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大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融资服务中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初创企业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利的条件。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偏爱贷款给一些规模稍大一些的企业,这也对创业者进行的融资加大了一定的难度。
(1)“贷优不贷劣,贷大不贷小”
“贷优不贷劣,贷大不贷小”的市场选择倾向,使金融机构努力优化自身的信贷结构,严格控制在各个行业中贷款份额的投放规避风险,将贷款份额分配给国家支持的行业及资信等级高的贷款申请者。
在贷款过程中,金融机构也常常以“贷优不贷劣、贷大不贷小、贷强不贷弱、贷多不贷少”作为放贷标准。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金融机构现阶段仍然对中小企业存在着歧视及偏见,不能深入理解及贯彻执行国家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而制定的相关政策及措施。
另外,金融机构并没有以信用评级为标准来控制信贷的风险,而是采用“贷款风险责任制”,信贷人员控制信贷风险,且其职位、奖金、工资等都受信贷风险的影响。这无疑加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且严重影响了信贷人员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从而加大了初创企业进行银行信贷的难度。
(2)贷款权限过分上收
金融机构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在控制信贷总量的前提下,常常采取上收贷款权限,提高贷款要求及标准,严格实行转授权和收回再贷计划管理等措施。
在实施这些措施的过程中,常常造成中小企业在贷款的审核时间和空间发生错误,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和中小企业进行沟通,提供相对有效的金融服务,来满足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3)初创企业业务创新不足
金融机构为了方便经营管理,常常依据大型企业技术标准或全球水平制定统一的贷款标准,并且在全国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统一执行,基层的机构机械的执行上级的规定,贷款管理单一、缺乏灵活性及创新性。但是这些贷款标准并不适合中小企业。
我国虽然制定了各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及措施,如成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设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等。但大多的金融机构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规避贷款风险等,并没有依据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特点,设计与之相应的金融产品,提供更灵活的金融业务。
1.3
面对困境的具体对策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融资基本是都会面临的问题。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对于创业者来说有哪些应对措施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融资,从而完成创业?
在金融市场环境中,社会对于初创企业的认识,初创企业所处的行业和技术,企业向上的潜力和预期的成长速度,投资者对创业关键人员和管理团队素质看法,投资者能感受的风险等因素制约着融资创业,导致了创业者的融资困境,恶性循环中使得创业者创业融资举步维艰。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全面认识创业者在创业资金识别、资金吸引和资源整合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打破瓶颈。
1.3.1学会选择新颖的创业项目
近年来,投资市场一直被炒的火热,但是可供大量资金投资的项目过少。可见当前资本市场上缺乏的并不是钱,而是值得被投资的好的项目。那么,怎样选择创业项目呢?
(1)扩宽选择项目的渠道
首先,我们需要扩宽自己接收项目信息的渠道。一般对创业者来说,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财经图书、贸易出版物、朋友和熟人、竞争对手、投资者贸易洽谈会、展览会、博览会、工商协会、专利部门、经销商和批发商、房地产经纪人等方式获得项目信息。
另外,可以从竞争对手与一些企业家接触受到启发、旅游考察、小企业管理课程和创业讲座等渠道获得项目信息。通过改进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或者从客户的抱怨中获得原创性的思路。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