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来顺,男,1981年生,黑龙江省勃利县人,博士,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文化哲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俄罗斯哲学、文化哲学、国外马思主义哲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在《新华文摘》、《哲学动态》、《世界哲学》、《宗教哲学》、《道德与文明》、《中国社会科学报》、《求是学刊》、《浙江学刊》等报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先后获得黑龙江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奖、黑龙江大学很好科研成果奖等奖励。
别尔嘉耶夫作为俄国哲学的杰出代表,不仅在俄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周来顺著的《现代性危机及其精神救赎(别尔嘉耶夫历史哲学思想研究)》指出,基于空前的时代性危机与人类社会的深层异化,别尔嘉耶夫力图通过历史哲学的建构为人类的未来指明出路。在他看来,时代危机源于客体化,进而就客体化的根源、实质、特征、表现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通过历史哲学的建构能最终克服客体化。作者在对别尔嘉耶夫历史哲学思想全面研究基础上,进而对其意义与限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这一体系是与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实相脱节的,具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更多地呈现为一种精神意义上的自我救赎。此书不但为广大中国学者研究俄国哲学特别是俄国历史哲学,而且为研究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面临的诸多现代性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历史哲学在俄罗斯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实则在斯拉夫派与西方派探索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有关争论中,已关涉到历史哲学中的诸多问题。别尔嘉耶夫的历史哲学思想正是建构在这一理论传统基础之上的,且体现出了俄罗斯历史哲学的典型特征。别尔嘉耶夫的历史哲学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应对时代性危机的产物。在别尔嘉耶夫看来,自19世纪末期以来,人类社会“已处在剧烈的火山迸发之口”的危难时期。面对着世纪之交不仅俄国而且整个世界范围内社会的动荡、时代的转换、精神的危机与价值的虚无,别尔嘉耶夫在对时代性危机的实质进行分析基础之上,力图通过历史哲学思想的建构来克服这一危机。周来顺著的《现代性危机及其精神救赎(别尔嘉耶夫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对别尔嘉耶夫历史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生成机制、批判对象、建构等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其意义与限度。为广大中国学者研究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面临的诸多现代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