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空间在时间里流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安忆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海派文学代表作家——《空间在时间里流淌》,王安忆“非虚构”第1部。

★关于成长,关于文学之路,关于生命细节……

★ 王安忆亲自编选:一部真诚率直的文字……

★ 王安忆:当我写出我的哀乐时,便有人向我呼应,说我写出了他们的哀乐。我感到了人心的相通,并且自以为对人们有了一点责任。

内容推荐

《空间在时间里流淌》作为“王安忆·非虚构”文丛中的第一本,《空间在时间里流淌》共收录了王安忆的《空间在时间里流淌》《“你要做什么呢?”》《我为什么写作》《茹家溇》等五十三篇散文作品。作者讲述童年故事和成长经历,讲述文学之路,并从女性角度以细腻敏锐的笔触对社会及生活本质进行了探讨。文字美丽隽永,况味悠长……

目录

第一辑

 空间在时间里流淌

 南陌复东阡

 茜纱窗下

 儿童玩具

 花匠

 杏茶

 我在少体校

 那年我们十二岁

 我的老师们

 少小离家

 房子

 不思量,自难忘

 投奔唐主任

 拽子

 徐州站

 魏庄

第二辑

“你要做什么呢?”

 搬家

 办公室的回忆

 回忆文学讲习所

 我的音乐生涯

 我的第一本书

 思路

 风筝

 李章给我照相

 我的书斋生活

 到图书馆去

 我的业余生活

 关于家务

 烧鸭子

 看一场恐怖电影

 我为什么写作

 会议间隙(二〇〇六年三月九日这一天)

 我是一个匠人

 忧郁的春天

 回忆

第三辑

 话说父亲王啸平

 父亲的书

 夜走同安

 茹家溇

 溯母亲足迹向浙西

 宝应寻“甲申记”踪

 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我的大舅舅

 我的阿姨们

 走向盛年

 成长

 进上海记

 翻身的日子

 遭逢一九五八年

 谷雨前后,点瓜种豆

 工人

 东瀛初渡

试读章节

我所从事的小说写作,是叙述艺术,在时间里进行。空间必须转换形态,才能进入我的领域。所以,在我的小说的眼睛里,建筑不再是立体的、坚硬的、刻有着各种时代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铭文、体现出科学进步和审美时尚的纪念碑,它变成另一种物质——柔软的、具有弹性、记忆着个别的具体的经验、壅塞着人和事的细节,这些细节相当缠绵和琐碎,早已和建筑的本义无关,而是关系着生活。在此,我想向诸位描述一下我从小居住过的那栋房子。

人对自己生活其中的地方难以有客观的认识,我从来没有留意过我们那幢房子属于哪一种建筑类型,又是何派风格。睁开眼睛就看见的这房子,在我是极其自然的存在。我们家所居住的一大一小两间房间是在一幢三层楼房的底层,这幢三层楼房与其他同样的四幢连为一体,坐在弄堂的后部。弄堂前部也有一连五幢的一排,但是这一排的五幢要比我们居住的后排五幢占地的宽度窄,俗称“单开间”,就是说每一幢每一层是一大一小两间,而我们则是“双开间”,即每一层有两大一小。当年我母亲带着四岁的姐姐和一岁的我,从解放军南京军区转业来到上海,由机关行政人员带到这里看房子。我母亲要下的这一幢里的一大一小,生生将独立完整的一套拆散了,这一方面反映了我母亲对这城市建筑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隔膜,另一方面也表明我母亲并不以为我们会在这城市长住下去。从动荡中过来的人对安居乐业的生活是缺乏准备的。不过,也不尽然,很可能,我母亲来看房子时,就只有这一大一小两间空房,从后来看,这幢房子整个的局面是涣散的。除了第三层有一户人家独居,保持了完整性,底层和二楼是由三户人家花插着居住使用。我们家隔壁的一大间所住的人家同时还占有着二楼的一大一小,这就很奇怪,他们完全可以独居一楼或者二楼,可事实是,他们分散在两层楼面,在二楼的另一个大房间里,居住着第三户人家。这种格局不知道是根据什么样的历史沿革而造成的。

因为我们后排楼房比前排楼房占地要宽三分之一,这延出的一段,很奇异的,嵌了一个女子中学的操场。操场一直铺陈到再前面的楼房,这一排与我们隔着操场相望的楼房沿街,由另一个弄口进出,他们的弄口与我们的相距十来个号码。这就是我们弄堂的基本样式。还有一点令人疑惑的,按理来说,弄内房屋的排号应是从弄口开始,循序渐进,前排一至五,后排六至十,可是恰恰相反,打头的号码是我们后排,从一至五,前排则六至十。这种反常的排序是不是意味着这条弄堂的原始面貌——弄口是在现在的弄底,弄底则在弄口,这么整个儿地反转来看,我都认不出我们的弄堂了。不过,看起来也不像,因为它一切符合常规,就是楼房的正面,也就是南面,朝向弄口,每一幢楼房的底下有一个浅浅的院子,院子的门是前门,背阴的后弄里是后门。这样的弄堂人称“新式里弄”,我们这一条又是“新式里弄”里的更新式,体现在“蜡地钢窗”,即打蜡地板和铁制窗架。我们家,来自军队粗放生活的上海新市民,对这种柳桉木细长条地板完全没有敬意,地板很快被湿拖把拖得发白,失去了表面的光泽,而窗框上的优质铁也在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的日子,被拆去送进里弄的土质高炉,换成了一种劣等的铁窗。这幢摩登华丽的建筑就在新朝开元的工农政府时代,洗尽了铅华,露出质朴的表情。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