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侧重于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结构性变迁的相关性研究。既着眼于历史变迁的纵向展开,力求从整体上把握20世纪前期制度性变迁所引致的乡村社会演变的基本轨迹和发展脉络,又着力于区域角度的横向展开,以揭示不同社会、文化要素在乡村变迁中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在相对比较的意义上力求透过社会、经济、文化的地域差异揭示隐含其后的共趋性和普遍性特征,并通过区域演进的不平衡性呈现整体历史进程的同质性意义。 作者简介 王先明,南开大学特聘教授,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主要从事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代表作有《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走近乡村——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走向社会的历史学——社会史理论问题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 目录 上 导言 章辛亥前后的乡村社会变动 一士绅与晚清“民变”:绅民冲突的历史趋向与时代成因 二辛亥革命与两湖乡村公产 三从风潮到传统:辛亥革命与“革命”话语的时代性转折 第二章乡制更易与乡村社会变迁 一从自治到保甲:乡制重构中的回归 二县政与村治之间:国民政府时期区级组织的演变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绥边区的土地关系与社会结构变动 第三章新学教育与乡村社会变迁 一私塾与学堂: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阙失 二晋省乡村新学教育变革与调适 三私立乡村建设学院与民国乡建运动 第四章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社会变迁 一近代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展开 二近代铁路与乡村社会结构变动 三近代铁路与乡村社会流动的新特征 四从“对立”到“协同”:20世纪前期城乡关系论争的启示 第五章近代合作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 一农村合作运动与小农经济变迁 二20世纪前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变迁 三传统互助合作形式的改造问题 下 第六章乡村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变动 一20世纪前期山西的乡村雇工 二华北乡村富农阶层的社会流动 三华北“不在地主”与乡村社会 第七章乡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一从士绅到权绅的历史演变 二财富、文化、社会关系与声望的聚合体:华北的村庄领袖 三乡村权力的博弈与权威的重建 四抗战时期晋西北根据地乡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第八章1930年代的“农业恐慌”与乡村危机 一现代化的压力与乡村危机 二从《东方杂志》看乡村危机的社会关怀 三“农业恐慌”:立足于历史成因与时代特征的考察 四城乡背离化进程中的乡村危机 五乡村社会冲突的演变及其对策 第九章救治乡村:思想理论与历史实践 一“以农立国”论的形成 二知识分子“下乡”与近代中国乡村变革的困境 三土地改革中“群众路线”的实践与调适 四晋绥边区乡村民主建设的历史审视 第十章百年中国乡村发展进程的历史启示 一从革命走向建设:历史转折与时代诉求 二对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社会建设路径的历史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