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软红尘(金瓶梅与中晚明世情)
分类
作者 卜键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明代小说高度繁荣,但很少有一部书能像《金瓶梅》这样深刻厚重、形象鲜活,刺时警世、勾魂摄魄。一经流传就吸引着一代代读者。鲁迅论其“描写世情,尽其情伪”。
本书作者卜键是中国大陆唯一版本《全本详注金瓶梅词话》的两位校注者之一。在本书中,他将《金瓶梅》细致拆解,以小说的故事脉络为轴,解析其中市井生活,讲述背后的世情百态,向读者呈现出一幅中晚明社会图景。又以深厚明史学养和中国古典文学功底,横向比较《金瓶梅》与《红楼梦》的异同之处,以及与《水浒》不同的文学处理方式。
作者简介
卜键,笔名吴楚、双舸子,江苏徐州市人。汉族。文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家清史办主任,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文史馆官员等。已出版《李开先传略》、《传奇意绪》、《中国小说文体与文学精神》、《从祭赛到戏曲》、《明世宗传》、《双舸榭重校评批金瓶梅》、《摇落的风情》、《国之大臣——王鼎与嘉道两朝政治》《禅让时期的大清朝政》等著作,笺校《李开先全集》,笺校注释《红楼梦》等,主编《元曲百科大辞典》。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兼职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武侠文学学会会长、北京文史馆馆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一单元 从江湖到市井的 文学跨度
第一节 潘金莲与西门庆是“一见钟情”吗?
第二节 隔壁王婆的猎艳宝典
第三节 谁是武大郎之死的主谋?
第四节 横插进来一个“三娘”
第五节 看西门庆如何用钱摆平一切
第二单元 一场婚事中的 真情与算计
第一节 厨房之争,五妻妾争宠的小开端
第二节 紧邻合演一出“墙头记”
第三节 西门庆也有了大难处
第四节 如何迈过一个凶险的大坎儿?
第五节 李瓶儿的绝情与痴情
第三单元 西门大院的 女子
第一节 “正室范儿”是如何炼成的?
第二节 潘金莲的另一个模版:宋惠莲
第三节 惠莲之死
第四节 妒与毒,从瑞香花到红绣鞋
第五节 西门大院的双喜临门
第四单元 中晚明社会的 “赢者通吃”
第一节 西门庆初入官场的高光时刻
第二节 书中能找到丧尽天良之人吗?
第三节 太师府翟管家的来信
第四节 潘金莲因何“雪夜弄琵琶”?
第五节 妒恨土壤中的一株弱苗
第五单元 一夜风流, 三万盐引
第一节 妾的儿子妻做主
第二节 为什么是李娇儿的丫鬟偷窃金镯子?
第三节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来送礼的
第四节 贪赃者遇上了官场危机
第五节 一巡调离二巡来
第六单元 一次半公开的 蓄意谋杀
第一节 藏春坞从来藏不住春色
第二节 补作的败笔与妙笔
第三节 可怜又可恨的“常时借”
第四节 西门庆的最后一个生日
第五节 雪狮子吓死官哥儿
第七单元 丧仪中的 悲与淫
第一节 李瓶儿的遗言
第二节 谁在为瓶儿之死真正悲伤?
第三节 大丧中传来喜讯
第四节 谁是此时的心上人?
第五节 东京来了个“土鳖”
第八单元 西门千户的最后 一个春节
第一节 棒槌事件
第二节 谁是潘金莲的克星?
第三节 温秀才的糗事
第四节 最后的淫纵日记
第五节 死神扑扇着黑翅膀来至绣榻上
第九单元 潘金莲的 横死
第一节 身亡人弄鬼,事败仆忘恩
第二节 淫乱也伤神
第三节 西门大院的驱逐行动
第四节 自我设谶的“街死街埋”
第五节 “梅时代”的开端
第十单元 春梅之 “春”与“没”
第一节 乖人下了狠手
第二节 咽喉深似海
第三节 死了汉子,败落一齐来
第四节 帅府已成淫污地
第五节 家国乱离时的“风情绝唱
序言
前言
《金瓶梅》到底是一部
怎样的作品
几乎所有的写作都伴随
着回忆。开篇之始,不免
要对自己的相关阅读和研
究做一番梳理:
算起来,我是在三十六
年前读硕时开始阅读《金
瓶梅》的,至于研究则在
毕业之后,曾为它做过校
注和评点,也出版过几部
专著。但是我想说,即便
在今天,《金瓶梅》在不
少人心目中仍然扣着个淫
书的帽子,确定写它并不
容易,要有一点勇气。尽
管学术界公认《金瓶梅》
是古典小说中的名著,是
名著中的名著,但是与《
三国演义》《水浒传》《
红楼梦》等作品相比,它
似乎一直走在一条窄路上

正因为如此,我想从五
个方面概要地介绍一下该
书的背景,让大家先有一
点印象。这些问题包括:
《金瓶梅》是不是被污名
化了?《金瓶梅》是不是真
的被禁过,是怎样被禁的?
《金瓶梅》产生的时代和
作者?《金瓶梅》是怎么流
传下来的?《金瓶梅》是一
部原创作品吗?
《金瓶梅》是不是被污
名化了?
毋庸讳言,《金瓶梅》是
一部有污点的书,但同时
也是一部被严重污名化的
书。“污点”指的是它的不少
章节存在着淫秽的描写:
性心理、性现场、性虐待
,包括一些淫词浪曲都有
,有的比较隐晦,也有的
写得非常细致、直露,不
堪入目。改革开放以来,
多家出版社经过批准,出
版了一些不同版本的《金
瓶梅》,有全本也有删节
本。全本提供给学者做研
究,而删节本则是让更多
的读者去阅读。学者们对
于删节的做法不太认同,
但客观来说,其间也有一
番苦心。至于《金瓶梅》
被污名化,怎样被污名化
,也是说来话长。
这是一部产生于明代中
晚期的小说,一直到整个
清朝,都有人把《金瓶梅
》称为“淫书”,甚至指为“
淫书”之首。但其实淫秽的
描写在书中只占极少的部
分。20世纪90年代,在已
故冯其庸先生的关心和指
导下,中国社科院语言所
的白维国先生和我两人合
作,用了三年的时间,认
真地校注过《金瓶梅》。
遵照规定,我们做了比较
彻底的删节,但也只删掉
了不到四千字。相比全部
书约百万字的总量,这个
比例实际上是很小的。这
部书拥有怎样的一个作者

……
另外,也是出于冯其庸
先生的鼓励,我在作家出
版社推出了评点本,nq《
双舸榭重校评批金瓶梅》
。为什么用“双舸榭”三字作
为室号,皆因其时我担任
《中国文化报》的总编辑
,白日编务繁忙,回家则
挑灯评说《金瓶梅》,颇
有点像脚踏两只船。这些
评点的文字后来在人民文
学出版社结集成书,题为
《摇落的风情:第一奇书(
金瓶梅)绎解》,至今已经
印了三版。《摇落的风情
》被台湾三民书局看中,
去年推出了繁体字版。
由于《金瓶梅》是一部
产生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
的书,我在研究它的时候
,也大量地去翻阅当时的
资料,比如明朝的实录,
我曾经一章一章地读《明
世宗实录》,后来写成了
《嘉靖皇帝传》,在团结
出版社出版。2012年的时
候,人民出版社又看中这
部书,改名《明世宗传》
,列入它那一套硒史黄良
书。
本书将沿着《金瓶梅》
的情节线的推进,以两回
为一个单元,来做细致的
讲述。我推荐大家阅读《
金瓶梅词话》。为什么呢
?理由有两点:其一.它
是《金瓶梅》最早的版本
,是以后各本的祖本;其
二,它对人情世态的描写
最为生动,也最为深刻精
警。
什么是“词话”?这是盛
行于元代和明代的一种说
唱艺术,由说书人连说带
唱,后来发展为“弹词”和“
鼓词”,也发展为一种小说
的文体。比如据说“三国”“
水浒”故事在早期都有过词
话。简而言之,词话是一
种可以讲唱的小说,里面
有大量的韵文,像《三国
演义》开篇的“滚滚长江东
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
被认为是词话的遗留痕迹

《金瓶梅》中的词话痕
迹更明显:开篇先有“词日”
四段,说的是不做官怎么
好,以及归乡退隐的闲适
,“茅舍清幽,野花绣地”,
“且优游,且随分,且开怀”
。接下来又有《四贪词》
,依次评说“酒、色、财、
气”对性命的戕害,皆从贪
欲上落笔。再下来在第一
回,又用一首词开始,并
简单讲了项羽、刘邦的故
事。这首词出自宋人卓田
,词牌名“眼儿媚”,标题《
题苏小楼》,本来为哀叹
佳人薄命,却扯到开创了
不朽事业的汉高祖刘邦和
楚霸王项羽身上,不是讲
他们的盖世功业,说像他
俩这样的人物,都因为一
个女子而英雄气短。作者
用了四个字,叫“豪杰都休”
,意思也就是英雄不过美
人关。所以,在潘金莲登
场之前,还有项羽的虞姬
和刘邦的戚姬做简短铺垫
。尤其是戚姬,她处心积
虑为儿子赵王如意争夺皇
位,最后死得很凄惨。作
者以这个西汉皇室的悲情
故事,为后世的女性,也
为本书中的女性做一个引
子.很值得回味。
导语
与《红楼梦》相比,《金瓶梅》呈现了更为复杂和残酷的人性;
中国大陆版本《全本详注金瓶梅词话》校注者卜键 解读奇书《金瓶梅》现世价值;
十个单元剖析《金瓶梅》人物群像 还原西门大院儿的生活场景;
透过小说解析世道与人心 窥探末世的荒唐景象;
这是一部小说背后的明代经济社会史 一幅中晚明社会全景式生活画卷。
本书将沿着《金瓶梅》的情节线的推进,以两回为一个单元,来做细致的讲述。作者推荐大家阅读《金瓶梅词话》。
为什么呢?理由有两点:其一.它是《金瓶梅》最早的版本,是以后各本的祖本;其二,它对人情世态的描写最为生动,也最为深刻精警。
后记
重读的愉悦
做官怎么好,以及归乡
退隐的闲适,“茅舍清幽,
野花绣地”,“且优游,且随
分,且开怀”。接下来又有
《四贪词》,依次评说“酒
、色、财、气”对性命的戕
害,皆从贪欲上落笔。再
下来在第一回,又用一首
词开始,并简单讲了项羽
、刘邦的故事。这首词出
自宋人卓田,词
牌“I~P苏小楼》,本来为哀叹佳
人薄命,却扯到开创了不
朽事业的汉高祖刘邦和楚
霸王项羽身上,不是讲他
们的盖世功业,说像他俩
这样的人物,都因为一个
女子而英雄气短。作者用
了四个字,叫“豪杰都休”,
意思也就是英雄不过美人
关。所以,在潘金莲登场
之前,还有项羽的虞姬和
刘邦的戚姬做简短铺垫。
尤其是戚姬,她处心积虑
为儿子赵王如意争夺皇位
,最后死得很凄惨。作者
以这个西汉皇室的悲情故
事,为后世的女性,也为
本书中的女性做一个引子
.很值得回味。
就为了那短短一小节文
字,又把这部大书几乎翻
了个底儿掉。纳博科夫说
:“只有重读才是真正的阅
读。”略觉偏执,但是在道
理上极是。根据个人的读
书经多我想琉:对于那些
内蕴丰厚的经典著作,每
一遍细读,都能获得新的
认知和愉悦。以《金瓶梅
词话》为例,我与白维国
兄一起做过校注,后来个
人为全书做过评点,中间
还想编一本专书辞典,已
经弄不清读的遍数,也弄
不清这种带着目标(功利性)
的点校注评算不算真正的
阅读。为作家社搞“评点本”
时,我刚调到中国文化报
社,编务繁杂,是以起了
个“双舸榭”的室号,自谑是
脚踏两只船也。而2010年
再调至国家清史办,一头
扎进清代典籍的浩瀚文卷
中,学术兴趣大转移,不
光较少细读《金瓶梅》,
连相关的学术会议也远离
了。退休后专注于掘发黑
龙江的史料,应邀在《三
联生活周刊》上开设有关
中俄东段边界的专栏,一
晃又是两度春秋。喜欢这
个刊物,几位有操守和社
会责任感的带头人,一帮
朝气蓬勃的男孩女孩,做
得认真且大不易。主编李
鸿谷曾多次说起,也约来
负责“中读”的俞力莎晤面,
希望我能讲一下《金瓶梅
》,皆以文债太多推却。
孰知去年春间,一个海棠
盛开的日子,力莎带着团
队中的几个编辑到我的山
中小院来了。力莎在北大
读书时入山鹰社,参加过
世界上不少马拉松赛事,
文静而沉毅,讲座的事也
随之敲定。
此前曾听王蒙先生说开
坛讲书之趣:晨起锻炼后
,打开录音机,以“我是王
蒙”开头,每讲约二十分钟
,一次录四讲,可供播放
两周,略不影响日常的写
作。先生历来举重若轻,
事务繁多而穿插得宜,可
艳羡而难以仿效。我在一
开始也是列个提纲,试图
即兴发挥,但总是跑偏或
打磕巴,只好提前准备讲
稿。而“中读”的小组通常三
人,一人录制,一人核稿
,一人记录。负责这个项
目的叫傅婷婷,其他有李
响、李南希、金寒芽,最
后还来了一位实习生王佳
音。她们会谛听,会以眼
神或竖起大拇指鼓励,也
会在暂停时说:“老师,刚
才有个字您读得不对吧”…
…就这样每周一次远远从
市区来到山里.几乎持续
了整个夏天。
伴随着这次开讲,我又
一次重读了《金瓶梅词话
》。请原谅我在说到这部
书时大多带有“词话”二字,
皆因个人对此版本情有独
钟,较少去研读比对其他
版本。我也拜读与参考了
近年出版的一些研究著作
,如涉及第二十七回“李瓶
儿私语翡翠轩潘金莲醉闹
葡萄架”中“瑞香花”的一段
,就借鉴了扬之水的学术
成果,恰是自己原先所忽
略的。 “词话本”的驳杂、
粗疏和随处可见的错讹,
历来已为人抉剔疵议;而
其内容的深邃精警、文字
的无工之工、人物的穷极
世态,还期待于深入细读
与体悟。当然不是每一本
书都值得重读,但《金瓶
梅词话》值得。看到迟子
建出了一部新作《烟火漫
卷》,尚未获读,已从书
名感觉到一种活色生香,
而《金瓶梅词话》应该是
欲望漫溢。心平气和地去
读吧,你会在情欲物欲恣
肆流淌的画面上,看到道
德与智慧的微光,会得到
一次灵魂的荡涤,而最终
会获得审美的愉悦。
也要感谢《三联周刊》
将这个专栏纳入出版规划
,感谢负责图书推广的段
珩付出的辛劳——她整理
汇纂了各次讲稿,在年假
期间仍不忘与我反复沟通
。此书得以与陕西人民出
版社合作,对我来说也是
一件愉快的事情:该社社
长惠西平乃多年挚交,曾
邀我撰写《国之大臣——
王鼎与嘉道两朝政治》一
书,由关宁和韩琳担任责
编,留下美好记忆。这个
讲座播出之初,韩琳即联
系希望获得出版权,我答
应与三联沟通。至岁杪,
西平老弟台归隐林下,偕
接掌社务的宋亚萍总编辑
来京,韩琳等随行,席间
告知此事已成,大家都很
高兴,多喝了两杯。
对书名颇费斟酌,最后
确定了“软红尘”三字,是采
纳妻子悦苓的意见。其是
红尘的加强版,也被简为“
软尘”,以纷扬的尘土喻京
师繁华,喻市井的《软尘
私议》,据说乃流放伊犁
的林则徐辑成,记述英军
侵华时的京师百态,笙歌
依旧哦,与《金瓶梅》裳
末宋朝沦亡前夕的情形相
仿佛。那是
书评(媒体评论)
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重
读,但《金瓶梅》值得。
心平气和地去读吧,你会
在欲望漫溢的画面上看到
道德与智慧的微光,会得
到一次灵魂的荡涤,而最
终会获得愉悦。
——卜键
精彩页
第一节 潘金莲与西门庆是 “一见钟情”吗?
本节开谈《金瓶梅》的第一和第二回,乍看大多来自《水浒传》,几 乎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实则不然。我们要看潘金莲如何登场,为何要去勾 引自己的小叔子,有没有一点真爱在她心中;要看潘金莲怎样遇到的西门庆,一个撑帘子的竹竿,怎么偏偏就打中了在街上行走的西门庆的头;还有,西门庆的“贼眼”中,会有充满爱意的“秋波”流动吗?故事梗概为: 宋徽宗政和年间,山东阳谷县一家姓武的家中有两兄弟,老 大武植是一个侏儒,身不满三尺,为人懦弱;老二武松身高七尺, 自幼习武,武艺高强。长大后兄弟二人分开了,老大 留在老家,但遇到灾年,把房子卖了,搬迁到了清河县,做些卖 炊饼的小生意。而老二武松闯荡江湖,打了高官童枢密,逃亡到沧州,在小旋风柴进的庄子里躲了一年多,因为想念哥哥,决定 回老家去看看。武松喝醉酒后夜过景阳冈,打死为祸一方的老虎, 引起轰动,也受到清河知县的欣赏,被聘为县里的巡捕都头。古 代县一级官员很少,巡捕都头职位很低,但权力不小,大约相当 于今天的公安局局长。
一日武松在街上与武大相遇,到哥哥家中饮酒说话,又应嫂 子潘金莲之邀搬来居住。不久,就因潘金莲公然勾引,武松起身 怒斥,搬离了哥哥的家。后来武松被知县差往东京送礼,临行前 特地来家,叮嘱哥哥诸事小心,遇到事情多忍让,有什么事等他 回来再说。果然有这么一天,潘金莲在家里放门帘子时,恰好用 叉竿(也就是竹竿,前头有一个叉,用以撑起门帘)打中了在街 上闲行的西门庆,四目相对,两下都有意了。于是就引发出《金瓶梅》新的故事。
这两回的情节和人物,主要来自《水浒传》的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四回。 大家注意,作者特别点明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即宋徽宗政和年间,在这一 时期,中国北方的女真人已经崛起,大金已经建国。这个时间节点不容忽视。 北宋的死敌是大辽,多次交战,不得不向辽国割地赔款。而此时在辽国的 后面,出现了反抗它的女真人政权大金,在宋朝许多大臣看来真乃上天之 助。生活于白山黑水的女真人起源悠久,曾备受辽人凌辱,崛起后锋芒极锐, 给辽国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北宋君臣在一开始很开心。但是他们也很快意 识到,面对的是一个更凶恶的敌人。此时距离金朝灭亡北宋,还有不到十年, 所以我们说《金瓶梅》是一幅末世的生活画卷。
《金瓶梅》中的男欢女爱,从朝廷到市井的万丈红尘,都是在这样一 个末世发生的。这是一部大书的底色,是它的社会背景和生活场景。全书 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潘金莲作为一个残疾小买卖人之妻的憋屈与不安分, 西门大院的钩心斗角,凡此种种,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的。
在《水浒传》中,武大郎被一笔带过,仅作为一个可怜的人存在。但 是到了《金瓶梅》里,对他的描写开始细化。写他因遇到灾荒,不得不卖了祖屋,离开老家阳谷;而搬到了清河以后,武大郎仍然遭遇到各种不幸, 生意亏了本,老婆也死了,房子也没有了,只好租张大户的房子来住。请留意, 在《水浒传》里并没有写他原有老婆,也没说他有一个12岁的女儿,这些 都是兰陵笑笑生为叙事需要添加的。
张大户也见于《水浒传》,寥寥几笔,连姓都没有,就叫“大户”, 说他想占有使女潘金莲,金莲不从,告诉女主人,大户恼怒之下将她嫁给了武大郎。《金瓶梅》对张大户有了比较细致的描写,县城中一个六十多 岁的富翁,有万贯家财,无儿无女,悄悄收用了婢女潘金莲,夫人发现后将张大户骂了一通,并将潘金莲好一通苦打。
潘金莲在家里难以存身,就被嫁给了武大郎。这里面有主家夫人惩罚 的意味:你不是勾引男主人吗?我把你嫁给这么一个“三寸丁, 树皮”。但是张大户私下里还是和潘金莲来往,在一起鬼混,弄了一身的病,不久 即丢了性命。主家夫人很生气,就把这一家赶离了院门,到其他地方租房 子住。写张大户之死,往远说是为西门庆的死做引子,往近里说则是衬托 潘金莲,兼写武大郎。武大生来残疾,生性懦弱,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特 别能忍耐,但并不糊涂。《水浒传》说他是一个糊涂的人,《金瓶梅》却 写他一点儿也不糊涂,脑子清楚着呢。 武二郎是一个响当当的汉子,在《水浒传》中就是这样,在本书中又 加以提升:原来他的逃亡是因为打了机密——大致就是管理档案文书的小官,惹了武松,打他一顿很自然,在《金瓶梅》中,他打的是童枢密,就 是权势熏天的“四太尉”之一的童贯;景阳冈打虎一节,也写得更为神勇。
接下来武松由江湖进入官府,做了县里的巡捕都头,与小嫂吃饭时不 敢对视,不敢抬头,不敢回话,显得有几分英雄气短。这是因为潘金莲美 色逼人,而且就那么直直地看着他,所以他不敢对视。但是一旦嫂子把话 挑明,武松就疾言厉色,斩钉截铁,毫不留情面。
张竹坡曾指出,这一段看着两书的描写差不多,实际上有了根本的变化:“《水浒》中此回文字,处处描金莲,却处处是武二,意在武二故也;《金瓶梅》内此回文字,处处写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