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出门了,脚步仓促而又轻快,她走到门口的时候停下--来回头看了我和妹妹一眼,我之所以还记得这个细节,是因为我竟然看到妈妈的脸上凝挂着一颗泪珠儿。在她回头的一刹那,早晨的阳光落在她的左半边脸上,那颗泪珠儿就变得生动无比,令我想起了我玩过的万花筒,万花筒里那个晶莹剔透的世界。
妈妈走后,很快就到中午了,她还没有回来。妹妹饿得哇哇大哭,我也饿了。我去厨房找吃的,掀开锅盖头,看到了一锅温热的米饭。米饭中间还搁着一只碗,里面是黏稠得发白的米糊糊,那是给妹妹吃的。我明白过来是妈妈出门之前做好的,我匆匆地扒了几口饭,把米糊糊喂给妹妹,妹妹吃饱了不哭了。
吃过米糊糊,妹妹睡了一觉,睡到下午她醒了,又开始哭了,不知道为什么,那个下午妹妹老是哭个不停,怎么哄也哄不好。
傍晚爸爸下班回来了,听见哭声先来看妹妹,他掀开妹妹身上的被子,一股尿臭味扑鼻而来,原来是妹妹尿了。
“你妈人呢?”爸爸问我。
我这才想起来妈妈去了镇上,到现在也还没有回来。我告诉爸爸妈妈去镇上买花布了,中午也没有回来。爸爸问我吃了什么,我告诉他锅里有饭,还有妹妹吃剩的半碗米糊糊,我带着爸爸去厨房,爸爸掀开锅盖看了看,放下来的时候,我听见他叹了一口气。
那天晚上,爸爸哄妹妹睡觉的时候,我问他妈妈为什么还不回来,爸爸安慰我说明天就把妈妈找回来。
第二天,爸爸把妹妹像一个粽子一样牢牢地捆起来系在背上,我背着妹妹的奶瓶子,爸爸牵着我的手,我们一起往镇上去了。
爸爸先带着我去了镇上的舅舅家,舅舅是妈妈唯一的亲弟弟,除此之外,妈妈就再也没有亲人了,姥姥姥爷很早就过世了,我甚至都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模样。
舅舅和妈妈长得很像,甚至连对待爸爸的态度也如出一辙,我知道他和妈妈一样看不起爸爸。我们并没有在舅舅家见到妈妈,反而被舅舅奚落了一顿。
从舅舅家出来,爸爸带着我在镇上盲目地转了一圈,还是没有找到妈妈。妹妹又饿了,像小鸟一样张大着嘴巴直哭。已经是中午了,镇上的人都忙着回家做饭去了,我们三个人茫然地站在路边,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爸爸,我饿。”我对爸爸说。
爸爸咬咬牙,牵起我的手:“走,咱们回家!”
爸爸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是不打算找妈妈了,我只知道妈妈在镇上买花布,却不明白她为什么老也不回家。我们没有找到妈妈就回家了。
从那天起,爸爸每天要起得更早了。上班出门之前,他得先焖好一锅米饭和米糊糊,那是我和妹妹一天的饭。我的任务就是喂妹妹吃米糊糊,可是米糊糊不经吃,妹妹常常饿得直哭,饿得把手伸到自己的嘴里嘬手指头吃。一根食指被她嘬得红红的。每天爸爸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给妹妹做吃的,喂饱了妹妹,就赶紧换尿布,一天下来,妹妹的裤裆里兜满了屎和尿,巴在尿布上,沉甸甸的像一块石头……每天爸爸去上班了,我守着妹妹,哪儿也不敢去,生怕一不留神,妹妹就从床上滚下来了。常常是妹妹睡着了,我也趴在边上困得睡着了。
P4-5
吴洲星,宁波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沪上春歌》《红舞鞋》《大院里的夏天》《幸福的眼泪》《秘密如花》。曾获九歌现代少儿文学荣誉奖、台湾地区牧笛奖佳作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浙江省年度很好作品奖、浙江师范大学靠前学子。
我们可以从洲星质朴而又充满灵秀之美的作品中,发现少儿时代的乡村和小镇生活、文化氛围等等对于洲星创作题材的选择及其处理方面的深刻影响,读到张爱玲、汪曾祺等作家及其作品对于洲星创作智慧和文体意识形成的启迪和滋养。我们看到了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是如何操控和泼洒自己的文学笔墨的。细腻生动的小镇风俗画卷,简笔勾勒出的富有个性的人物群像,舒缓而又具有张力的叙事节奏,淡雅而又回昧无穷的意趣把握,我想说,作为一个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洲星的创作给了我们一个令人感到惊艳的开始。
——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
嗨!我是吴洲星。首先要郑重声明,我是一个女生!因为这个男孩子气十足的名字,很多人以为我是个男生,也因为这个名字,闹了好多笑话,有一次分宿舍的时候差点儿被分到男生宿舍。其实我真的真的真的是女生啊,千真万确,我发誓。
我写过好多部少女题材的小说,《红舞鞋》《沪上春歌》《高四》《哭泣的月亮》等等,我也写过几部有关男孩子的小说,比如《大院里的夏天》。以后我还会写更多的关于女孩子的小说,当然也会尝试写男孩子的小说,不然可对不起我这个男孩子气的名字了呀。
小时候,我是一个内向的孩子,然而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也许是小时候比较孤单,我就想了一个办法——编故事,幻想自己遇到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从中得到很多的快乐。孤独是永恒的,小时候如此,长大以后也依旧如此,既然活着,必须得想法儿找件事儿来做,干什么好呢?那就继续编故事吧。长大了我依旧保留了这个习惯,只不过编故事变成了写故事——我习惯将写作称作写故事。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写作,但是对于我来说,写故事仅仅是寻找快乐,也许偶尔一不留神,它带来了别的东西,那就是出人意料的快乐了。我很喜欢写故事的过程,写故事的时候,我把自己也放到里面去,和故事里面的人说话,和他们一起玩,就这样自娱自乐,很开心。
如果你也觉得孤单的话,就试试我的这个办法吧。
他们是活跃于当代儿童文学界的新锐作家,强烈的人文关怀、自觉的童年意识是他们的理论基石。在艺术创作上发扬传统,敢于尝试,勇于开拓;在文学之路上坚持逐梦,不忘初心,用实力彰显才华:小说、散文、童话,或奇诡、或瑰荫、或质朴……以童真之心,用时代之笔,在艺术之纸上各展风貌,各显腔调,展文学之美,为童年发声。吴洲星著的《仇红的春天/中国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精品书系》为其中一册,收录作家吴洲星的一部儿童小说集。
吴洲星著的《仇红的春天/中国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精品书系》是一部少女成长小说。主人公仇红因为妹妹仇青的缘故,在学校备受欺凌和嘲笑。坚强倔强的仇红只能武装起自己,用对抗和戾气来抵抗外界的嘲笑,但内心却常常感觉自卑、孤独,直到有着相同遭遇的新同学陈清风的出现,她才渐渐得到了理解和友谊。经过妹妹走失、父亲车祸等一系列变故,目睹校长、老师和尤叔叔等人的热情帮助,仇红的内心终于变得平和宁静,尽管苦难依旧存在,蜕变后的仇红却能以一种自信、宽容、理解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对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