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留学生家长必读指南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张麟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作者从一个比较特殊的视角(学成留学生的父母),记录了学成后留在国外工作生活的女儿女婿及其家庭还有自己这些年在美国的种种经验和感受,真实,细致,生动,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对于研究者和有兴趣了解外国的读者,是有价值有帮助的。
作者简介
张麟,1955年6月生于武汉,祖籍山西左权。1974年作为知青前往湖北天门,1978年抽调到武钢当工人,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1984年调国家科委武汉培训中心,2000年调华中科技大学从事管理工作,后下海经商。
目录
一、“新东方”和“老干妈”
二、洪哥
三、又见唐兄
四、林大姐
五、边校长
六、老教授
七、“阿拉上海宁”
八、光头强
九、伍冬
十、伊莱莎生孩子
十一、鬼脸石和镇宅龟
十二、“天津卫”
十三、换瓦的故事
十四、吃货老麦
十五、春天山滑雪场及冲浪
十六、东港鱿鱼子糕
十七、买房卖房搬家亲历记
后记:我自己
序言
托改革开放的福,大
量中国人得以走出国门,
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其中
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走留学
这个途径出去的。留学生
一部分学成归国,一部分
则留在国外工作生活,逐
渐融入当地社会。这是全
球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
象,是值得研究的。
关于留在国外工作生
活的留学生及其家庭的情
况,我们大都零零星星地
从报刊上看到过,从亲戚
朋友熟人那里听到过,但
像这个集子这样,容量这
样大,涉及的方面这样多
,真的不多见。我觉得这
是这个集子最大的特点和
亮点。作者从一个比较特
殊的视角(学成留学生的
父母),记录了学成后留
在国外工作生活的女儿女
婿及其家庭还有自己这些
年在美国的种种经验和感
受,真实,细致,生动,
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对于
研究者和有兴趣了解外国
的读者,是有价值有帮助
的。
作者当过知青,当过
工人,又在高校任职多年
,还下海经商过,涉及多
个领域,阅历极为丰富,
加上自幼喜爱文学喜欢写
作,秉性坚韧、敏锐、幽
默、重情,所以他的文字
很耐看。集子中,常有令
人折服的分析,有直击人
心最柔软处的叙述,有让
人忍俊不禁的调侃,会使
人读后留下深刻印象。
我不敢说这个集子会
成为名著,但可以说,这
个集子很值得一读。
是为序。
李维建
2018年11月于武汉
(本文作者湖北大学
政治系毕业,某职业学校
副教授)
导语
张麟先生的《留学生家长必读指南》一书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留学生家长这个群体,形象鲜活,富有生活气息,使人即使没有这种经历,也会产生很多感悟。从中还可了解到中外社会文化的一些差异,具有独特的阅读价值。
后记
我如是说——
又来美利坚,这是第
六次入境美国。这次是春
节的初十出发,赶在正月
十五前到,按传统习俗还
在年里,也就算是一家在
美国团聚了。这样紧赶慢
赶的团聚,相比国内年三
十的隆重喜庆氛围来,味
道还是差了很多。已经有
9年没有和女儿一起过年
三十了,女儿已成家5年
,因此就想无论如何要在
第十个年头和女儿一家一
起过个年,找回年三十的
味道和感觉。
这个时间去当然还有
别的原因,女婿工作很忙
,女儿带两个孩子还要做
三餐饭,两个大人都很辛
苦;另外女儿博士毕业在
家做全职妈妈好几年了,
希望多点时间尽快去找工
作;再就是一个4岁多、
一个刚2岁的外孙女,一
年多没见着了,很想念两
个宝贝。
和武汉一样,十月金
秋也是费城一年中最好的
季节,不过一路上我根本
没有想该怎么样去享受这
个季节,也没有想将接手
的一日三餐会是怎样的辛
苦,而是莫名其妙地折磨
起自己,尽想着半年后将
要分别的场景来。想着想
着睡着了,醒来后又折磨
自己,在如此反复中打发
了漫长难熬的万米高空时
间。
移民局官员在签证页
上盖章放行的那一刻,我
明白过来.原来不是不想
来美国,也不是不能早点
来美国,而是害怕和家人
分别的那一刹那,受不了
外孙女的眼神,受不了肥
肥小手和飞不出去的吻。
大洋彼岸的关利坚实在太
遥远,每次离别都不知道
下次什么时候再踏上这块
土地,这就是想来又怕来
的原因。
写我自己本来没有什
么难度,自己经历过的写
起来可以更生动,但事实
不是这样。前面写了那么
多人物,所讲述的故事情
节不都是真实发生在他们
身上,我有时也把我所经
历的事串了进去。这些故
事中有我的影子,从陈抗
美、洪哥、唐兄、老马等
人物身上都可以读到,尤
其马国强。所以,如果再
辟出一个篇章单独写自己
,就嫌哕唆了,不会写出
新名堂。
美国华人广义指具有
华人血统的美国籍公民、
永久居民或其他住民,所
以不光是来自大陆的,还
有来自港澳台地区的那么
多华人生活在遥远的大洋
彼岸。根据皮尤(Pew)
研究中心的调查统计数据
和推算,截止到2019年年
底,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大
约为550万,占美国总人
口1.67%,占亚裔总人口
25%左右。
改革开放40多年来,
到美国学习、工作和居住
的华人人数增长迅速,从
2000年的287万,到2010
年的401万,到2019年预
估的550万。华人已成为
美国亚裔中最大的族群,
并在当地经济和科技发展
中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发
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虽然媒体报道,美国
对留学生的签证收紧,但
是中国大陆到美国就读的
学生仍然在增加,毕竟美
国是世界当之无愧的头号
经济大国、科技大国和教
育大国,是留学生的首选
地区。
在一个留学生身后,
会有人数上成倍的家长和
亲属陪伴跟随,这些家长
和亲属频繁往返穿梭两国
之间,且人数在年年增加
。在这个庞大人群里,我
仅撷取了留学生家长这个
群体来写。这是因为,这
个群体里的个体在美国的
经历打动着我。每当和他
们谈起在美国的生活,谈
起他们的孩子,我都能感
受到有一种直抵心头的东
西在重重撞击。他们的神
情总会激发出我强烈想记
录下来的冲动。
我把所写留学生家长
群体里的每个个体的经历
、性格特征、生活态度,
称为家长“众生相”。有朋
友看过后说,“众生相”那
需要写很多种类,不如简
单点,就叫“家长素描”吧
,说的有道理,我就采纳
了。素描,就是用单纯的
线条,不加任何色彩、简
洁朴素、不加渲染的描写

……
另外一个原因,经你
点评,我可以从你这里了
解留学生家长关心什么,
兴趣点在什么地方,从而
把注意力放到更多人关注
的事情上面去,所以应该
感谢你。
前几天去了趟纽约,
天寒地冻,走在熙熙攘攘
的繁华街头,我就想:假
如身无分文地把我丢在这
里,我有没有能力在这里
生存下去?会不会冻死饿
死?倒回去三十年,马上
有答案,可现在不能,我
也不作答,就是想着玩的
,想着可能会出现的各种
各样情况,尽可能去延长
想象时间,去放大想象空
间。这很有意思。
你说我是“善于在看似
平常的生活中可以找到乐
趣的一个人”,我喜欢这
样的描述和评价。平凡之
人,生活中没有波澜,不
需要处事不惊,语言也是
家长里短,如何在细微之
中制造出小波澜,搞得有
事可惊喜起来,使得家长
里短里面也蕴含幽默、带
点智慧,如你的名字一样
,这就取决于每个人了。
我很喜欢“保存惊喜”的
生活态度,但记不得这话
是谁说的。说这话的人善
于在日常生活中制造惊喜
,但平凡生活哪来那多惊
喜呢,她就想能不能制造
惊喜,并把惊喜加以保存
?她想到一个办法,把自
己喜欢的照片拿去冲洗,
但不去取,等哪天感到无
聊了,没有新鲜事了再去
取。这样,她每天都有事
情刺激着,不麻木,不木
讷,享受着不一样的每一
天。我很欣赏这种生活态
度。
是为后记。
2018年
精彩页
陈抗美如是说——
听说几乎每个去美国驻中国使领馆办签证的人,事先都要做足功课,在网上查看“签证必过”之类的攻略。但也有人说,只管把关国当乡下好了,去不去无所谓,爱签不签,不信你敢拒,持这种态度,百分之百能过。前一种人真想去,不装,严肃认真对待。后一种人其实也想去,但佯装,背地里恶补。两种态度我都不取,诚实坦荡,不卑不亢就行。别的不担心,担心名字上面出问题。
签证官个个是中国通,古怪精灵,由于常年的职业经验,已经历练成火眼金睛。“抗美”这个名字会不会很扎眼,让签证官联想到那场战争,怀疑我有反美倾向而拒签?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取“抗美”名的多得是,还有叫“援朝”的。
但签证异常顺利,人家哪管你叫什么名字、是不是有反美倾向。反不反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移民倾向,会不会滞留不归。签证官也有不顺心的时候,烦了也骂,还骂他们总统呢。不过倒是真有签证官因心烦而不讲道理,拒签完全没有移民倾向的人,好在没被我碰上。
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没有不知道“新东方”和“老干妈”的。一个是他们出国前受过英语培训的地方,俞敏洪是“新东方”的创始人;一个是刚去美国因为吃不惯汉堡、比萨又囊中羞涩,用来拌饭拌菜的“老干妈”。
前者是一块语言板砖,帮助成千上万的青年才俊敲开了去美国的大门,成就了他们的留学梦想。然后者为他们添了家乡味道,有了家乡味道,就减轻了对亲人的思念,吃饱了不想家,能够不饿肚子完成学业。
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之后,当初青涩的男生女生,已经完成学业,留美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后为人父为人母。他们的后代,就出生在美国这个遥远的国度,可以叫作“第二代移民”,(简称“二移”)。一切都变了,但是有两样东西一直伴随在他们身边,跟生活一起走,一个是书柜里面发黄的“新东方”的托福和GRE用书,另一个就是冰箱里的“老干妈”。
“新东方”只是记忆中的事情,如今他们的英文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老师,第二代移民们遇到的则不是上不上“新东方”的问题,而是要不要进孔子学院恶补中文的问题。至于“老干妈”,又咸又辣,“二移”们看也不看,汉堡、比萨、热狗、薯条早已成了他们的主食。
在美国见到不少3~5岁的“二移”,可以勉强听懂几句中文,说上三两句日常用语,但还是老外的腔调,更不用说写和认中文了。“二移”们有的还不知道自己的祖国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完全没有这个概念。
陈抗美见证并经历了这个过程。
13年前陈抗美送女儿到北京,有三个行李箱要托运,还有一个登机箱和一个双肩包,这是女儿远赴大洋彼岸生活之初的全部家当。十瓶“老干妈”就在托运行李箱里,翻烂了的托福参考书在双肩包里,随手可拿。一大堆行李将随女儿从北京出发,到美国西部的圣弗朗西斯科,然后转机到东部的费城,再转机到弗吉尼亚诺阿诺得的黑堡,这里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所在地。
黑堡被誉为全美五十大科研重镇和十大最宜居城市之一,黑堡机场居然隶属弗理工,大学有机场真是闻所未闻。黑堡小镇只有5万多人,其中包括4万多在校学生。小镇是整个大学,大学是整个小镇。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在为这4万多个学生服务,学校的教职员工不用说,其他人从事的工作也或多或少与学校有关。
陈抗美的女儿将在这里完成5年的博士学位学业。来机场接新生的是学校中国留学生联谊会安排的志愿服务者,是上几届的中国留学生。巧合的是,小伙子居然也毕业于武汉大学,和陈抗美女儿是校友,在这么偏远的地方遇到校友,比遇到老乡还难得还亲切。故事的发展顺理成章,小伙子成了陈抗美的女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