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1942(走向民间)/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
分类 | |
作者 | 李书磊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李书磊,1964年生,河南原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教于中央党校。研究领域涉及文学、文化史和文化理论,有《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为什么远行》《杂览主义》《重读古典》《文学的文化含义》《我观世音》《说什么激进》等专著、论文随笔集。 目录 新版序言 怀念那个学术年代 总序一 辉煌而悲壮的历程 总序二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缘起与实现 序言 1942年的意义——文学史的视野——历史的必然性与应然性 一、陈独秀之死 病逝江津——身份与人格——文化观的演变——晚年思想 二、郭沫若的“青春” 旗帜与战士——创作之年——《屈原》内外——《虎符》前后——心境与情怀 三、昆明文人 学潮、物价与空袭——教授的生计——梅贻琦与大学——狂者闻一多——狷者朱自清——沈从文的城郊之居——学人文心——学生的校园、刊物和作家 四、延安文事(上) 党校报告——国共文化斗争——毛泽东论知识与文艺——鲁艺专门化始末——实用化改造评析 五、延安文事(下) 文化的集中化——文人的黄金岁月——杂文运动——讽刺画展——王实味的文化与命运——丁玲的遭际——艾青的转变——何其芳诗作——萧军行实 年表(1937—1945)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这套书第一次在”百年中国文学”的整体性框架内思考文学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学术群体共同完成的成果。 这套书由谢冕、孟繁华主编.在年代选择、丛书设想、可行性等方面也得到了严家炎、洪子诚、钱理群等先生的热情肯定和支持。其中洪子诚先生、钱理群先生还亲自参与了撰写。 丛书以代表性的年份为核心,通过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时段的透视,串联起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把握时代的整体精神。写法上是回到历史现场,把文学史和思想史、社会发展史放在一起,呈现文学现象背后的原生态历史细节。原本晦涩的学术著作由此变得鲜活易读,原本平面刻板的文学史知识也由此变得生动立体。 全套书共12册,从1998年初版以来,在海内外获得了巨大的反响。此次再版,既是再现一个时代的学术成果,又是展现一个学术群体曾经的学术热忱。 李书磊著,谢冕、孟繁华主编的《1942(走向民间)/百年中国文学总系》讲述了1942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史上的地位仅次于1917年。这一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中国的文化人经受了严峻的生存考验,中国文化在迎战外来侵犯中表现出了充沛而新鲜的活力。同时,这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思想和体制的形成时期,这种形成对整个20世纪后半期的文化状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编辑推荐 1942年毛泽东主持的文艺整风的两个主要目标——实用化与集中化——都体现了这一过程的要求:实用化指向文化的普及,集中化指向社会的统一,这都是社会整合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可以把文化的实用化与集中化要求看作一个有能力实现社会整合的政党在其革命过程中必然具有的严厉本性的一种体现。当然文艺在集中之外有它自己的规律,文化除实用之外有它自身的价值,但这种规律和价值在历史的某一个特定阶段、因为历史的某种特殊的需要是不被强调甚至被压抑的,这也是文学与文化存在于社会中经常要遇到的事情。李书磊著,谢冕、孟繁华主编的《1942(走向民间)/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提到,作为文化人,我们终于走出了一个必要的但却是痛苦的阶段。此时此刻我们再来回望文学的历史,仍会有对它曾经有过的、不可避免的经历油然生出会心而又痛惜、同情而又责备的复杂心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