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领导干部专用的普及读本。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过后,党中央即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学好、用好民法典。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国著名民法学者杨立新教授,结合几十年来的学术研究与经学经验,撰写了这部通俗易读的民法典知识普及读物。全书包括民法典的概念与价值、民法典的编纂历史、民法典的结构体例、民法典的适用方法,以及民法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重要内容。全书内容丰富而全面,深入而浅出,使读者能够有效地学习民法典,更好地发挥民法典在新时代所起重要作用。 目录 引言上卷民法总论 第一章 民法与民法典 一、民法与民法典的概念 (一)民法的语源 (二)民法的不同含义 (三)民法的概念 (四)民法典 二、民法的性质和本位 (一)民法的性质 (二)民法的本位 三、民法的历史发展 (一)罗马法 (二)日耳曼法 (三)近现代民法 (四)中国的民法 第二章 《民法典》的基本规定 一、《民法典》的调整对象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及其意义 (二)《民法典》调整对象的内容 二、《民法典》的基本内容 (一)规定民事权利 (二)规定民事权利行使规则 (三)对民事权利的保护 三、《民法典》的基本结构 (一)《民法典》的基本结构 (二)《民法典》结构与内容的关系 四、《民法典》规定的民法基本原则 (一)私权神圣原则 (二)平等原则 (三)意思自治原则 (四)公平原则 (五)诚信原则 (六)公序良俗原则 (七)绿色原则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 (二)学习与研究民法的基本方法必须从法律关系入手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三、民事法律关系要素的具体内容 (一)主体 (二)客体 (三)内容 四、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类型 (一)民事法律关系类型划分的意义 (二)民事法律关系类型化的级别 (三)按照性质划分的民事法律关系类型 第四章 民事主体 一、自然人 (一)自然人的概念 (二)自然人与公民概念的区别 (三)民事权利能力 (四)民事行为能力 (五)监护 (六)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 二、法人 (一)法人的概念与特征 (二)法人的产生原因与本质 (三)法人的类型 三、非法人组织 (一)非法人组织的概念 (二)《民法典》规定非法人组织为独立民事主体的主要根据 第五章 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 (一)民事权利概念的界定 (二)与民事权利相关的概念 二、民事权利的本质和本位 (一)民事权利的本质 (二)权利本位 三、民事权利的特征 (一)民事权利以特定的民事利益为客体 (二)民事权利是对特定民事利益赋予的法律之力 (三)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自由行使意志实施法律行为的范围 四、民事权利类型的一般划分 (一)人身权、财产权与综合性权利 (二)绝对权和相对权 (三)主权利和从权利 (四)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五)既得权与期待权 五、民事权利的类型 (一)支配权 (二)请求权 (三)抗辩权 (四)形成权 六、民事权利行使 (一)民事权利行使的概念 (二)《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权利行使规则 (三)民事权利行使的限制 (四)民事权利失效 七、民事权利保护 (一)民事权利保护方法 (二)民事权利保护途径 八、民事义务的概念和特征 (一)民事义务的概念 (二)民事义务的特征 九、民事义务的类型 (一)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 (二)法定义务与约定义务 (三)对世义务与对人义务 (四)主给付义务、从给付义务与附随义务 (五)真正义务和不真正义务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问题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法律行为的分类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 (一)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概念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一)书面形式 (二)口头形式 (三)特定形式 四、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 (一)民事法律行为生效 (二)民事法律行为生效对行为人的拘束力 五、意思表示 (一)意思表示的概念 (二)意思表示的特征 (三)意思表示的调控范围 (四)意思表示的心理过程 (五)意思表示的构造 (六)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七)意思表示不自由 (八)意思表示的生效 (九)意思表示的形式 (十)意思表示的撤回 六、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要件 七、涉及民事主体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状态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二)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八、相对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一)相对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重大误解的效力 (三)欺诈行为的效力 (四)胁迫行为的效力 (五)显失公平的效力 (六)撤销权的行使 (七)撤销权消灭的事由 九、绝对无效的行为 (一)虚假行为无效 (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无效 (三)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四)恶意串通的行为无效 (五)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 十、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一)自始无效 (二)部分无效 (三)返还责任 十一、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与附期限 (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十二、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