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荀子公开课/国学公开课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刘亚玲编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荀子其人

2500多年以前,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并从此确立了儒学的显学地位。孔子之后的百余年问,诸侯群雄纷纷并立,各诸侯国的国君喜好各不相同,对各家各派的学说取舍也就标准各异,从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儒学却因其主张王道、仁政,反对诸侯问的兼并战争,反对霸道,而显得“不合时宜”,因此呈渐趋衰微的趋势。

正当天下异说纷纭、儒学衰微之际,孟子、荀子相继而出,二人以继承儒家道统,弘扬儒学精神为己任。勤奋求索,力排众议,各自对儒学复兴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从而也对中国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荀子更是成为战国后期诸子学说的集大成者。

荀子名况,又名荀卿,或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生于诸侯相互兼并、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的动乱年代,年轻的时候便发愤求学,潜心钻研各家各派的学说主张,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著名学者。当时,齐国在战国七雄中比较强盛,齐宣王为扩大其政治影响,招贤纳士,使得天下饱学之士汇集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儒、道、法、阴阳、五行等重要学术流派的著名学者都曾汇聚于此,讨论学术问题,或各自著书立说,或为齐王提供治国安邦的建议,其中70多人被尊为齐国的“上大夫”。荀子50岁时,第一次来到稷下学宫。由于他学识渊博,威望极高,因此被尊为学宫之长(古称“祭酒”)。

荀子不仅是一位脚踏实地做学问的“学人”,还是一位善于分析、注重逻辑、讲求实际、重视学以致用的“智者”。荀子在50岁之前,将主要精力都用在了修己、治学上。这是儒家的优秀传统,也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荀子年轻时即确立了弘扬儒学的远大志向,因此,他的一切言行都力求符合儒家的伦理与标准。他以孔子为榜样,以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为行为准则,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力图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贤德的“贤人”“君子”。经过多年的刻苦修炼,他终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贤德之人,甚至有人将他比作古时候的圣明君主尧、舜。修己也成为荀子一生为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是这种长期不懈的儒家式的自我修养,更加坚定了他弘扬儒学的决心与责任感。然而,在荀子生活的年代,要实现这一愿望却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仅需要渊博的学识,而且需要坚强的意志与捍卫真理的勇气与热情,甚至需要牺牲一切世俗的利益乃至生命。

荀子并未因此而退却,自少年时代起,他就刻苦攻读自古以来的各种思想文化典籍,潜心研究儒家的所有经典著作。《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书,荀子无一不读,而且无不精通。荀子特别讲究学习方法,他反复告诫自己,千里之行始于一步一步的积累,学习就如同远行,没有日积月累的长期刻苦修炼,是难以成为博学之人的。  无论是修身,还是治学,荀子都能严于律己。他要求自己一日“三省吾身”,直到发现真的没有过失了,才会心安理得。长期的严格要求,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也增强了他追求真知的毅力。很多年,他把自己关在一个近乎封闭的空间里,终日与各种各样的书籍为伴,从中认真地选择着真理性的思想学说,严肃地思考着自古以来各家各派学说的利弊得失。

荀子在稷下学宫期间,主要从事学术研究与讲学活动。他积几十年的功力,对儒家经典无所不通,因而成为当时公认的儒家学派的著名代表。由于荀子治学最重实际,从不好高骛远,亦不夸夸其谈,几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地研究学问,等到游学稷下时,他的学问功底已十分深厚,对儒家学说的理解和把握也十分深刻和通透。同时,荀子治学还非常注意广博,他虽然师承儒家,但从未因此限制自己的求知领域。他广泛涉猎群书,钻研各家各派的学说,以至于对当时盛行于世的各派学说都有十分精辟与独到的见解。(P2-3)

作者简介
刘亚玲,笔名刘雅琳,国家不错礼仪培训师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工作30年,经历20年大型企业中高层岗位的历练,具有丰富的外事工作经验。现为中国形象行业管理联合会会长,兼任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副秘书长。曾多次担任国家大型活动、国家部委、世界500强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咨询培训师或智库专家;曾受邀在全国各地讲学近千场,听众达百万人次;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学经典与现代社会应用。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的“亚里士多德”——荀子

冯友兰曾在《中国哲学史》中指出:“荀子在中国历史之地

位如亚里士多德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笃实似之。”由此可见

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之高。荀子以儒学为本,是诸子百家

的集大成者,足可称为先秦时期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有成就的儒

学大师。荀子在中国学术界、思想界的地位不可忽视。《荀子》

的思想相当丰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若要了解中

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就离不开对荀子的研究和解读。

 荀子其人

 荀子其书

 荀子“性恶”解读

第二章 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荀子“人定胜天”论的现代意义

人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一生幸福,而另一些人一生却

总是感到痛苦?自从人类开始认识自己以来,人们思考最多的就

是命运。命运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神奇的,命运又是所有人最关注

的。然而,早在几千年前,圣哲荀子就以其睿智的思想告诉了我

们,命运不是由神来安排的,命运其实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人的命运可以选择

 用行动改变命运

 发现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激发你的潜力,就能改变命运

 善于进行自我调控就能把握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

 不要听从命运的安排

 设计命运,定位人生

 磨砺自信,造就人生

 埋怨只能说明你无能

第三章 这样做人最讨人喜欢——荀子智慧与人性之辩

人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至今也是一个纠缠不清的问

题。孟子说人性本善,实际上他是从人的肯定性一面来鼓励人、

安慰人;荀子说人性本恶,实际上他是从人的否定性一面来鞭策

人、警醒人。当荀子说,人性生来是丑恶的,我们应该感谢他的

直率,让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该改变些什么。

 好心态是做好人的前提

 欲望太多造成心理贫穷

 追求功名不要弃君子之道

 得不到的未必是最好的

 学会自我节制

 不要为了欲望失去朋友

 出人头地要慢慢来

 君子要谨慎处世

 时刻自我反省,用乐观情绪养心养身

 不要盲从他人,坚持自己的原则

 人生需要不断进取

 造就人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四章 有心人,天不负——荀子的做事方式

做事的方式千千万万,但最终的目的却都是取得成功。从荀

子博大精深的智慧中,我们寻得了一些做事的捷径与技巧,相信

对你也会有所裨益。

 学习是终生的需要

 活用你的知识

 锲而不舍,万事皆可成

 持之以恒才有成

 注重积累,升华你的人生

 成功的最大误区——目标不适

 半途而废,只能收获失败

 做事要分轻重缓急

 不要事必躬亲

 习惯的力量不可忽视

 行动,行动,再行动

 巧借他人成事

 寻求志同道合之人

第五章 人情练达皆学问——荀子的为人处世

世事洞明,方能人情练达。为人处世是行走人世的一门必修

课,从古至今皆是如此。一个练达人情的人,必是一个受人喜欢

的人;一个练达人情的人,必能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游刃有余。

但是,何为练达人情的人呢?荀子智慧如是说。

 斤斤计较认死理,失利是自己

 嫉妒是人生大忌

 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满招损,谦受益

 时时要有危机意识

 诚实守信是人的重要品格

 谦逊处世,低调做人

 发怒是痛苦的引爆线

 多交些良师益友

第六章 赢在口才——荀子智慧与言谈技巧

荀子说,君子一定要善于言谈。一句话,退三军;一句话,

抵九鼎;一句话,救人命。语言的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语言的

力量就是情感的力量,语言的力量就是智慧的力量。人每天总是

要说很多话,而且越是能办事,越是办事多的人,越是会说。因

此,一味奉行“沉默是金”,乃是一种消极的人生状态,善于说

话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言简意赅才达意

 逢人只说三分,还有七分自己赏

 忠言不逆耳,人们更爱听

 讽刺伤人害己,赞美让生活更美

 争辩不能消除错误,只能加深怨恨

 嘴边留下个把门的

 出其不意,以“巧”服人

 看天吃饭,看脸说话

第七章 人不可貌相——荀子的智慧与识人术

俗话说:“画皮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可见,在

“鱼目混杂”的茫茫人海中,练就一套高超的识人技巧就显得十

分的必要了。但要想真真正正地看透一个人却很难,荀子给我们

提供了一些切实有效的途径。

 人不可貌相,识别庐山真面目

 知己识人得天下

 识人重其朴实无华

 识才先识德

 识别不当之才

 评价他人不能感情用事

 要有识才之眼和容才之量

 明其性格任其职

 根据自身经验识人

 识别各色人等

 观其行知其心

 识人识其心性

 睁大眼睛辨别君子与小人

 亲贤人,远小人

第八章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的智慧与用人之道

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团队来讲,光有睿智的领导是不行的,

还得觅得最得力的干将;对于一个人来说,光有满身才华是不够

的,千里马还需要得到伯乐的赏识。如何用人?如何用对人?对

于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荀子对这一点是认

识得相当透彻的。

 人才:第一要素

 得民心者得天下

 知人善任

 懂得授权

 任人唯亲不可取

 用人有度,提拔得当

 以仁德降服民心

第九章 做老板的好臂膀——荀子的思想与现代企业的评价体系

企业拿什么标准来衡量员工?员工又以什么标准来为自己定

位?优秀的员工不仅能替老板分忧解难,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

原则。其实,圣哲荀子早在几千年前就给了我们立下了评判的

标准。

 忠诚最可贵

 尽职尽责才能尽善尽美

 勇于负责任,不诿过

 执行以达到老板的期望

 服从是美德

 没有任何借口

 为老板分忧解难

 不要只会说“YES”

序言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几千年前,传统文化就百家争鸣,大放异彩。

在先秦时期,旧的社会体系行将解体,新的社会秩序还在探索中,天下异说纷纭,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多学派,其中以儒家的地位尤为显著。然而,到了战国时期,儒家的思想显然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成衰微之势。此时,孟子、荀子相继而出,二人皆师从孔子,以继承儒家道统,弘扬儒学精神为己任。再加上汉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奠定了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

本书以苟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人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能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

内容推荐

由刘亚玲编著的《荀子公开课/国学公开课系列》一书以孔子“仁”的思想为核心,重视“礼”,重视人为的努力,重视圣人时世人的教化,反对神秘主义,反对鬼神之说,这些都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被统治者掩盖的儒家思想的精华。

《荀子》是一部逻辑性强、论述精辟透彻的哲学巨著,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教育、科技、文艺等多方面内容,对现代做人、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不乏借鉴意义。

编辑推荐

荀子“人定胜天”思想的提出,则是发展了孔子仁学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人的一生更幸福,让社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在中国哲学史上和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由刘亚玲编著的《荀子公开课/国学公开课系列》一书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对我们是一部很好的研读范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3:4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