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古籍积淀着中华民族很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一笔极可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珍视、了解、继承。为传播中华很好传统文化,提高公众文化生活品质,李致忠先生在“国图公开课”活动中开展了的关于中国古籍的专题讲座。讲稿经整理润色后,形成《中国古籍十二讲》。首讲中国书籍的起源及装帧形制的演变;第二至十一讲,以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十部古籍善本为案例,从版本、递藏等方面介绍,渗透诸多历史文化知识;末讲对古籍鉴定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简要的做了总结归纳。 作者简介 \t李致忠,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原古籍部主任,长期从事古籍整理、版本鉴定,目录编制、书史研究和业务管理工作。先后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中国古代书籍史》、《中国古代书籍史话》、《古书版本鉴定》、《典籍志》、《古代版印通论》、《肩朴集》等专著,在海内外本领域有较有影响。 芦婷婷,女,河北保定市人,国家图书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馆员。 目录 卷首的话 讲中国古籍的起源及其形制的演变 第二讲宋刻《开宝藏》、辽刻小字《契丹藏》零种的新发现 第三讲宋刻标抹本《四书章句集注》的新发现 第四讲陈老莲《水浒叶子》初刻本的再发现 第五讲太平兴国三大书之一《文苑英华》 第六讲《锦绣万花谷》及其辑者考 第七讲唐仲友刻《荀子》遭劾真相 第八讲宋刻十行本《十三经注疏》 第九讲《东京梦华录》及其作者考 第十讲明内府写本《明解增和千家诗注》 第十一讲昔时陶陶室今日在国图 第十二讲古书版本鉴定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