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对话”也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作为一种强调沟通合作、注重互动交往和创造性开发的教学方式,“对话”被引入小学数学课堂,顺应了儿童的天性和发展特点,为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独白式”的课堂,把单纯的讲授变成了平等的对话,它强调的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思考。 吴正宪、范存丽主编的《让儿童在对话中学数学》主要围绕“儿童需要对话”展开,从对话需要读懂、对话需要伙伴、对话需要分享、对话需要活动、对话需要环境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建议。 作者简介 吴正宪,正不错教师,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第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委员。 范存丽,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博士,北京版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著《很好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参与撰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学习指导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目录 部分 儿童需要对话,对话需要读懂 在观察中读懂儿童 在对话中读懂儿童 第二部分 儿童需要对话,对话需要伙伴 教师要成为儿童的学习伙伴 注重同伴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促进儿童在小组合作中学习 第三部分 儿童需要对话,对话需要分享 分享以独立思考为基础 分享从倾听开始 分享需要学会表达 分享需要大胆质疑 第四部分 儿童需要对话,对话需要活动 活动需要顶层设计 活动实施需要学习单 活动需要跨学科视野 第五部分 儿童需要对话,对话需要环境 关注天时,创设适宜的语言环境 关注地利,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关注人和,创设适宜的心理环境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