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社会学博士(伦敦经济政治学院,199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美国学会会长、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靠前关系学会副会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东欧智库交流合作网络秘书长、欧洲跨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涉及发展、优选化、现代性及中美、中欧关系,用中外文发表过专著、论文多部(篇),并获得过“五个一”工程奖。
赵晨,靠前关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欧洲靠前关系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欧洲靠前关系、欧盟政治、欧洲一体化和优选治理。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德国曼海姆大学访问学者。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研究》《靠前政治研究》《亚欧季刊》等靠前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经常为《人民日报》等靠前外媒体撰写与欧洲相关的时评文章。
第一部分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欧洲
中欧“一带一路”合作的动力、现状与前景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欧关系发展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学术交流:增进中欧研究合作之建议
领事保护:“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欧安全合作与前景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德关系发展前景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德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德关系:潜力与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欧在伊朗的能源合作
中国新疆与欧洲:合作的历史纽带与现实需求
第二部分 欧洲形势与中欧合作
欧洲难民危机的国际政治分析
欧盟应对国际恐怖主义
中欧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机遇与风险并存
“后2012”气候谈判中的中国与欧盟:分歧、妥协、作用及展望
中国与欧洲:两种不同的规范性力量
从外交文化视角看中德合作
后记
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种挑战的增多,欧洲越来越认识到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中国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务实态度日益占据上风。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始,便得到了欧洲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积极研究。黄平、赵晨主编的《一带一路与欧洲》从经济、文化、社会及安全领域探讨了欧洲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思考,分析了欧洲市场、技术、资金和经验在这一倡议中的积极作用和未来发展空间,将“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规划、国际产能合作、“欧洲投资计划”等相对接,同时探讨了难民危机等热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中国和欧洲学者在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
此次会议是中欧之间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中欧学者为这个中欧关系的新领域专门撰写了相关文章,会议反映了中国与欧洲学术界关于中欧关系的前沿研究成果,为此黄平、赵晨主编的《一带一路与欧洲》选取了其中的17篇,将其结集出版,以飨读者。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欧洲”,共十篇文章。中德两国学者分别从总体框架、经济基础、学术交流和安全合作等多个角度对“一带一路”倡议对中欧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描述和概括。鉴于德国在欧盟中的重要地位,本书特别收录了三篇关于中德关系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发展前景展望以及在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中德合作。此外,中东欧是“一带一路”的欧洲终端,伊朗是中欧在“一带一路”途经地区开展合作的重要国家,中国新疆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本书为此专门收录三位中国学者有关中东欧、伊朗和中国新疆地区中欧合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