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筱萌是好友赵冬的表妹。在赵冬嘴里。这个妹妹是个长得难看、不讨人喜欢的话痨。她的父母常年在国外工作,很少回来。从小她就一直住在表哥家,直到上了大学。可能是因为她分得了本应属于赵冬的关爱,赵冬对曹筱萌特别嫌弃。而曹筱萌却不以为然。总是开开心心地跟在赵冬左右。和他格外亲近。我第一次见到曹筱萌就是在赵冬的生日会上。那天她不请自来.还抱着一大盒礼物出现,给赵冬来了一个瓷瓷实实、有惊无喜的祝福。那天在场的人很多,可每一个人都记住了这个小姑娘。并深深地喜欢上了她。因为曹筱萌性格直爽。一来二去赵冬的很多朋友都顺理成章地被吸引到了她的周围。成了她亲密的哥哥姐姐。
虽然平时很少见面,但大家总是不时收到曹筱萌的问候。有时她也会喋喋不休地跟我们这些哥哥姐姐吐槽表哥结婚后对她置之不理的“罪行”。或者跟我们说说她参加工作后遇到的好玩的事。
那天在商场,我偶然遇到了她,样子没变。依然还是那个圆滚滚、笑起来惊天动地的丫头。一见到我,她又迫不及待地拉着我吧啦吧啦地聊了起来。
过节了!“三八”耶!长这么大,头一次过这样的节日。以前老觉得这是妇女过的节,跟我没什么关系。可现在这商场啊、电视啊、网络啊,到处都在为打折活动做宣传,我突然觉得这天一下成了女人的节日。只要是女的,管她十八还是八十呢。谁都可以享受到节日的快乐和幸福。
我真是头一次感觉到这个节日带给我的快乐。你别看我大包小包的,要是我长得再瘦点高点,再漂亮那么一点点,我还得多买!给我过节福利,干嘛不享受?你说是不是?
你还记得那个总在平台上给我留言的“越野”吗?我做网络电台那么久,他是第一个在现实中见到我的人。姐,你知道的,虽然我也觉得自己长得不算难看,但是每次一看到同事们开听友见面会,我还是挺自卑的。我有点怕,不敢告诉别人我就是那个叫“馨馨”的声音的主人。如果真是因为本人被“曝光”而影响了节目的收听率,我就得喝西北风了。不过,越野不一样。他从来不打击我。从做这档节目开始,不管我在节目里出了什么状况,他都一直给我鼓励。那种区别于其他听友的关心和支持,给了我特别大的自信和力量。那段日子,我真的一直幻想着、期待着有一天能见到他。然而去年圣诞节,他举个牌子突然就出现在公司楼下了。天多冷啊。他就一直在那等。那场面,简直就是在拍!韩!剧!
曹筱萌根本无法掩饰自己的开心,脸上笑开了花。
那天的晚饭我吃得特别开心。我就跟一部通了电的收音机似的,一直说个不停。我的确是兴奋过了头.居然跟他坐在那儿说走了三拨吃饭的客人。等位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服务生不得不过来催我们离开。有点不好意思啊,嘿嘿。
我估计是我那天在现实中的表现吓着第一次见面的越野了。他给我的感觉也跟在平台上交流时不太一样,几乎不怎么说话,就是睁着圆圆的眼睛听我不停地讲啊讲,然后……呵呵,算了,不说了。
曹筱萌的突然停止让我感到无比意外。出于好奇,我不断追问她:“干嘛不说了?你也学会卖关子了?快点坦白,后来呢?”
后来,哪有什么后来啊,回来以后他就消失了。唉,也怪我,回来后我才想起来,那天我只顾着自己说,根本没有留下他的联系方式。
再后来,我就试图在节目中跟他联系,播他喜欢的歌,读他喜欢的诗……过了好多好多好多天,我终于在听众留言板上看到了他的留言——你猜是什么?居然是“我喜欢你广播里的样子”。我不是傻瓜,再迟钝的女人也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算了,反正我就是这个样子,高兴了就会笑,不开心了就要哭,有委屈了、有好玩的事了就要说一说。因为把他当成好朋友我才会这样毫无顾忌。如果在好朋友面前还要掩饰,那不是太累了?
尽管筱萌尽可能把这次相遇说成笑话,但我还是深深感受到了地对于这第一次心动的失落,当然地并不承认自己后悔过。P14-16
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共同经历的事,你刻骨铭心,能共同享有一份美好的回忆,相对我们平凡的人生,已可歌可泣。用心的文字与图画,像是对这个太善忘的世界善意的提醒。
——诗人 老巢
当铅色文字在一面面色彩里穿刺而过,就如同是一次次被时间割裂后的缝合手术,最后结痂成汪汪眼泪里的世界。或许,那某一些也会唤醒让你嘴角稍稍向上的记忆。
——独立音乐人 张晏铭
一个把影子抛在身后永远向前的孩子,一些淡化在生活中却幸福的回忆……
我常看着她的背影,想着,她长大了,我老了……
这就是鲜活的生命,勇敢地向前、向前、向前……
——作曲家、指挥家 张以达
她是个有经历的姑娘,也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她的作品,不光写给“孩子”看,她的故事,也说给有梦的人听。
——中国哈雷万里骑士 陈昆鹏
曾感叹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存在于眼角的皱纹和对生活莫名的唏嘘之间,亲爱的你,还记得吗?那段生命中美好的童年……
——导演 王晖
故事写完了,画也画好了,可是这本书的名字却迟迟定不下来。出版社的编辑总是很客气地问我是否已经确定了名字,而每次面对她客气的询问,我都只能附上一个腼腆地微笑的表情。
事实上,在画画和记录这些故事之前,我甚至从没想过会以怎样的形式把它们呈现在大家面前。直到我拿起笔,一些从未有过的感觉才开始慢慢在心里滋生了。仿佛是角落中的潮气瞬间被灿烂的光照热,它们如空气般散开,闪着光,紧紧地依附在我的四周。而我,就像故事中的魔法师,挥动着手中的笔,把它们带到你的身边,画给你看,讲给你听。
书稿完成后,正逢小学同学聚会。因为班里很多同学的父母都在国外工作,所以很自然在毕业后也有很多人出国了,即便是留在国内的人在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见面了。时过境迁,当大家再次相见,很多人都发生了改变,有的甚至还改变了国籍。大家在一起聊天,谈论的一切早已不再是童年简单的一草一木。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熟悉的陌生人”,我第一眼见到他们的时候就有了这种感觉。
我听他们谈论工作,谈论家庭、情感,谈论得与失、丑与恶;谈论曾经怎样用年少无畏的心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谈论在残酷世界巨大的矛盾中,如何挣扎、摸索、何去何从。坐在角落里的我感到害怕,不知如何加入到这场极其现实、残酷的讨论中。
我突然想起了一部上学时我们都喜欢看的动画片——《毛毛虫凯蒂》。凯蒂是一只可爱的小毛毛虫,拖着肉肉的身子,遇到任何困难都有勇气跨过去。它靠自己的天真和信念,终于如愿地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那时,它是男孩们喜欢的“小肉肉”,更是女孩们羡慕的蝴蝶公主。每到放学,几个同路的小伙伴都会学着凯蒂的样子,排成一排,一扭一扭地跨过水坑,翻过墙头,步履蹒跚地回家,仿佛那样做我们就可以变成蝴蝶一样。而在聚会时,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也许再也没有那些天真了。
回家的路上。我陪着同路的老同学聊天。由于最近他的生活发生了变故,一路上他的话很少。为了让他开心,我再次提到了那部动画片,还无所顾忌地给他学起了我们当年的样子。没想到,他竟然停下车,激动地抓着我,对我喊:“对啊,我还记得呢!”我看他的脸上带着笑,眼里还有隐隐约约的泪光。
对啊,都还记得呢!曾经的简单与快乐,他还记得。
曾经的天真,纯粹,难过,叛逆,失败,微笑,成长,还有……梦,我们都还记得。
就像这本书中提到的这些人一样,他们不富有,也并不完美,但他们开心、快乐,学着接纳并慢慢地学会欣赏生活给予的一切,纵使生活中的考验一个接一个袭来,纵使不得已扮演着自己不喜欢的角色。但只要记得那可贵的,哪怕是一点点的美好,就像是那混沌世界中发出的一点点的光。它或许很微弱,但是永恒。
我多么希望正在看书的你也能体会到这份微小的美好。当你合上这本书时。也能微笑着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心情。
到时候别忘了对我说一句:对啊,我还记得呢。
2015年的时候有个朋友突然找到我,一脸严肃地说:“芊漪,我要买你的画。”说实话,从开始画画那天起,我就没想过有一天居然有人会来买我的画。那天她一脸倦态,抱着孩子坐在楼下的咖啡馆里等我。我受宠若惊地将装裱好的小画递给她后,她突然就激动起来——她告诉我,虽然已经是三岁孩子的母亲,但是她仍然不太喜欢成年人的世界,原因之一就是有太多想说但不能说的话,而我恰恰用画表达了她的心声。直至今日每当想起她这句话,我都会抑制不住一阵鼻酸。
说到画画,在儿时我也是跟随国画家史国良老师学习过几天的(因为过去的时间太长了,不问过我妈我根本想不起来老师的名字了)。那时我还没上学,满脑子都是奇怪的想法,挥毫不按章法,豪放地四处作画……不过可惜,这想画画的梦,早早就在爸妈的严厉呵斥声中被唤醒了。以至于今,每每躺在床上,我仍然很怀念姥姥家墙上那只我认为画得最好的梨。
再次画画纯属意外中的意外。那段时间我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情感上的巨大动荡让我差点溺死在眼泪汪汪的世界中。我非常想不开,也想不通,为什么会被生活如此对待。有一天,我在超市里无意中看到了文具区域琳琅满目的彩色笔,12色、36色、72色……当时我就在想,连小小的木棍都有这么多颜色,那为什么我就要生活在一种色彩中?于是我买来画笔,开始画——画自己的情绪,画梦中的生活。
对于那些会画画的人来说,画笔和纸总能轻而易举地帮他们表达心中所想;但对于我,显然没那么容易。生疏的画法似乎永远赶不上我想要表达的冲动,但我想只要用心,就一定有人能感受到我的喜怒哀乐。小孩子的画毫无技巧可言,但大人同样可以感受到他们世界里的快乐和悲伤。连伟大的毕加索都说过,所有的孩子都是以画家身份来到这个世界的。你们看,既然我们曾经都是画家,那还怕什么?
只要有空我就拿起笔画,管它画得像不像,画我想说的就对了。
画了几个月的时间,我就突然发现画画于我岂止是一种快乐,它更是一种略带幸福的满足。每当完成一幅特别满意的画后,我发现自己也发生了变化,当我感受到这种变化的时候也就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画画就像我那眼泪汪汪的世界中突然出现的一只小船,我靠它涉河渡险,我靠它重获新生。
在现在这个不断被雾霾笼罩的城市,每个人都在抱怨蓝天的消失。其实我想说,蓝天还在,只是我们站在低处看不到它。
我之所以写这本书,也是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身边人的一些小故事,通过小画和文字,写给彼此灵魂相通的你们。希望陌生的你们,可以借助它找寻到一丝温暖的线索,找到属于自己的蓝天。
好啦,不啰嗦了。我们开始吧!
《亲爱的你还记得吗》作者芊漪讲了九个关于朋友的故事,并配以自己的手绘插图。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身边人的一些小故事,通过这些小画和文字,写给彼此灵魂相通的你们,希望陌生的你,可以借助它找寻到一丝温暖的线索,找到属于自己的蓝天。其实所有好的故事,都有一个普通的开始,如果你愿意听,那么接下来我就慢慢讲给你听……
芊漪著的《亲爱的你还记得吗》文笔真诚、画风活泼,让人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体会到生活的苦辣酸甜。
九位性格鲜明的主人公,九个暖心的人生故事,帮你发现身边的小确幸。
内含填色页面,让手中的画笔也跟着一起动起来。翻开本书一起来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