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先生
读十一年级的一天,我到一间教室去等我的一个朋友。正当我走进教室时,讲台上的老师,华盛顿先生,忽然注意到了我,并叫我到黑板上解一些题目。我告诉他,我不能。他问:“为什么?”
“因为我不是您的学生。”
“那没关系,到黑板前来吧。”
我仍然说:“我不能。”
他又问:“为什么?”
我窘迫地迟疑了一下,然后回答:“我是一名可教型智力迟钝儿童。”
他从讲台后抽身到我近前,注视着我:“别再这么说自己了。那只是别人对你的看法,那不一定就是你。”
那一刻我如梦方醒。一方面。其他学生知道了我在接受特殊教育的事实,他们的嘲笑使我当众出丑;但另一方面,我却释怀了,因为他让我开始懂得。我不必活在他人的眼光中。
就这样。华盛顿先生成了我生活中的良师。在此之前,我已有过两次失败的经历。一次是在五年级时被鉴定为智力迟钝,并因此降级到了四年级:到了八年级,我又遭遇了一次降级。眼前的这个人却让我的人生彻底转变了。
我一直认为他受歌德影响颇深,正如歌德曾说过:“看一个人要是囿于他的现在,那么他只能倒退;若能瞻前地看他的潜质,那么他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和卡尔文·洛伊德一样,华盛顿先生认为:“强者是需要激励的。”他总让学生们感到,他对他们有着很高的期许,于是我们向着这个期许努力,所有的学生都在为之努力,以证明我们能行。
还在读高三的一天,我听到他给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做演讲。他慷慨陈词:“你们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特别之处。倘若你们中的哪一位能跳脱局限高视自我,想想你们真正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想你们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想想你们是多么的独一无二,那么,纵观历史,世界将因你们而不同!你们将让父母引以为傲,让母校引以为傲,让周遭人引以为傲。你们将牵动无数人的生活!”虽然他的这番话是说给毕业班的学生,但在我听来,却像是说给我自己的。
我记得学生们那时都站起来为他喝彩。随后,我在停车场追上了他:“华盛顿先生,您还记得我吗?我刚才在礼堂听了您为毕业班做的演讲。”
“你怎么会在那儿?你还是高三生。”他说道。
“是啊,但我听出那是你在演讲,礼堂外传来你的声音,那番话就像是对我说的,先生。你说他们都有可取之处,那么,先生请告诉我,同样置身礼堂的我是不是也有可取之处呢?”我说。
他肯定地回答:“没错,布朗。” “可事实上,我的英语、数学和历史三科都没及格,为此我还要上暑期补习班,这又怎能说得过去?我比大多数孩子反应迟钝,我也没哥哥姐姐聪明,考不上迈阿密大学。”
“不要紧,这些只说明你还要更加努力。你的考试成绩并不能决定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你能创造怎样的人生。”
“我想给妈妈购置一个家。”
“这当然可能,布朗。你能做得到。”他转身再度要走。
“华盛顿先生?”我叫住他。
“还有什么想说?”
“呃,我会成为那个人的,先生。请记住我,记住我的名字。会有那么一天,我的名字将家喻户晓。我会让您为我自豪的。我就是那个人,先生。”
在学校里,我的日子并不好过。我之所以能够升到高一年级。完全仰仗我不是个坏学生。我品行良好,还挺有趣,能制造笑料。我很有礼貌,言行得体。所以,老师们对我只是随手放行,于我却没有任何益处。而华盛顿先生不同,他对我要求苛刻,在他那里我不再无关紧要。他让我相信自己能够担当,能够做好。
高四那年,他成为我的指导老师,即便当时我还在接受特殊教育。正常来讲,像我这样的学生不需要修学演讲和戏剧课程,但校方还是为我能上他的课创造了条件。因为我的学业表现越来越好,校长也意识到在我和华盛顿先生之间连结着一条纽带,而他对我的影响显而易见。生平第一次,我的名字出现在了光荣榜上。我多想踏上我的戏剧之旅,而只有登上光荣榜我才有可能真正上路。奇迹眷顾我了!
华盛顿先生重塑了我的整个人生轨迹,他没有让我因为智力状况和自身处境而看轻自己,他让我超越了自身局限。
多年以后,我制作的五辑电视特别节目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当片子《归功于你》在迈阿密教育频道播出时,我通过朋友联系到了华盛顿先生。当他从底特律打来电话时,我就等在话机旁。“布朗先生在吗?”
“哪一位?”
“你一定知道我是谁。”
“是你,华盛顿先生。”
“你已经成为那个人了。是吗?”
“嗯,我做到了,先生。”
P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