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培根随笔(上下)/名著导读名师中考试题训练与解析丛书
分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作者 (英)弗兰西斯·培根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6谈作假与掩饰(1625年作)

掩饰是一种荏弱的策略或智谋,因为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讲真话,什么时候该办实事,都需要强健的心智,因此孱弱的政治家都是掩饰大家。

塔西佗说:“莉维娅融会贯通了其夫的谋略与其子的掩饰。”这话的意思是奥古斯都有谋略,提比略善掩饰,而当穆西亚努斯鼓动韦斯巴芗举兵反抗维特利乌斯时,他说:“我们起兵反抗的既非奥古斯都的明察秋毫,亦非提比略的谨慎或诡秘。”计谋或韬略,掩饰或诡秘的此类性质的确是不同的习惯与才能,应当加以区分。如果一个人真有洞察秋毫的本领,能看出什么事应当公开,什么事应当保密,什么事应当显露得若明若暗,而且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化(这才是塔西佗真正的治国立身的要术),那么对他而言,掩饰的习惯是一种障碍,一种贫弱的表现然而一个人如果达不到那种明察秋毫的水平,他就只有事事保密,处处掩饰了。因为每当一个人在具体事情上无法选择、难以变通时,笼统地采取这种万无一失的举措实为上策,就好像眼神不好的人行路时蹑手蹑脚一样。毫无疑问,自古以来干练之才办事开诚布公,享有诚实可靠的美名。然而他们就像调教得当的马匹,因为他们明白何时该止步,何时当转弯;而且在他们认为情况确实需要掩饰时,假如他们果真掩饰了,那他们诚信、清廉的美名早已远扬,所以几乎不会受到怀疑。

自我掩饰可分三等:第一等是守口如瓶,秘而不宣。他是何种人,叫人看不出破绽,抓不住把柄;第二等,消极掩饰。就是故意放出空气,说他并不是他就是的那种人;第三等,积极作假。就是处心积虑装成他不是的那种人。

关于第一等,秘而不宣。这的确是告解神甫的德行,守口如瓶的人无疑能听到很多告白。因为谁愿意向一个贪嘴长舌之人敞开心扉呢?如果一个人被认为能严守秘密,就会招人向他吐露隐私,就像密闭的空气能吸取开放的空气一样。忏悔时的袒露不是为了什么实际用处,而是为了减轻心里的负担,于是,严守秘密的人就用这种手段知道了很多事情。而人们与其说是交心,毋宁说是散心。简言之,秘密应为保密的习惯占有。况且(实话实说),裸露,无论肉体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不雅观的,如果人们的举止行为不完全公开,就会增添不少尊严。至于碎嘴饶舌之辈,他们通常既愚蠢,又轻信。爱说知道的事情的人,也爱谈不知道的事情;因此可以断定保密的习惯对治国修身都有裨益。就此而言,一个人的面孔最好让他的舌头讲话。因为一个人的自我由他的面部特征暴露出来是个大弱点、大泄露,这要比由人的语言暴露出来不知引人注目、让人可信多少倍。

关于第二等,掩饰。掩饰必然与保密形影不离,因此谁要保密,谁就要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掩饰。因为人们太精明,不可能让一个人持骑墙态度,不可能既要保密又要不偏不倚。人们一定会用各种问题困扰他,引诱他,探他的口风,这样一来,除非他荒唐得拒不开口,否则一定会说出他的倾向来。即使他不说出来,人们从他的沉默中也会猜出一个大概,跟他说出来没有两样。如果含糊其辞、故弄玄虚,那也无法坚持长久。所以谁也无法保密,除非他留给自己一点掩饰的余地,掩饰可以说是保密的裙裾。

至于第三等,作伪和假冒。我认为这种做法犯罪的成分多,谋略的成分少,除非它表现在重大而罕见的事情上。因此,作假的习惯(就是这最后一等)是一种恶行,起因不是生性虚伪,就是天生胆小,要不就是因为有重大的心理缺陷。因为这些弱点必须掩盖,就使一个人在别的事情上作假,以免生疏其技。

作假与掩饰有三大好处:其一,使对手高枕无忧,然后搞突然袭击。因为人的意图一公开,那就等于发出了唤醒反对者的警报;其二,给自己留有一条安全的退路。如果一个人发表了宣言,为了言而有信,他就必须一千到底,要么只有接受失败的下场;其三,更好地识破他人的居心。因为对于一个开诚布公的人,别人很难表示反对,就索性让他继续说下去,他们只好闭上嘴巴,心里做事。因此西班牙有句妙语:“谎后见真情”,仿佛除了作假再没有办法发现真情似的。

作假与掩饰也有三大弊端,结果拉成了平局。一、作假与掩饰总是面带惧色,这在做事时有碍于一箭中的;二、它使许多人感到莫名其妙,难以跟他合作,他只好单枪匹马去实现目标;三、这也是最大的弊端,它剥夺了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最重要的工具——信任。而最佳组合则是享有坦诚的美名,养成保密的习惯,适当使用掩饰,无可奈何时有能力作假。

P18-21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出生于1561年1月22日,是英国有名的哲学家、散文作家、政治家。这位不朽的巨人是一位全才、多面手,他不仅在文学、哲学上有颇深的造诣,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是一位并不多见的文理双全的学者,是马思口中的“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出生于伦敦一个不错官员家庭。他的父亲尼古拉·培根爵士贵为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这样显赫的出身,让培根很早就有了出入宫廷的机会。他曾担任掌玺大臣和大法官的职位。临近晚年,培根脱离了政治活动,开始专门从事不同的学术研究。
弗朗西斯·培根是新贵族的思想代表,他反对君权神授和君权无限,主张王权;拥护清教,主张改革,但反对革命。培根反对经院哲学,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他是**个意识到科学及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意义,并且通过分析和确定的方法来表达它的应用方式,给予科学运动新的发展方向和动力的哲学家。在哲学上,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接近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制定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1605年他出版了**本书《学术的进展》,这也是诠释他的见解的**本通俗读物。主要论述“学问和知识的功效,兼及增广知识的价值和荣耀”。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论》是培根*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基本上是号召人们采用实验调查法,哲学家把它看成是从古代唯物论向近代唯物论转变的先驱。培根计划分六个部分来写一部巨著《伟大的复兴》,直到他去世时这个计划也没有完成。
培根也是很好的散文家,他在1624年出版的《论说文集》,文笔优美,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有很多名言警句,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冯淑娟,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先后被评为“科研型教师”“五星级教师”“靠前教师”等。曾被中央电视台聘任为“中学生频道”名师讲堂授课教师,担任《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探讨》特约编委。现为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
书评(媒体评论)

弗兰西斯·培根的随笔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尘世中的智慧,它让我们变得充满理性并世事洞明。

——[美]房龙

培根的书比任何其他的书更能让人修身养性,他是上帝派来的天才人物之一,他教会我们如何获得成功,如何造就伟大。他让人们相信一点,天才不是拜上天所赐,而是靠着勤奋得来的,劳动能够创造一切奇迹。

——[英]霍勒

培根真正关心的是现实,而不是理论。

——[德]黑格尔

目录

上册:

1 谈真理

2 谈死亡

3 谈宗教统一

4 谈报复

5 谈厄运

6 谈作假与掩饰

7 谈父母与子女

8 谈结婚与独身

9 谈嫉妒

10 谈爱情

11 谈高位

12 谈胆大

13 谈善与性善

14 谈贵族

15 谈叛乱与骚动

16 谈无神论

17 谈迷信

18 谈旅游

19 谈君权

20 谈诤谏

21 谈拖延

22 谈狡猾

23 谈利己之道

24 谈革新

25 谈快捷

26 谈假聪明

27 谈友谊

28 谈花销

29 谈国家的真正强大

30 谈养生之道

31 谈猜疑

32 谈话语

33 谈殖民地

34 谈财富

35 谈预言

36 谈野心

37 谈假面剧与演武会

38 谈人的天性

39 谈习惯与教育

40 谈幸运

41 谈放债

42 谈青年与老年

43 谈美

44 谈残疾

45 谈建房

46 谈园林

47 谈协商

48 谈随从与朋友

49 谈求情办事者

50 谈学养

51 谈党派

52 谈礼貌

53 谈赞扬

54 谈虚荣

55 谈荣誉和名声

56 谈司法

57 谈愤怒

58 谈事变

下册:

名著导读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二、内容介绍及重要篇章简析

 三、精彩片段赏析

 四、文学特色与艺术价值

 五、本书最适合的读书方法介绍

 六、这本书最值得读及最难懂的内容

 七、名家对作品的评价

名师中考试题训练与解析

参考答案

序言

培根在《谈诤谏》一文中写道:“多读书是有好处的,尤其是读那些在公众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写的书。”您现在拿在手里的恰好就是这么一本书。我们先谈谈培根在人生舞台上扮演过哪些重要角色,然后再说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弗兰西斯·培根1561年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母亲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个博学多才的贵族妇女。她的妹夫就是伊丽莎白的重臣伯利勋爵。有这种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再加上才华出众,培根自然就有出入宫廷的机会。早在孩提时代,培根就被伊丽莎白称为“朕的小掌玺大臣”。雄心勃勃的培根自然期望得到一条谋取功名利禄的捷径。他12岁时就上了剑桥大学,但小小年纪,对大学的教育体制和当时主宰学术研究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十分反感。两年以后,他跟随英国驻法大使到巴黎去学习统计学和外交。又过了两年,父亲突然病故,培根只好回到伦敦。因为不是长子,没有继承到多少遗产,便只好投靠权势很大的姨父,可是伯利勋爵却妒忌培根的才华,根本不想帮培根的忙。培根只好自谋出路,开始学习法律。1582年培根开业当律师,很快声名大振。他才气过人,著书立说,名气很大,23岁时就当上了议员,并极力想博得女王的青睐,但成效不显著。后来,培根与女王的年轻宠臣埃塞克斯伯爵交上了朋友。埃塞克斯伯爵曾几度向女王推荐培根担任要职,但均未成功。伯爵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己在特威克纳姆的价值两千英镑的田产赠予培根。后来埃塞克斯兵败爱尔兰,而且不顾女王的指令,擅自返回伦敦,于是被女王下令拘留。埃塞克斯获释后,培根并没有与他断绝交往。不久,埃塞克斯策划推翻女王,事情泄露后又遭逮捕。这时候,培根作为女王的高级法律顾问,经过调查,起草了一份报告,认定埃塞克斯犯了叛国罪。最后埃塞克斯被处死。培根作为埃塞克斯的朋友,看起来完全与埃塞克斯划清了界线,可算是一名“识时务”的“俊杰”。不过培根的这种做法颇遭人们的非议,后来他振振有词地替自己辩解了一番。培根在这一案件中没有受到株连,但也没有立功受奖,受到女王的提拔。

伊丽莎白于1603年驾崩,苏格兰王詹姆斯继位。这对于培根可以说是时来运转了。1613年他被任命为首席检察官;1617年当上了掌玺大臣;1618年又成为大法官,而且多次接受贵族封号。1603年他受封为爵士,1618年受封为维鲁兰男爵,1620—1621年受封为圣阿尔班子爵。正当培根春风得意、青云直上之时,1621年他因卷入一起受贿案遭到了议会的弹劾。培根无法否认自己的罪状,随后受到如下判决:交纳4万英镑罚金,监禁在伦敦塔以候王命,削去一切官职,等等。不过最后还是被从宽发落,仅仅被监禁了4天,罚金基本上免除,只是削官为民了事。

仕途无望以后,培根只好回家继续他的学术研究。1626年初,他想实验一下冷冻防腐的可能性,便杀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子,结果不幸自己受了风寒,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培根尽管热衷于做官为宦,但他的志向远远不只在这一个方面。他想给不幸的爱尔兰带来和平安定;他想简化英国法律;他想改革教会;他想研究自然;他要建立一种新的哲学。要达到这些目的,他除了利用做官的地位和权势外,还一直用著书立说来推行他的各种主张。由于他亲自经历了宦海的浮沉,阅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敏锐,因而他写出的东西能够力透纸背,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1597年,培根的《随笔集》就出版了。其中虽只有10篇短文,但影响很大,以后他反复修改增订,于1612年和1625年先后出了两个增订本,最后一个版本收入随笔58篇。

欧美的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首创的。蒙田于1580年出版了一本题名为Essais(《随笔》)的集子,文笔轻松自然,亲切随便。培根是第一位英文随笔作家,他的随笔论述的题目有跟蒙田相近的,但写法迥然不同。在随后的数百年里,按蒙田的路子写随笔的大有人在,但很少有人能用培根的手法写随笔。那么,培根的随笔到底有些什么特点呢?

……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哲人的话完全适用于公元十六七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可以说是个有言无德的人。他在文章中宣扬节俭,但他的生活却极为阔绰。他当大法官时,光伦敦私宅里的仆人就数以百计,而且个个自以为是,连培根的母亲也对此口出怨言。他主张廉洁,但结果自己受贿丢官,弄得身败名裂。他的治国处世的观点,大有中国法家的气息,注重“法”、“术”、“势”,提倡利己主义。这也许是文艺复兴时期很多人的共同思想观点吧。

培根的《随笔》副标题为《道德与国事谏议》,它们都是一些我们中国人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教。国事变化日新月异,不仅对于我们,就是对于现在的英国人,培根四百年前针对当时宗教信仰、国计民生的献策已失去了时效。我们不妨把它们看做大英帝国开始崛起时的思想背景的一部分,从中汲取合理的成分。相比之下,道德却稳定得多。古今中外,不管什么宗教,何种信仰,对杀人放火、贪赃枉法甚至铺张奢靡从来没有正面宣扬,尽管任何社会这些现象都或多或少存在。虽然有人戏言“诚实是愚蠢的代名词”,但从来没有什么党纪国法号召人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同志、对亲友阳奉阴违。所以培根关于修身齐家的议论更具有现实意义。培根身为贵族重臣,他似乎心目中没有平民百姓。因此,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培根规划的那种楼堂园林无异于空中楼阁,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谈学养》,好像也是在向他那种阶层的人说话,如:“有些书可以请人代读,再看看人家做的摘要。”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看这里的哪些文章该“浅尝辄止”,哪些该“囫囵吞下”,哪些该“咀嚼消化”。“请人代读”不是普通读者办得到的。好在这些文章都不长,思想敏锐、见解独到的青年读者无疑该知道如何对待,才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此外,培根的有些观念不尽正确,甚至是错误的,如《谈无神论》中的一些观点。还有一些说法,因为在当时缺乏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正确认识,也存在谬误。尚望读者去认真辨别。

蒲隆

2012年岁末于兰州

内容推荐

弗兰西斯·培根著的《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

随笔主要是收录了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方方面面,其中的《谈真理》、《谈嫉妒》、《谈死亡》写得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是他的著名篇章,也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

本书是“名著导读名师中考试题训练与解析丛书”之一。

编辑推荐

本书由特级教师冯淑娟主编,专家顾之川担任顾问,再现了弗兰西斯·培根原著《培根随笔》的精髓。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是名著,下册提供精彩导读,让学生迅速掌握读懂名著的钥匙,提升阅读技能。还配套中考试题训练与解析,融合了特级教师多年教学智慧的结晶,可检验阅读效果,并帮助读者更轻松地备考中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