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却不一定了解它的奥秘。人的身体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一台“机器”,由成千上万个相互配合的零件拼合而成,有着令人惊叹的精密而复杂的结构。大脑有怎样的构造?鼻子有什么任务?原子到底有多小?致命的肿瘤为什么突然消失?……
而若手头有了朱立春主编的《全景人体奥秘百科(全彩图解典藏版)》这样一本趣味盎然的书,回答起以上这些问题来就轻松多了。本书使读者摆脱了一般科学书的严肃、晦涩,便于轻松理解文字内容,了解人体天衣无缝的巧妙结构和精密完美的运作方式——领略大脑和神经的神奇,感受灵敏而丰富的感觉世界。体会骨骼和肌肉的灵活、血液循环和内分泌的奇妙、消化和呼吸的忙碌、免疫和泌尿的复杂以及生育和遗传的神秘。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本书能使其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做好自己的保健医生。
身体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正确地使用它,它才会更好地工作。如果身体使用不当,则会埋下很多健康隐患,带来很多健康问题。怎样才能正确地使用我们的身体呢?当然要先了解它。了解人体,满足身体的需要,才能使身体各大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维持身体平衡。
为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人体科学的知识,理解人体科学的神奇与奥妙,我们特编写出版了这本《全景人体奥秘百科》(朱立春主编)。本书分为三篇:不可不知的人体奥秘,介绍了人的生理、感官、思维、情感和保健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不可思议的人体之谜,讲述了很多让人难以置信的关于身体的传奇故事;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工作的,则周详而又轻松地解密了我们的身体,让你真正了解身体工作的奥秘。
安慰剂效应
2004年,密歇根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电击或击打若干名志愿受试者的手臂,同时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对受试者进行扫描,结果显示出痛感刺激到了某些神经。然后研究人员给他们涂上乳霜,说涂上它就不会感到疼痛。其实那只不过是普通的护肤霜,没有任何镇痛作用。但是受试者再次被击打的时候,都说明显没那么疼了一一大脑中的痛觉回路扫描结果证实了这一点,而一般受到止痛药作用的正是这部分大脑回路,这说明他们的疼痛真的减轻了。最后研究人员再次给受试者涂抹乳霜,并告诉他们真相,他们的痛感就没有减轻。
这是一个安慰剂效应的典型例子。安慰剂(“placebo”,拉丁语“我会好起来”的意思)是一种药物或治疗手段,看起来可以治病,却没有实际的治疗成分。常用的安慰剂包括糖药片和淀粉药片。开药的医生知道这些东西里面没有有效成分,但病人相信它的疗效,并说服用之后感到身体好些了。这就是安慰剂效应——病人没有经过有效的治疗,症状就减轻了,这是因为人的期望和信心起到了作用。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组帕金森病患者做了类似的实验。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他们用正子放射断层摄影术研究患者的大脑。一些人注射了有效药物,其余的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注射了对人体无害的安慰剂。他们测量了大脑受损部位释放多巴胺的数量,因为这个指标能反映出药物的疗效。他们发现,注射了安慰剂的患者也分泌了相当数量的多巴胺。事实上,安慰剂效应产生了和药物相同的效果。
安慰剂效应在医学界是一个讨论了许多年的话题。哈佛大学的麻醉学家亨利·比彻博士于1955年首次提出“安慰剂”这个叫法,他经过实验统计出结论,安慰剂对1/3左右的患者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对于某些疾病,比如疼痛、忧郁症、心脏病和胃溃疡等,安慰剂能减轻60%以上患者的病情。欧文·基尔士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心理学家,他进一步指出,氟西汀和其他同类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基本上来自于安慰剂效应。他分析了19项抗抑郁药物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说,病人对康复的期望使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产生调整,病情好转,这一效果占药物疗效的75%。
信念是首位的,但安慰剂效应经常是在“双盲”的方式下发生的——不仅患者不知道他们服用的是安慰剂,就连医生自己也不知道。当然,一些患者不太容易接受这个事实,不相信明显缓解了症状的药其实是假药,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身体根本没有出毛病,病都是由意识引起的。
实验多次表明,即使患者服用的是假药,通过想象药物的疗效也的确能起到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医生开药的时候经常称赞药物非常有效的原因。密歇根大学的肯尼思·凯西教授认为,安慰剂实验的结果应该让医生有所启发。“在治疗的时候,医生应该让病人觉得治疗一定会取得成效,这样就会真的收到好的疗效。”
人们研究哮喘症的时候发现,如果医生骗患者说使用了气管扩张器,患者的呼吸就会变得顺畅一些。也曾有人拔牙之后感到疼痛,用超声波镇痛,但医生忘了打开开关,结果患者的疼痛却仍然得到了缓解。
然而,安慰剂效应不仅仅是心理方面的。美国密歇根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研究都说明,患者对治疗的期望能引起生物化学的明显变化。人的感觉和思想能够影响到神经化学,因此,患者乐观的态度和信念对康复起到很大的作用。有一种理论说,安慰剂效应能促进人体分泌内啡肽,而内啡肽有减轻疼痛的作用。
一些人还认为,治疗过程中病人受到的同情、照顾和关心等等都会引起身体的反应,从而促进康复。美国精神病学家沃尔特·A·布朗对《纽约时报杂志》的记者说:“有确切的数据证明,只要处于治疗状态就能产生效果。服用了安慰剂的抑郁症患者有了好转,而正在等待治疗的患者就没有起色。”
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人却认为所谓的安慰剂效应纯属巧合,患者的好转只是属于伤病的自然变化。即使是长期的疾病,不经过任何治疗也可能一夜之间忽然消失。但是,许多研究证明,服用安慰剂比不接受任何治疗更容易使人康复。
在道德方面,安慰剂效应使医生进退两难:即使对病人有好处,医生究竟该不该欺骗病人呢?一些心理治疗师的答案是肯定的,他们认为只要有疗效,人们不会在乎吃下去的是不是安慰剂。
科学家们对安慰剂效应的解释一直似是而非。它可能是物理方面的,可能是心理方面的,也可能是二者的结合。根据他们的说法,安慰剂效应也许还是个谜。不论事实如何,围绕这个话题的讨论还在进行之中。
P143-144
大脑四肢身体,骨骼神经肌肉……人的身体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一台“机器”,由成千上万个相互配合的零件拼合而成,有着令人惊叹的精密而复杂的结构。大脑有怎样的构造?鼻子有什么任务?原子到底有多小?致命的肿瘤为什么突然消失?……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身体,却不一定了解它的奥秘。
身体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人们必须正确地使用它,它才会更好地工作。如果身体使用不当,则会埋下很多健康隐患,带来很多健康问题。怎样才算正确的使用我们的身体呢?当然要先了解它。了解人体,满足身体的需要,才能使身体各大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维持身体平衡。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由于对自己的身体不够了解,往往会对身体进行一些不合理的使用,由此导致健康状况的直线下降,为各种疾病的入侵提供了温床。
为了帮助读者全面地了解人体科学的知识,理解人体科学的神奇与奥妙,我们特编写出版了这本《全景人体奥秘百科》。本书分为三篇:不可不知的人体奥秘,介绍了人的生理、感官、思维、情感和保健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不可思议的人体之谜,讲述了很多让人难以置信的关于身体的传奇故事;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工作的,则周详而又轻松地解密了我们的身体,让你一眼看穿身体工作的奥秘。
本书还插入了大量精美的彩色图片和说明性的图表,形象直观地展示所介绍的文字信息,并有通俗、详细的图注对图片进行解析。图片与文字有机地结合,使深奥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生动,帮你获得更加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此外,本书还精心设计了“知识库”以及与内容相契合的知识链接等相关栏目,这些栏目或是对文章的横向展开,或是纵向深化,使你既增长知识,又兴致盎然。
对于家长来说,你或许经常被孩子问到一些“大”问题,而最后发现其实都是“小”问题,比如我们的胃是怎么工作的?孩子是怎么出生的?……手头有了这样一本趣味盎然的书,回答起这些问题来就轻松多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人体的相关知识既好奇又迷惑,本书使读者摆脱了一般科普读物的严肃、晦涩,既便于轻松理解文字内容,又能提升其审美愉悦和想象能力;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日常的生活、工作压力比较大,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些对身体不利的坏习惯,本书让你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做好自己的保健医生。
诚然,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医学专家一样深入探讨人体的奥秘,然而了解一些基本的人体常识却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了解了我们的身体的奥秘,才能科学地养护它,很好地发挥它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