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谨主编的《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附光盘)》从特殊的角度,通过对参与《牡丹亭》的创作人员、演出人员的采访,以及部分人员的文章,揭示青春版《牡丹亭》走过的历程及其成功秘诀。本书所用的材料,绝大多数是全新的。尤其是欧美主流媒体对其的评论的翻译、大量当事人的访谈,都是首次与中国观众和读者见面。并且,由于这些文章和谈话均围绕太极传统音乐奖的获奖展开,因而有着极其珍贵的文献价值。
傅谨主编的《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附光盘)》 通过对参与《牡丹亭》的创作人员、演出人员的采访,以及部分人员的文章,揭示青春版《牡丹亭》走过的历程及其成功秘诀。本书所用资料,包括欧美主流媒体的评论、当事人的访谈等,都是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因而有着珍贵的文献价值。
一、特稿
青春版《牡丹亭》的十年历程与历史经验(白先勇)
二、青春版《牡丹亭》的足迹(2002—2013)
三、青春版《牡丹亭》在欧美的反响
少女之梦开启的视听盛宴——九小时,“牡丹”花开一现(史蒂芬·温 撰 朱玲 译)
天赐的重生——《牡丹亭》(伊丽莎白·施维茨 撰 朱玲 译)
高雅艺术(迈克尔·兹威白弛 撰 朱玲 译)
“中国《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沈丰英和俞玖林(唐纳德·胡特纳 撰 朱玲 译)
《牡丹亭》、妩媚女鬼以处子之身还魂(伊丝嫚·布朗 撰 许诗凰 译)
四、亲历者的回顾
蔡少华访谈
汪世瑜访谈
张继青访谈
姚继焜访谈
翁国生访谈
周秦访谈
俞玖林访谈
沈丰英访谈
沈国芳访谈
吕佳访谈
唐荣访谈
屈斌斌访谈
陈玲玲访谈
周雪峰访谈
吕福海访谈
沙曼莹访谈
五、研究论文一组
非遗十一年以来的昆曲观念与昆剧制作——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中心的探讨(陈均)
情的坚持-谈青春版《牡丹亭》的整编(华玮)
青春版《牡丹亭》的独特创意和杰出成就(吴新雷)
昆剧生态环境的重建——青春版《牡丹亭》的珍贵经验(古兆申)
附录:第一届太极传统音乐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