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是很感官的动物,虽然理智知道娶妻当娶能干、强壮、好生养的,但如果他们也遇着了小云的娘这般的大美人,怕也会不管不顾地捧着家当上门求娶吧。
“小云,大人们说闲话,你一个孩儿,怎么能跟在一旁听?”白家娘子没料到女儿会把话题带到这儿,严声斥道,“这种事,以后再不许了。”
“别人说得那样大声,难不成你还要我捂着耳朵躲着吗?人家敢说,我为什么不敢听?”
自家娘子望着女儿那张不驯而倔强的小脸,感觉有些无力。这个孩子,除了长相比起一般村童显得特别眉清目秀外,那性子可真真是典型小归村人,既横又霸,不在乎人家说难听的闲话,却丝毫亏都吃不得。
“小云,听那些闲话没有意义。我不想你听成了习惯,觉得生活就该是那样,长大后也成为那样的人。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
小云点头,很快地背出关于孟母那一段: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小云觉得孟母真是个不惜物的。生气的话,把孩儿打一顿就罢了,做啥把机杼给砸了呢?砸了机杼,那织机还能用吗?修理起来多费钱啊。“你《三字经》也就教到那儿了,说后头的不记得了。”
小云直白且无心的吐槽让白家娘子一时有些窘然。没办法,她终究不是土生土长的小归村人,没附带厚脸皮属性。比起直来直往,她更习惯委婉一点的含沙射影式讽刺。深吸好几口气,才有些咬牙道:
“你别管我只把《三字经》记到哪,我要说的是孟母之所以三迁,是希望她的孩子在良好环境下成长,自然而然地长成一个有道德的君子。这就说明了你接触到的人很重要,因为你很有可能以后就变成那样的人。”
“你不希望我长大变成像小归村的那些喜欢说人闲话的人一样,那么,你会希望我以后当尼姑吗?不然怎么会让我跟你一起去慎严庵?”小云好奇地问。
“我怎么可能会要你当尼姑!我说了,要你去慎严庵,就是为了学拿笔、写好字。笔墨纸砚,都是我供不起,却又是你迫切需要的。”
“那你就不怕我跟尼姑们抄佛经抄久了,跑去当尼姑吗?”
“你不会。”自家娘子忍住不要磨牙,努力保持自己淡然处世的风度,不让自己像小归村那些粗蛮婆子那样,一听小孩儿顶撞,立马大巴掌就扇过去,伴随满口粗话、骂语。
“为什么不会?”
“当尼姑不能吃肉。等你有钱了,你忍得住不吃肉吗?”
“忍不住。”小云摇头,不过眼睛一转道,“可是如果我偷偷地吃,谁会知道?”
“天知道,地知道,你自己知道。”白家娘子已没力气生气了,将小云拉到身边坐好,点点她额头。“小云,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别人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你就能轻易找出可钻的漏洞;一般世俗的规矩,你也总能从里头琢磨出便己的好处。这样的聪明会让你很危险,所以你得给自己画出一条底线。”她怕这孩子养成过度肆意妄为的性子。
“底线是什么意思?”小云不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她还太小,娘亲对她说的大道理,她大部分是不理解的。
P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