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胡鸿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胡鸿,1986年生,安徽岳西人。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古民族史,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近20篇。
目录

导论 走出族群看华夏

 第一节 民族和族群视角下的华夏

 第二节 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

 第三节 本书的思路与各章主旨

第一章 华夏的出现及其性质

 第一节 西周的“有夏”和“周人”

 第二节 从诸夏列国到华夏帝国

第二章 秦汉华夏帝国扩张的界限与突破口

 第一节 秦汉帝国的扩张与不稳定的边境

 第二节 制约秦汉帝国扩张的因素

 第三节 华夏帝国扩张的突破口:南方山地

第三章 帝国符号秩序中的夷狄

 第一节 帝国的角落:华夏帝国礼乐制度中夷狄的位置

 第二节 星空中的华夷秩序: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有关华夷的星占言说

第四章 塑造他者:华夏有关异族群的知识建构

 第一节 经学子学中的四夷说

 第二节 史学有关异族的知识建构

第五章 华夏网络断裂与南方山地人群的华夏化

 第一节 华夏网络与南方山地

 第二节 六朝华夏网络的断裂与华夷关系的局部逆转

 第三节 南方山地的政治体演进方向

第六章 十六国的华夏化:“史相”与“史实”之间

 第一节 “十六国”及其华夏化“史相”的反思

 第二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一:“僭伪诸君有文学”

 第三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二:君主的诞载之异与奇表之异

 第四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三:模式化叙事举例

第七章 北朝华夏化进程之一幕:北魏道武、明元帝时期的“爵本位”社会

 第一节 独具一格的“天赐品制”

 第二节 天赐品制的实际运行情况

 第三节 道武、明元时期的“爵本位”社会

 第四节 爵本位的政治文化渊源

 第五节 攀附的华夏官僚制

结语 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附录一 南北朝时期的氏族之辨——从《南齐书·高逸传》“民族弗革”一语说起

附录二 纸笔驯铁骑——当草原征服者遇上书面语

附录三 江到东北——古代东亚世界文化交流之一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胡鸿著的《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从政治体视角出发,尝试为理解古代华夏提供一条新路径。无论是商末西土联盟还是春秋战国的诸夏,以及与秦汉帝国政治体系绑定的华夏,都是一种由政治关系维系的人群集团。华夏帝国通过开疆拓土将一些非华夏族群纳入统治,也利用文化霸权创造了华夷符号秩序以及关于周边异族的经史知识体系。魏晋以下帝国分裂,北方五胡政权颠覆了华夷秩序,南方山地诸族在局部地区也获得了优势,但随着两者的政治体演进,殊途同归地走上了华夏化的道路。

编辑推荐

华夏始终是最能牵动国人的词汇之一,有关华夏的学术著作也已蔚为壮观。胡鸿著的《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独辟蹊径,截断众流,以政治体的视角,揭示了华夏与帝国政权紧密关联的“超族群性”。华夏作为一个以政治关系结合的人们群体,如何形成?如何划界?如何借助帝国的力量建立现实的与理念的华夷秩序?如何对我群与他群的差异进行知识建构?这些理念与知识又如何被非华夏人群所接受,并成为后者主动利用以变身华夏的阶梯?本书从新的概念和视角提出并回答了这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在写作上,本书没有采用面面俱到的通史式论述,而是选取数个遥相呼应的问题重点突破,几乎每章都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分可独立成文,合亦相映成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