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悦读弗洛伊德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法)简-大卫·纳索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怎样阅读弗洛伊德?

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向诸位介绍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他的著作至今还影响着我们践行精神分析的方式、我们说话的方式,并普遍地存在于我们当代的文化之中。我认为这本书如同一个用于阅读并理解弗洛伊德的工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弗洛伊德著作的基本概念、一些经挑选引用的文献摘录以及弗洛伊德生平大事的编年史清单。我尤其希望通过将这些篇章呈献给诸位读者,可以激发你们阅读弗洛伊德原著的欲望,并且我坚信,诸位会从中获得快乐。

对于渴望找到向弗洛伊德靠拢的关键钥匙的同学们,作为坚定的临床工作者——请以精神分析的奠基人为榜样——要不断地回顾这些理论根基,本书的存在价值及意义就在于能够抛砖引玉。请回顾一下,在弗洛伊德留下的那些大量文献的基础学说中,他得出了哪些要点?比如他最后写下《精神分析纲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时,已经82岁了,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相信必然有些非同寻常的事情出现。在写下《精神分析纲要》之后,弗洛伊德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概念。因此,回顾这些作为精神分析的基础理论与资料,往往能令我们在突然之间孕育出新的东西。教学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探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正是因为这个原则,它不断地引导我传播精神分析。我的工作可以归纳为:对于已经讲过的知识寻求一个更好的讲的方法,这样我们将可能发现新的亮点。基于这种精神,我写下了这本书。

一个世纪——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纪啊!从弗洛伊德决定在维也纳开诊所的那一天并决定为了奠定精神分析而撰写了第一部著作——《梦的释义》(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1]之时——时间已经令他和我们渐行渐远。

一个世纪,这真漫长。对于历史、自然科学还有技术来说,它的确漫长;对于人生也够久了;然而,它对于我们年轻的精神分析,却太短了!我要声明:精神分析并非按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式进步,它关心简单的东西,完全简单同时也无限复杂。它关心爱与恨、欲望和法则、痛苦和快乐,还有我们的言语、行为、梦和幻想。精神分析关心的这些既简单又复杂的东西,永远存在于当下。它处理的方式不仅要通过抽象的思考,更在于分析家和分析对象之间持续的相互影响——贯穿着这种具体关系而产生的人类经历。

但是一个世纪啊!何其漫漫。在这100年的过程中,通过精神分析治疗的那些问题被概念化之后,存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事实上,这独特的经验在每一次的分析治疗中,强迫并激励精神分析家进步,每一次回馈都无差别地为其实践提供了证据。然而,通过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则编织出的那恒久不变的线索贯穿着这个世纪,整编着复杂多元的分析进程,并且巩固了理论的精准性。是怎样的线索确保了这样的连续性?哪些要点是弗洛伊德的工作成果?这些基本要点被无数次地批注、总结并反复确认。诸位如何将这些以新的形式传播?今天又该如何讨论弗洛伊德呢?

P1-3

作者简介
简-大卫·纳索,1942年生于阿根廷第二大城市罗萨里奥。1969—1980年,与法国拥有争议、也拥有代表性的精神分析家拉康(Jaques Lacan)学习、共事以及共同发展精神分析事业达11年。1986年建立“巴黎精神分析讨论班”,现任巴黎精神分析协会。因在专业领域的突出建树,于1999年荣获“法国国家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同时身为拉丁美洲多所大学的“荣誉博士”,2016年成为墨西哥大学和美国南康涅狄格大学的“荣誉博士”。Nasio博士已经从事精神分析工作近50年,于巴黎第七大学任教30余年,是成人、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医生,精神分析家,学术作家。著有32本著作,涉及科普、社会及专业学术各个领域,已被翻译成为13国文字。张源,1985年生,陕西西安人。200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本科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居里大学)急诊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1—2013年于西安第四医院工作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医务科工作。2013至今自由职业,翻译法国心理学著作。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以弗洛伊德的生平为线索,阐述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与变化方向。

……

作者Nasio教授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弗洛伊德生平的学习特点,来触碰弗洛伊德的思考。当我们拿起一本弗洛伊德的著作阅读之时,并不是在刻板地学习他的理论,而是要看到弗洛伊德如何激发自己的智慧,感受那种发现新大陆的兴奋与狂喜,最终激发自己的思考。

——张源

目录

1 怎样阅读弗洛伊德?

2 精神功能的逻辑纲要及示意图

3 无意识的定义

4 我们行为中性欲的意义

5 精神分析对于性欲的概念

6 性冲动的三个决定性指征:压抑、升华和幻想。纳西索斯情结的概念

7 婴幼儿的性欲期和俄狄浦斯情结期

8 男孩俄狄浦斯情结的批注:父亲的基本角色

9 生的冲动和死的冲动。对于过去的主动欲望

10 精神装置的第二个理论:自我、它我和超我

11 精神分析的概念:认同

12 移情是制造冲动的行为,移情的被幻想客体是精神分析家的无意识

1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作摘要

14 弗洛伊德生平传略

序言

这是一本导读书。

作者以弗洛伊德的生平为线索,阐述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与变化方向。因为谈及心理学,不可避免的要谈及精神分析;而谈及精神分析,无论哪个学派,多多少少都必然要涉及弗洛伊德。

但弗洛伊德不是终点,更不是一个绝对值。他是起点。

在弗洛伊德对于精神分析研究的一生中,是他命名了精神分析,也是他创造了那些奠基这个学派理论的概念。在弗洛伊德的一生中,他自始自终都在反复推敲,反复思考。有些理论他最终舍弃,有些理论他又进一步的引申。所以弗洛伊德研究精神分析的过程,绝不是一条直线。

而正如法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家——弗朗索瓦兹.多尔多(Francoise Dolto)对于后继者的警示:“精神分析不是能教而学之的东西。我们留下的那些概念,只是我们‘以为’的那些概念。”

想要按图索骥,想要搞本本主义的刻板照搬,动辄以“弗洛伊德曾经说”、“荣格曾经说”、“阿德勒曾经说”、“拉康曾经说”……自以为看了所谓大师的理论,就认为自己掌握了精神分析、就以为能够解决问题,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精神分析的传承,恰恰在于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智慧,来参悟那些症状和欲望。

所以,当我们去读弗洛伊德的著作的时候,我们需要明白一件事:看到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更要去推敲弗洛伊德当时的思考。

这也正是拉康在组建“巴黎弗洛伊德学校”时的初衷,当拉康振臂一呼,高喊“回到弗洛伊德”的时候,正是呼吁同行们,回到弗洛伊德那样去创造、去批判、去打破框架限制、去开拓的思考。教育——education一一词,其原意正是挖掘人类内心的智慧。

所以我们要读弗洛伊德。

今天.精神分析的领域已经不仅仅限于医生群体和医学专业,它的传播更加广泛,在哲学领域以及西方很多文科院校,都纷纷设置了关于精神分析的专业。而在英语中,doctor一词,不但是学位中的博士,也是医生的意思。在传统西方人的概念中.要成为医生,得先成为博学之人。而弗洛伊德先学习的是医学专业,并且是一名医生。我们今天更熟知他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生本能”以及“死本能”,但千万不要忘记,弗洛伊德在那个年代已经先经历了完整的西方医学教育,开创精神分析已经是他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医生之后的事情。

而医学专业,包含了更多理科的内容。单凭一个文科哲学家的教育背景,不可能创造出精神分析。当20世纪初的神经学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对一些患者症状的解释之时,弗洛伊德用智慧的火花点亮了新的前进方向。  弗洛伊德虽然是犹太人,但他并不是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所以他并没有在疑惑的时候诉诸于神学来解释问题。正因如此,才有了他后来撰写的《图腾与禁忌》《摩西和一神论》。

始于医学,却走出了医学,也没有掉入神学的框架,他能够出离这些限制,迈向新的远方,除了个人智慧,恰恰是因为他先学习并积累了这些知识。另外,如果弗洛伊德不看古希腊戏剧,那如何能发掘出“俄狄浦斯情结”,又如何有后来我们对于语言隐喻的理解?

所以,作者Nasio教授,写下这本书的目的正在于:通过弗洛伊德生平的学习特点,来触碰弗洛伊德的思考。当我们拿起一本弗洛伊德的著作阅读之时,并不是在刻板地学习他的理论,而是要看到弗洛伊德如何激发自己的智慧,感受那种发现新大陆的兴奋与狂喜,最终激发自己的思考。

如此,才可称为“悦”读。

张源

2016年11月于西安

内容推荐

作者简-大卫·纳索以弗洛伊德的生平为线索,阐述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与变化方向。

作者写《悦读弗洛伊德》的目的在于:通过弗洛伊德生平的学习特点,来触碰弗洛伊德的思考。当我们拿起一本弗洛伊德的著作阅读之时,并不是在刻板地学习他的理论,而是要看到弗洛伊德如何激发自己的智慧,感受那种发现新大陆的兴奋与狂喜,最终激发自己的思考。

编辑推荐

《悦读弗洛伊德》作者简-大卫·纳索博士是现任巴黎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在巴黎第七大学任教30余年。他在给读者阐述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和变化方向时,加入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

本书主要包括弗洛伊德著作的基本概念、一些经挑选引用的文献摘录以及弗洛伊德生平大事的编年史清单三个部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6: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