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技巧指南,由日本推理小说家大泽在昌所开办的一系列“小说课堂”讲座内容汇集精选而成。该讲座针对从日本选拔出的十二位青年写作者,以“大师开办私塾”的形式,旨在传授作者三十余年写作生涯中的创作经验和写作心得。 本书将历时一年的讲座浓缩为十堂写作课程和四次课题讲评,大泽在昌用鲜活的案例,幽默犀利的点评全方位分解了小说创作中故事结构、角色塑造、首尾布局、文字描写、对话技巧、叙述风格等具体问题;结合学生与老师的问答、作者与编辑的交流等环节,真实解密了优秀小说家的构思方式和创作脉络。对于热爱阅读与写作,对小说创作有兴趣和热情的读者来说,本书不仅是一本创意宝库,更是一本实用的“作家养成手册”——作者在书中坦诚地分享了职业作家的生活习惯、创作心境与生存之道——希望每一个有志于成为作家的读者在阅读本书后,都能够找到自己擅长的写作领域,学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作天赋,懂得更好地磨炼写作技艺,真正做到日益精进。 作者简介 大泽在昌,1956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畅销书作家。1979年大泽在昌以《感伤的街角》获得首届“小说推理”新人奖,1986年凭借短篇集《深夜马戏团》获得第四届日本冒险小说协会短篇奖。其代表作为《新宿鲛》系列,曾获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直木赏、日本冒险小说赏等奖项。2001年大泽在昌与京极夏彦、宫部美幸共同创立了“大极宫”网站,2006-2009年期间他担任日本推理作家协会会长。2010年,大泽在昌荣获第十四届日本推理文学大奖,该奖是日本推理文坛的功劳奖,专门嘉奖贡献zhuo越的作家或评论家。 目录 PART 1 讲座 第一课 以写作为生意味着什么 出道方法 以“ 含金量”高的新人奖为目标 作家的收入 缩小的出版市场 成为作家的四大要点 作家的动机 【问答】 第二课 掌握第一人称的写法 跨越三个障碍 活用第一人称的描写 第一人称只有一个信息入口 描写须符合主人公的年龄 全是好人的小说太弱 不要过度依赖通过对话进行说明 主人公的年龄与叙事部分的关系 专业术语的有效用法 如何活用观察 除了“ 输出”,还要“ 吸收” 【问答】 第三课 如何塑造形象鲜明的角色 角色支撑情节 要善于传达氛围,不要依赖数字和固有名词 角色登场要有理由 在细节上精雕细琢 一成不变的主人公无法打动人心 故事的发展与角色的变化 塑造令人印象深刻的意外角色 一切从观察开始 看看对方的视线尽头 描写强烈的情感 现实与真实的区别 对主人公穷追猛打是作者的职责 主人公≠ 作者 小说里的规则 游走在规则边缘 如何生动有趣地描写人物的过去和背景 通过措辞表现角色的个性 不要通过叙事描写性格 拥有自己的“ 剧团” 写推理小说须具备常识 【问答】 第四课 对话部分的秘密 “ 实际的对话” 与“ 小说的对话” 不同 符合角色的对话 如何通过对话介绍人物 “ 隐藏对话” 的技巧 “ 隐藏对话” 为何必不可少 有效的对话技巧 试写假想中的对话 把自己完全融入角色,但不要过度依赖角色 【问答】 第五课 如何设计情节 要清楚自己想为读者提供怎样的乐趣 “ 谜题” 的处理是情节设计的关键 思考小说的“ 形” 确定关键点 确定路线 故事从哪里开始 不要害怕脱轨 【问答】 第六课 小说需要“刺” 虚构有趣的故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发展最强大的武器 一旦出道就再无退路 不要在意此时的差距 什么叫有趣的故事 什么叫跳跃 让主人公经历磨难 小说的“ 刺” 是指什么 【问答】 第七课 锤炼文字和精心描写 让文字富有节奏 写出准确的文字 准确的文字源自精准的措辞 做到“ 八分感性,两分理性” 描写要注意张弛缓急 用一句话表现人物 比喻要有品位 描写的三要素 拟声词和外来语 日本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区别 换行的技巧 用普通的词语实现有新意的表达 掌握自己的文风 编辑对新人作家有怎样的期待 【问答】 第八课 挑战长篇小说 设计图和比例分配 开篇场景要反复重写 让主人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塑造多个“ 强” 的角色 能让角色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台词 最后一幕顺其自然 中途解开谜题,防止后继乏力 解开第一个谜题,再制造新的谜题 准备两波高潮 尝试解析自己喜爱的长篇小说 让自己尽情享受 暂未出场的人物也在活动 推敲前让作品沉睡一段时间 描写困难时的秘籍 读者是“ 受虐者”,作者是“ 施虐者” 拟定有力的标题 怎样才能让编辑发来长篇小说的约稿 不能让读者冷静下来 注入时代气息 使信息成为自身的血肉 【问答】 第九课 描写强烈的情感 编故事的技巧是教不了的 坚持“ 想当作家”的人生 作家的人生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要害怕绕远 如何弥补不足 技巧可以教,才能没法教 【问答】 第十课 出道后如何继续生存 职业小说家的心得 怎样跟编辑相处 怎样跟其他作家打交道 积极参加聚会 不要拒绝工作委托 书的出版流程 网络连载也是一种方法 读者是重要的顾客 出版界的严峻现实 出书是先期投资 怎样跟媒体打交道 不要让别人叫自己“ 老师” 网络上的评价无须在意 出道后的五本书决定成败 来自文学奖的评价 不必为了直木奖这个级别的文学奖而感到惶恐 【问答】 讲座的最后 PART 2 学生作品讲评 课题A 写结局“反转”的故事 关于交待过多和作品世界的规则 扭转平常的素材 如何活用角色 确认设定是否矛盾 公平的规则 如何选择身边的素材 充实短篇小说 分别交待登场人物的意图 适合长篇小说的题材 如何巧妙地利用伏笔 ■总评:如何埋设伏笔 课题B 写“自己想写的世界” 选择与故事相符的人称 应该交待的事情和无须交待的事情 角色鲜明的效果 构建最精彩的场景 引领合适的读者走进新世界 只交待往事会缺少“ 刺” 振幅越大,越能感动读者 对过度遵循设计图的不安 插叙说明会影响代入感 课题C 写含有“蔷薇”和“旧建筑 导语 本书是教你成为顶尖小说家的必修课,是教你写出百万畅销小说! 内文双色印刷,为你“敲黑板”、“划重点”! 直木赏、吉川英治文学奖、日本推理小说大奖获得者,前日本推理协会会长——大泽在昌创作秘诀完整公开。 30余年创作历程、千万本畅销保证、近百本小说创作技法精髓,浓缩成10堂写作技巧必修课、42个实用小说写作案例。 本书完整阐述作家写作构思脉络,清晰讲评习作案例,指出创作者被退稿的原因和写作盲点。 本书结合作家创作经验、编辑审稿原则、现代出版市场分析,全方位的作家职业生涯规划指南。 后记 我给报纸、周刊杂志 、文艺杂志等各类媒体写 过作品,但像这样反响热 烈的连载,还是头一次。 很多同行和编辑对我 说:“你的那个讲座连载 ,我正追着呢。,’据说 《小说野性时代》的编辑 同其他作家碰头时,也有 很多人表示自己正在追读 那个连载。 这些人大多在觉得“有 趣”的同时,恐怕还会惊 讶地想:“大泽在昌可真 够拼的。” 他们所谓的“真够拼的 ”,除了“这样把老底都暴 露出来不要紧吗”的疑虑 之外,大概还有“就算教 到这种程度,做不到的人 还是做不到”的意思吧。 此外,或许还有“像那样 在杂志上夸夸而谈,说不 定会引起反感哦”的含义 。如果其他作家进行这样 的连载,我自己大概也会 这么想。 说老实话,直到今天 ,我仍搞不懂自己怎么会 开始这个连载的。因为我 切实地感觉到,我真的拿 出了自己能拿出的一切。 因这个跨时一年有余 的讲座,我每个月都会去 角川书店,在讲座前后, 与到场的编辑们交流。这 样度过的时间,与写小说 时不同,但很充实。写小 说时,至多只能和责任编 辑一个人共同合作,无法 像讲座这样,同五六位编 辑共同合作。 也就是说,这是个令 人愉快的工作。 来听讲座的十二个学 生,没有一个人掉队,大 家都挑战了作为“毕业作 品”的长篇小说的创作。 按照预定计划,谁写出足 够优秀的作品,就能以出 版单行本的形式出道。 尽管这与我讲授的内 容——“不要以向出版社 投稿出道,要以在新人奖 中获奖出道”——有所违 背,但鉴于如今业界对这 次连载非常关注,所以我 认为,这比起普通的投稿 方式还是有利的。 写这篇后记的此时此 刻,我并不知道会不会有 人以这种方式出道,但正 如文中所述:“没必要急 着出道。”过早出道,以 后会很辛苦,有时会造成 无可挽回的结果。 再强调一遍,如今的 出版界正处于转折期,在 这种情况下,想当作家的 人或许是“鲁莽”的,需要 直面逆境的勇气。 然而,想看有趣故事 的人未必会减少。想让这 些读者的数量增多,唯一 的办法是更多地推出能写 出有趣故事的作者。 我存二十三岁出道, 对其他职业一无所知,就 在这个世界里慢慢“长大” 了。只是结果如此,我完 全没想过这样有多好。作 家是有很多弱点的。即便 如此,对于这个我赖以为 生的世界,对于这个让我 时而感受到“当作家真是 太好了”的喜悦的世界, 我仍然想报恩。 所谓“报恩”,就是希 望阅读这本书的读者能有 人成为职业作家,为世人 送上有趣的故事。 这简直像是在做梦, 可对于世界上的很多人而 言,“成为作家”的愿望不 也是个很美丽的梦吗? 我的父亲,在我出道 前一个月冈癌症离开了。 直到临死的那一刻,他仍 在劝我:“丢掉当作家的 梦吧。” 这本书的出版,得到 了作家泽岛优子的莫大帮 助。可能有读者以为我在 讲座上的讲授真是“思路 清晰”,但那其实在很大 程度上有赖于泽岛女士的 细心准备。 此外,如果没有角川 书店编辑部的j宅信哉先 生和深泽亚季子女士的美 言和鼓励,本书也不会完 成。 还有十二个学生。为 了确保在他们今后取笔名 时,这次听讲座的经历不 至于“拖后腿”,刊载时就 全使用了动植物的化名, 因此不便一一列出姓名, 但与他们的相处,也令我 获益匪浅。 感谢大家。 大泽在昌 精彩页 当然,也有人是以向出版社投稿的方式出道的,但这样的作品没有任何头衔和奖项的光环笼罩,突然出现在书店里,结果往往是无人问津。所以在我看来,这样的出道是一种“浪费”。 那么,“含金量高”的新人奖是指哪些呢?依我之见,推理小说类的址“江户川乱步奖川”和“日本恐怖小说大奖”历史小说类的是“松本清张奖”所谓“含金量高”,是指获奖的新人日后很可能大有作为。换句话说,能闯出一条道路来,这样的文学奖,就是“含金量高”的奖。 但要注意的是,即使通过含金量高的新人奖成功出道,也不意味着未来的前途一定光明。获奖后必须尽快写出优秀的代表作,不然很难继续留存文坛. 作冢的收入 假设日本现在有500位小说家,其中八成小说家的年收入将低于500万日元,甚至有的会低于200万日元。举个例子,如果现在要你给角川书店写一本32开精装本的长篇小说。既然是新人,写作怎么也得耗时半年吧?假如初版印刷4000木,定价1700日元,版税是 出道方法 大泽:大家好,我是大泽在昌。举办这个讲座的目的,是想把我所知的有限的写作技巧,尽量以生动直接的方式传授给大家。有些内容可能会反复强调,很重要,测验时会考到,请大家牢记。 首先,我想讲讲“以写作为生意味着什么”。作家出道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种址获得新人奖,另一种是向出版社投稿出书。要说哪种方法更好,首选肯定是获得新人奖,而且我建议尽量以“含金量”较高的新人奖为目标。 以“含金量”高的新人奖为目标 日本现在有两百多个小说新人奖,假如每个奖平均入围名额三百人,总共就是六万人,即便其中有两百人成功出道,一年后还能留在文坛的,也不过一两个人而已。至于日后还能斩获文学大奖,成为著名畅销书作家的,大概每五到十年才有一人。 想在文坛出道,请尽量以“含金量”。当然,这样的新人奖竞争很激烈,但只要能成功出道,不仅作为主办方的出版社会与你签约,其他出版社的编辑们也会蜂拥而至,在颁奖仪式上竞相向你约稿。当然,其中的九成都是客套话,所以可不能轻易地以为自己的作家生涯从此就能一帆风顺哦。10%那么你的收入就是68万日元。半年才赚这点儿钱,还不如在超市打工赚得多。 最近,有很多新人作家表示“年收入低于200万日元也没关系”,我认为不该抱这样的心态。作家同职业棒球手一样,也是分为“首发”和“替补”的。通过有“含金量”的新人奖出道,相当于中“状元”;通过次要的文学奖出道,相当于后几轮的“选秀顺位”;至于通过投稿出道的人,则仅相当于“试训球员”。 缩小的出版市场 三十三年前(1979年),我和大家一样,只是一个以新人奖为目标的写作爱好者,直到获得双叶社《小说推理》杂志主办的首届小说推理新人奖,我才正式出道。就当时的文艺出版界而言,该出版社的实力并不雄厚。在写出《新宿鲛》之前,我一直被称为“永久初版作家”,因为我一本接一本地写,结果出了二十八本没有再版的书。甚至在新书面世后,我去书店却没看到,仔细寻找才发现,我的书竟被垫在了人气作家的书底下。不过在那个年代,尽管书卖得不好,但我仍能接到约稿,所以不愁生计。 …… P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