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夏中义,生于1949年,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案。 专著:《百年旧诗人文血脉》(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朱光潜美学十辨》(商务印书馆,2011)《学案·学统·学风》(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王国维:世纪苦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王元化襟怀解读》(文汇出版社,2004)《从王瑶到王元化》(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学人本色》(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九谒先哲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新潮学案》(上海三联书店,1996)《实验思想》(学林出版社,1996)《艺术链》(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目录 小引 内篇 章 王国维人本―艺术美学的思辨基点源自叔本华 节 “天才说” 第二节 “无用说” 第三节 “古雅说” 第四节 “境界说”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王国维接受叔本华哲学的价值心态定势 节 灵魂之苦:天才情结与人生逆境的严重失衡 第二节 接受过程:从《红楼梦评论》到《人间词话》 第三节 转向:从忧生甚深到择术之慎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王国维对叔本华的人本主义解读 节 叔本华体系的入学复调与二度泛化 第二节 王国维对叔本华体系的悟性扬弃或方法重铸 第三节 结语 外篇 第四章 影响比较是王学整体研究的前提 节 迷失在译介与再创之间 第二节 准体系的非人本切割 第三节 结语 第五章 影响比较的历史心理障碍 节 政治话语:从清算到矫饰 第二节 “学派”对峙与学理误判 第三节 结语 第六章 影响比较方法的两种水平 节 诗学的经验性归纳之盲点 第二节 诗学的文献学比较之得失 第三节 发生学比较:王国维从青年到晚年 第四节 结语 附录 初版序 新版后记 西学与中国文学的百年错位及反正――以王国维从《红楼梦评论》到《人间词话》的发展变化为中心 内容推荐 夏中义著的《王国维:世纪苦魂》是一部比较美学专著,重在探究叔本华哲学与王国维人本―艺术美学的关系。王国维是20世纪中西美学关系史的开山祖,又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1908年便有此学术史地位。王国维青春期特有的忧生之苦,是其师承叔本华意志哲学的直接心境动因,也是其再创人本―艺术美学之魂。此书特点不仅是在文献学水平认证了王国维从叔本华那儿接受了什么,更是在发生学水平探询王国维为何要师承叔本华,进而在转益西哲的基础上,又如何再创出有中华特色的人本―艺术美学。 本卷附录包括初版序(刘辉扬)、北大版跋,还有《西学与中国文学的百年错位及反正――以王国维从<红楼梦评论>到<人间词话>的发展变化为中心》,原载《河北学刊》2011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