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冰河上的激战(新版)/中国动物文学大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蔺瑾 |
出版社 |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冰河上的激战》描写的是发生在青藏高原上的一场生死存亡的战斗,一方是由四百多只野驴、黄羊和藏羚羊组成的食草类动物群体,一方是六七百只饥饿难捱的恶狼。结果并不像预料中的那样狼群血腥屠杀,饱餐一顿,而是以驴王“江颇噶丹”为首的食草动物群把狼群全歼了。故事悲壮激越,震撼人心。 作者简介 蔺瑾,原名王良瑾,1932年1月出生于四川古蔺县,毕业于川南师范学校。1950年1月参加18军进藏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侦察员、军事教员、军区报社编辑和记者等职务。 1961年在《解放军文艺》上以蔺瑾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索朗爷爷》,1963年5月,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其短篇儿童小说集《索朗爷爷》。1982年其动物小说《冰河上的激战》发表在《东方少年》上,后该小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后又陆续创作了《望月》《一只独眼母猪的故事》《狐谷》《雪山王之死》《小霞客西藏游》等儿童文学作品。 目录 冰河上的激战 一只独眼母猪的故事 狐谷 作家与作品 作家相册 作家手迹 获奖记录 导语 本丛书是对中国原创动物文学发展历史的回顾、梳理与总结,包括动物小说、动物散文等动物文学的主要样式,收录中国动物文学的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展现具有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动物文学精华,是一套大规模的动物文学精品文库。 阅读这套书,小读者可以领略大自然的壮阔瑰丽,感受动物世界的多姿多彩,体悟生命运动的炽热鲜活,探寻生命同自然的和谐共荣。 本书为该套书的其中一册,收录了蔺瑾的代表作品。 精彩页 冰河上的激战 和平的荒漠世界 青藏高原上,到处是银光闪闪的雪峰。在两座山脉之间,从西向东伸展着开阔的古湖盆地。这些海拔平均四千五百米以上的盆地连贯起来,形成一条条宽阔平坦的谷地。山东南向西北延伸的谷地底部,有许多南北或北南流向的小河,纷纷流进那每隔百十公里就点缀在荒漠草甸上的一个个湛蓝或碧绿的湖泊。这些湖泊宁静地镶嵌在群山雪峰之间,映照着碧空浮云和雪山草原,景致十分幽美。 在这世界上最高寒而且干旱的地方,一年只有寒、暖二季。暖季里,遍地生长起绿油油的浅草,到处开放着千姿百态的野花。无数大型的食草类野生动物,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孳养生息,到处可以看见零星的野牦牛,这些庞然大物,浑身漆黑,长毛拖地,威武雄壮;到处可以看见一群群毛色灰褐、鬃短耳长的野驴,它们常常排成整齐的一字横队阔步前进,头颅高昂,姿态优美;还有黄羊、藏羚、狐狸、狼;还有野驴的朋友、狼的天敌,鬃毛发红、毛色棕黄、脊背上生着铜钱般浅浅黑斑的红毛斑狗……度过生机蓬勃、兴旺繁盛的暖季,荒漠上的野生动物们都又肥又壮,而且儿女成群、子孙满堂了。可是,到了冰冻雪封的寒季,野牦牛和野驴等大型食草类动物,却不得不转移到沿河两岸与湖滨低洼处的草滩上。在转移过程中,它们由一家一户(三五头)逐渐集合成一二十头的小群体,再慢慢汇合成百头以上的大群体。短角白臀的黄羊和毛色棕褐、细绒厚密的长角藏羚,为了寻求庇护,常常与善良忠厚的野驴们混杂在一起。那些小型的食草类动物,只好钻到洞穴里,深居简出,过着半冬眠状态的蛰居生活。 这时候,狼们找不到食物,都饿得瘦削不堪,你嗥我叫,慢慢地集合成小群体,开始在荒漠边上的山谷中东游西荡,追逐和袭击那些还没有汇合进大群体的大型食草动物。在追逐和袭击中,一小群一小群的饿狼逐渐汇合成大的狼群。狼群越大,饿狼们的胆子也越大。于是,胆大妄为的狼群,便开始向结成大群体的野驴们发起了进攻。 驴王“江颇噶丹” 冰雪茫茫,北风呼呼,大地一片死寂。 这是寒季的末尾。寒冷将尽未尽,而温暖却又迟迟不肯到来。冰封雪盖的仲壮湖南边,河面冰冻宽达千米的雁石河东岸,那宽阔的草滩上,三百多头野驴裹夹着百十只黄羊、藏羚,结合成了一个群体。在这群体中,有一头比群驴高出一头、额顶正中有块白斑毛旋的年轻大公驴。它是在这个群体的老驴王“江颇”退隐之后当上新首领的。常来这一带狩猎狼、熊、狐、豹的远方猎人,早就认识它,称它是“江颇噶丹”,夸它是聪明勇敢的后起之秀。 驴王,并不是一个特殊的等级。不管是被称赞为“骏马般的公驴”的老驴王“江颇”,还是现在被夸奖为“有白斑的、骏马般的公驴”的新驴王“江颇噶丹”,都和所有的野驴一样,吃的是草,喝的是水,站着睡,跑着走,不要任何特殊的照顾和享受。不同的是它要多走多跑,找到好草好水,先让大家吃喝;有敌人来袭击时,它得发信号,指挥大家作战,还得自己头一个冲上战场。 雁石河边,这片被人叫作雁石塘的地方,新驴王“江颇噶丹”继承了老驴王“江颇”的职位后,依旧按老规矩办事:暖季,让驴群分散,去过一家一户的自由生活;寒季,把群体集合起来,抵抗那些成群的食肉者,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寒季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野驴们全靠祖先遗传的健壮的身体,顽强的性格,以及超群绝伦的粗食本领,拱开积雪,啃嚼枯叶草根,勉强地维持着生命。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在群体中生命安全有保障。因此,野驴们宁肯受苦,也要在这里跟着“江颇噶丹”过冬,不愿到别的地方去。 一头新驴王怎么会得到驴群的如此信赖呢?雁石塘的野驴们,在这头有白斑毛旋的小公驴刚出生时,曾怀着不大相信的态度:哪里有长白斑毛旋的野驴?——很可能是一头马骡或驴骡吧!“江颇噶丹”转眼间长成了一头毫不含糊的野驴,而且比大家高出一头。它从小跟着大家,在驴王“江颇”指挥下,在游戏中练习奔、跑、跳、跃、尥、踢、咬、扒,学会了作战的本领,养成了坚强、机敏的品格。老驴王派它以“传令”身份指挥群体,让它以“领队”身份率领大家去冲杀,每次它都带着出色的成绩胜利归来。它不仅曾经独自踢死、踩伤过不少恶狼,还在驴王“江颇”外出时,带领着大家,多次击败过狼群和豹子的袭击。因此,在长辈和同辈中,它赢得了信任。当老驴王“江颇”引退时,亲自把年轻的“江颇噶丹”领上“指挥台”——一座土岗上,要它指挥整个群体,向东北方向,沿仲壮湖边奔跑,演习一次“变阵”游戏。黄昏,它领着队伍归来,才发现老驴王已经带着留下的那群牙沟磨平的老公驴走了——这是野驴群里代代相传的老规矩:新王成熟了,老王便领着衰老的一代“告老归山”,以终天年。 P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