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中国思维是维系中国数千年悠久传统的内生文化要素,是形塑中国精神特质的重要历史能量,它以“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的形态渗透进中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达到“日用而不知”的社会无意识程度。它不仅是“智性的”(intellectual),而且是“心性的”(mentality);不仅是“思想”(thought),而且是“情态”(mind)。 尽管中国传统思维与现代科学理性分属不同的知识类型,但面对复杂丰富的现象世界,二者并非必然构成非此即彼的简单对立。超越以“前现代”标签作为衡量中国思维知识性质的线性准则,剖析和理解其中自洽的内在理路,是寻求和挖掘二者借鉴互渗之可能性的路径之一。 在方法论上,“共时性”描述既不是以发现“规律”和证明真理而抽象历史的所谓“宏大叙事”,也不是以抓到关键“钥匙”而一劳永逸地实现解释意图的本质主义,它仅仅是面临整体性议题时的一个有用的观察视角,一种便捷的透视工具,一项分析过往的认知取向。 作者简介 萧延中,1955年生,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图书馆馆长,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心理学、毛泽东政治思想等领域的研究。著有《巨人的诞生:“毛泽东现象”的意识起源》(专著)、《中华文化通志?政治学志》(合著)等;主编“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和“心理传记学译丛”;另出版编著、译著多种,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导论:问题意识与研究旨要 一、问题与困惑 二、“中国思维”的双层论域 三、探讨“中国思维”的“语法” 四、融入世界主义视角的“中国思维” 第一部分 认知 第一章 “中国思维”的“分类”路径 一、“关联性思维”与“统属性思维” 二、隐喻性逻辑与推理 三、“有机整体论”的思维建构 第二章 “中国思维”的身体隐喻 一、“身体隐喻”的认知视域 二、中国思维建构的“身体”基础 三、“身体”有机体的政治意涵 四、“身体隐喻”的政治认知后果 第三章 “中国思维”的象征与仪式 一、象征仪式之于“中国思维” 二、先祖祭祀与共同体象征 三、血缘共同体的突破与转换 四、政治象征霸权的争夺 五、“一统”: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第二部分 路径 第四章 宗法:种群维系的枢纽 一、中国早期“共同体”的生成路径 二、宗法制原理及其功能 三、宗法精神与公共政治 第五章 “天命”:宇宙秩序的政治意涵 一、“天象”的图景 二、“天数”之推演 三、“天意”与政治 第六章 德性:群族禀赋的精神象征 一、德性本质 二、“以德配天”与“敬慎厥德” 三、“德性”与“德行”的融合 第七章 崇圣:政治精神的神圣符号 一、圣王与“正” 二、“圣”之概念、内涵与性质 三、崇“圣”的符号支配 第八章 礼治:中国式“政治宗教” 一、“礼”之释义 二、“礼治”秩序 三、“礼治”运作:德化 结语 附录1 :中国思想研究的独特视角——从《知识与文化》看“中国思想”研究之方法论问题 一、在“知识差异”的比较中“发现”中国 二、在“社会适应”的框架中寻求“理由” 三、凸显“中国思想”之特质 附录2 :“知识论”在“中国思维”研究中的意义 一、“知识是什么”的追问 二、以“方法论”替代“知识论”的误区 附录3 :汉语与“中国思维”之社会认知功能的随笔 参考书目 导语 《中国思维的根系》西方思想传入中国,译著不断,可这些思想除了停留在高级知识人的头脑中,它们始终未能在普通中国人的思维深处真正扎根。为什么?《中国思维的根系》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思想史论著,而是从整体的认知论域出发探寻中国思维的基本特征和呈现形态的研究笔记,在与西方汉学的对话中,在新的视角下重新透视先人们的历史境况和思想逻辑,以此唤醒、重现中国思维的“语法”。作者认为,作为维系中国数千年悠久传统的内生文化要素,中国思维是形塑中国精神特质的重要历史能量,而中国思维的“第二域”,即中国古代思想者论证具体问题时所持有的一般性认知规则、推理形式和思维路径,是规定“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关键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