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孝文,1945年生。专长考古、民俗研究、戏剧音乐,尤其专注于怀仁民俗文化、戏曲文化、田野考古,近年来着力于怀仁道情的挖掘、研究与保护工作。1990年起,从事文物工作,走遍怀仁大小一百多个村落,对怀仁地面全部古建筑进行深入调查,详细记录古建壁画与砖雕资料。退休后,致力于怀仁民俗文化整理工作。
安杨,1976年生。大学学历。专长系列文化活动的策划、设计。山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剪纸协会会员,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朔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怀仁县书美协会会员,怀仁县作协会员,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1996年参加工作,先后从事教师、文化、新闻等工作。工作之余,随同父亲安孝文先生整理、研究怀仁地方文化,有多篇文章在《怀仁文史》发表,并合作编写《怀仁古韵》丛书一套五册。
安孝文、安杨所著的《怀仁砖雕》抢救性地、全方位地收集整理了怀仁地域砖雕艺术资料,并进行专门的分类比较,同时刻意保留了当地的习惯称呼。全书共17章,介绍了影壁、门洞、角花、垂花柱、窑道楼、脊花、吻兽、斗拱窑楣、檐头、马头花、悬鱼、山花和瓦花等雕饰,以砖雕类别、制作、区域比较各自成章。该书对怀仁砖雕搜集全面,图文并茂,是怀仁古建筑砖雕艺术的普及读本。本书适合文物保护工作者、相关研究人员、古建筑爱好者阅读,并可作为建筑设计院、古建筑和园林工程公司等单位的参考资料。
安孝文、安杨所著的《怀仁砖雕》一书,书中的砖雕记录了以陶土砖瓦留下的具有浮雕性质的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局部,陶制品的艺术自然可以上溯到华夏大地新石器时代满天星斗的文化。陶土制品成为建筑构件很可能在那时已经出现,考古学留下了从周到汉以及更晚时期的丰富多彩的遗物。远古制陶工艺中的技巧同样运用在早期建筑的各种砖瓦制品上。明代制砖业的大发展使砖制品走入寻常民间。本书收录的砖雕遗物正显示了砖制品走入民间后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