喻,假如自己的孩子是香蕉,我们的目标就是帮助他成为最好的香蕉,而不是把他揉搓成苹果,因为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5)及时性(Time.based)。“及时性”比较容易理解,是指目标必须确定完成的日期,例如孩子目前的学习成绩是中下,而家长的目标是中上,就需要加入时间因素,如在3个月内提高至中等,在下个学期末提高至中上。
家长在为孩子制定目标之前,常常遇到的是孩子的问题,因此要制定以下的“三变三为”方案,即变问题为期望,变期望为目标,变目标为行动。如孩子的问题是磨蹭拖拉,三变三为方案是:我期望孩子快速完成作业/早晨起床/晚上睡觉/吃饭(一变一为,具体性、相关性);我期望孩子1小时完成作业(二变二为,可衡量性)……
P22-23
你再忙,也要为孩子进行儿童时间管理训练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2015年3月出版以来,近3年的时间加印20次,畅销20万册,获得读者的赞誉,在当当网评论近三万条,好评率99.9%,大家一致认为本书的方法简单、实用、具体、可操作、见效快,为迷茫中的家长提供教育孩子的抓手!
豆豆妈妈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磨砺,形成了一套专业、系统、实用的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方法,简单有效,立竿见影。按照“一立三高”的训练流程(建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速度,提高做事准确度,提高做事效率),把孩子的生活、学习、运动、交友等点点滴滴都具化在“三表一录”(时间表、星星表、礼物表、美言录)中,训练孩子的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情绪管理、交友管理等五大自我管理能力,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
在帮助很多父母训练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有很多父母在制定“三表一录”时遇到各种困惑和障碍,如孩子不要红星也不完成任务,孩子刚开始对红星有兴趣但后来没兴趣,孩子不执行时间表,孩子对礼物不感兴趣,孩子总是达不到目标,孩子表现波动很大等,父母非常烦恼并因此产生了挫败感,甚至放弃儿童时间管理训练,贻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如果父母制定的“三表一录”是为了让孩子更听话,其实质是“狼追型”教育,违背了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初衷和目标——“驱力型”教育,阻碍“三表一录”的实施。这些困扰源于父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关注“时间管理”,忽视了时间管理的主体是“儿童”——忽视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更多内容见《儿童时间管理效能手册》)。
有一点需要澄清,“三表一录”只是工具,如果家长内心的理念是“狼追型”,“三表一录”没有好处,甚至有害。家长只有在“驱力型”教育指导下,对自己的期望和教育目标进行分解,找到自己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三表一录”才会起到激励孩子内在动力的作用。
任何有效的“三表”至少要经过30天的调整,按照“一立三高”的训练流程才能逐渐形成,网络、书本和他人的“三表”可以作为模板,切忌照抄照搬,不要简单地在这些表的基础上增减,更不要想当然地按照家长的期待制定“三表”,否则可能无效,或者暂时有效而不具有长远性。
因此,制定“三表”最重要的是从第三章的“做好时间日志”开始,即观察记录孩子当下的情况(舒适区),再把父母的期望列出来(潜能区),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目的就是帮助家长在“驱力型”教育理念指导下,克服重重障碍,陪伴、引导、鼓励孩子从舒适区到潜能区积极奋进,健康成长。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训练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本书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1)强化训练的基础。家长的情绪管理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训练的基础,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家长就要一边“戒吼”,一边给孩子写/说“美言录”,提高自己作为“家长”的掌控力,重塑良好的亲子关系,暂缓制定“三表”。
(2)强化训练的理念。放弃提醒、催促、唠叨、警告、奖励、贿赂等“狼追型”方法,采用从外驱力到内驱力的“驱力型”训练理念,帮助孩子实现从外控到内控,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3)强化训练的流程。有了以上的训练基础,按照“一立三高”的步骤,在30天的时间内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为孩子制定“三表”——用“外驱力”激发孩子的好行为,辅以“美言录”——转化为“内驱力”,并成为习惯,此为“三表一录”;未达到以上标准之前,应采用“一录三表”的顺序训练,先从“美言录”开始,并给出很多参考句型和正面话语。
(4)强化训练的工具。明确“三表”的定义——训练孩子时间管理的工具,就像刀子可以伤人,也可以为我所用,关键是使用工具的人(狼追型?驱力型?)和使用的方法(主观自行制定三表?一立三高?)。
(5)强化训练的效果。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和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训练的起点和接受能力各有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用单一时间标准来要求所有人;为了保证训练效果,前六章增加了“闯关问答”,帮助读者判断自己是否完成了当下阶段的训练,以及是否达到了进入下一阶段训练的标准。
(6)强化训练的反馈。增加了一章(第七章),分享家长进行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感悟和反馈,包括学习地图、心路历程、纠结痛苦、戒吼感悟、灵魂升华、涕泪交加等,真实地再现了很多家庭的训练情景,仿佛置身其中,身临其境。这些家长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感悟告诉你——你并不孤独!
毋庸置疑,孩子的幸福是每一位父母的期盼,那就不要停留在提醒、催促、唠叨、抱怨、困惑、愤怒中,而要立即行动起来——戒吼+美言录。你再忙,也要为孩子进行儿童时间管理训练,不然真的会后悔!
王宏
2018年1月8日
为什么别人刷牙洗脸用几分钟,你的孩子却要用半个多小时?为什么孩子从早上七点就开始写作业,到了晚上十点钟还写不完?为什么家长不断催促他,孩子自己也着急,却仍是快不起来?其实要让“慢性子”的孩子快起来,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找出孩子变慢的深层原因,并且让他学会合理利用时间,这些孩子完全可以变得积极起来。
钟思嘉、王宏、李飞、雨露著的《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升级版)》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4~18岁孩子提出30天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方案。该方案分为四个步骤,简称“一立三高”,分别是建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速度(快)、提高做事准确度(准)、提高做事效率(快而准)。按照“一立三高”的训练流程,帮助孩子制定“三表一录”(时间表、星星表、礼物表、美言录),其核心是把家长的期望转化为孩子的目标,为家长提供儿童时间管理训练的抓手和杠杆,帮助孩子快快乐乐地完成任务,达到家长的期望——搞定一切还能玩!
我的孩子早上起床穿衣服就要花十几分钟
我的孩子吃饭的时候吃着吃着就走神了
我的孩子放学回到家一定要先看电视再写作业
我的孩子在学校的课堂作业都写不完,还得拿回家
我的孩子晚上睡觉前的洗漱就像电影里面的慢动作
……
面对上面的描述,父母们一再催促,提醒孩子,但孩子却还是慢慢悠悠,就是要磨蹭到最后一秒。父母们开始质疑,明明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珍惜时间,怎么还会如此磨蹭懒散?明明以身作则地向孩子举证怎么都收效甚微?因为孩子磨蹭,时间观念差造成的家庭战争天天上演,父母与孩子都疲惫不堪。面对父母嘴里没有时间观念的“小磨蹭”,豆豆妈妈专家团的老师钟思嘉、王宏、李飞、雨露从十年训练孩子的经验中总结出一套简单有效的方法集结成册。在《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升级版)》中各位家长可以跟随每天详细的指导,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表,逐渐地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另外,本书还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向各位家长介绍了在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的时候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一些成功训练的案例也会让家长身临其境般地体验时间管理训练的完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