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与时代的回忆(1-3卷共6册二十世纪之旅)(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威廉·夏伊勒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第一卷《世纪初生:1904—1930》(The Start:1904-1930),威廉·夏伊勒在世纪之交不久后出生,成长于美国一个中西部小镇的“大街”,在安顿下来以前他决定逃离美国的保守中心地区。1925年,他搭上一条运牛船前往欧洲,口袋里只有200美元,计划在那里待两个月。最终在巴黎,夏伊勒和上千名年轻美国人一起,向巴黎版《芝加哥论坛报》投递简历。就在他回国的前一晚,《芝加哥论坛报》的编辑终于给他了一份工作——这也是夏伊勒从此在欧洲驻扎二十年的重要职业生涯的起点。现在威廉·夏伊勒回想起这些岁月——在《芝加哥论坛报》的编辑室里与詹姆斯·瑟伯邻桌而坐;与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和塞尔达、海明威、格特鲁德·斯泰因、多萝西·汤普森、伊莎朵拉·邓肯以及约翰·君特谈笑风生;之后作为驻外记者,在动荡的20世纪20年代辗转于伦敦、柏林、维也纳、罗马和日内瓦进行报道。但是,《世纪初生》同样是夏伊勒离开家乡后对美国的个人深切记述——统治芝加哥的“疤脸”阿尔·卡彭,“猴子案件”和克莱伦斯·达罗,哈定就任总统期间的丑闻,以及在世界处于危险边缘时快速成长为世界大国的优势和劣势。
第二卷《噩梦年代:1930—1940》(The Nightmare Years:1930-1940)是对1930—1940年“噩梦年代”的生动而难忘的见证,作者掌握希特勒、戈林、希姆莱等最高统帅部领袖的政策的第一手资料,对纳粹恶魔的脱笼而出拥有深刻的独特见解。通过威廉·夏伊勒的惊世之作,我们得以拥有前所未有的机会,一睹曾经的世界不受阻拦地奔向末世决战的震惊场面。
第三卷《旅人迟归:1945-1988》(A Native's Return:1945-1988)是二战后作者的亲身经历。没有谁能自外于冷战的歇斯底里,被解雇的新闻评论员衣食无着,几近破产,他唯有写作,写出他战时的经历,而出版商却告诉他,那些东西已经过时了。当他面对成吨的万卷纳粹档案,一股雄心在胸中燃起,一部描写纳粹帝国的鸿篇巨著在妻子的抱怨、朋友的苦劝中落笔。麦卡锡的疯狂,肯尼迪的陨落,水门的荒唐,苏联的封闭,在夏伊勒的笔尖,以一种个人化的方式流淌出来。
作者简介
戚凯,1988年12月出生于安徽霍邱,2015年7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颁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目前,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兼任盘古智库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安全、气候变化、中美关系等。在国内外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曾翻译美国史学家威廉·夏伊勒的著作《噩梦年代》(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目录
《第一卷,世纪初生:1904—1930》目录

第一篇 从“大街”到左岸:1925
第一章 逃离美国
第二章 巴黎的好运
第二篇 芝加哥:1904—1913
第三章 我的祖先从德国来
第四章 芝加哥的忧与喜
第五章 父亲的早逝
第三篇 在爱荷华州的成长:1913—1925
第六章 锡达拉皮兹
第七章 肖托夸的风潮
第八章 寇伊学院
第九章 初涉报业
第十章 小镇奇人
第十一章 寇伊的校友
第四篇 巴黎岁月:1925—1927
第十二章 报社诸君
第十三章 探索巴黎
第十四章 成为记者的夏天
第十五章 友人何往
第十六章 名媛芳踪
第五篇 驻外记者:1927—1930
第十七章 林德伯格的飞行
第十八章 驻外记者在伦敦
第六篇 巡游生涯:1928—1930
第十九章 列国游
第二十章 世纪之交的维也纳
第二十一章 故乡的大萧条
译名对照表
译者后记
《第二卷,噩梦年代:1930—1940》目录

第一篇 通往柏林之路:1930—1934
第一章 从印度返回维也纳(Ⅰ)喀布尔的小插曲:1930
第二章 从印度返回维也纳(Ⅱ)乌尔的中途停留:1930
第三章 维也纳的结婚与失业:1931—1932
第四章 西班牙的一年:1933
第五章 重返巴黎:1934
第二篇 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生活与工作:1934—1937
第六章 对希特勒及第三帝国的第一印象:1934—1935
第七章 第三帝国的生活:1934—1937
第八章 希特勒的近臣
第三篇 决战之路:1935—1938
第九章 初露锋芒:1935—1936
第十章 闲暇生活:1935—1937
第十一章 全新领域的全新工作:
第十二章 回到维也纳,德奥合并,奥地利的终结,广播业的新突破:1937—1938
第十三章 慕尼黑阴谋:1938449(下册)
第四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1939—1940
第十四章 残存数月的和平:1939
第十五章 战争!征服波兰,西线的静坐战,铁蹄下的丹麦和挪威:1939—1940
第十六章 征服西欧:1940
第十七章 海狮计划与不列颠之战:1940
尾声第三帝国的终结——纽伦堡的审判:1945—1946
译名对照表
译者后记
《第三卷,旅人迟归: 1945—1988》目录

第一篇 重归故土:1945
第一章 战争结束
第二章 独裁者之死
第三章 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
第四章 广播界的叛国者
第二篇 最初两年:1945—1947
第五章 旧朋新友
第六章 一炮而红
第七章 反共升温
第三篇 扫地出门,广播生涯终止:1947
第八章 旧友反目
第九章 最后的重聚
第四篇 潦倒的麦卡锡年代,为生计拼搏,写书出版:1948—1959
第十章 闲云野鹤
第十一章 我的首部小说
第十二章 影坛处子秀
第十三章 《赤色频道》
第十四章 惨淡的写作生涯
第五篇 《第三帝国的兴亡》,人生拐点:1954—1960
第十五章 浩如烟海的档案
第十六章 艰难的出版
第十七章 舆论风暴393(下册
第六篇 时日无多:1960—1975
第十八章 一段旧日恋情
第十九章 玛莎·多德的故事
第二十章 政客离世
第二十一章 文人谢幕
第二十二章 故人驾鹤
第七篇 无望无惧,迟暮之年:1975—1988
第二十三章 分道扬镳
第二十四章 第三共和国的崩溃
第二十五章 再掀波澜
第二十六章 六十年代
第二十七章 写作《二十世纪之旅》
第二十八章 苏联见闻
第二十九章 重返柏林
第三十章 告别欧洲
译名对照表
译者后记
序言
我才发现,写回忆录是
件奇怪而微妙的事。
你说的都是实话吗?由
于时间久远和主观想象,记
忆变得模糊零散,你的回忆
与其说是纪实,更像是故事
。威廉·艾伦·怀特就是这样
认为的。他在回忆录的前言
中提醒读者:“虽然我苦心
研究,仔细查证,但这部自
传不可避免地是本人的虚构
。”他说,读者不应当“把真
实与故事混淆,因为只有上
帝知道真实”。怀特认为,
他只是想“写下自己信以为
真的一些事情”。
我写这部对人生和时代
的回忆录时,想做的也仅止
于此。我积累了相当大量的
私人文件,做了多年研究。
有些笔记在战争和旅行中遗
失,因为驻外记者就像游牧
民一般东奔西走,他的全部
所有是一只皮箱。诗人、思
想家和回忆录作家的警告令
我感到不安和自卑,他们的
才华和造诣是我不可企及的
。蒙田认为,人类根本就无
法获得真相,因为他们“屈
从于习俗、偏见、个人利益
和狂热……自以为掌握了知
识——这种幻觉为人类埋下
祸根”。
伊莎多拉·邓肯的一生可
谓丰富、充满了悲剧性。她
在巴黎写回忆录时,常常对
我说起自己的回忆录,她问
:“我们怎么可能如实地写
出自己?我们自己甚至都不
明白什么是真实。”埃米莉·
迪金森相信“真相如此稀少
,说出来令人喜悦”。喜悦
,是的,但并不容易。
真相是什么?桑塔亚纳
说:“真相是一个梦,只是
该梦确有其事。”安德烈·马
尔罗在写回忆录(被他称为“
遗忘录”)时认为,“一个人
的真相首先是他所隐藏的一
切”。但是,他把一个人隐
藏的和他忽视的区别开,这
两者是不一样的。司汤达写
了一本又一本自传,试图弄
明白自己是谁。但是,寻求
真相反而让他更加迷惑。他
最后问:“我是个什么样的
人?”接着又承认:“实际上
,我对此一无所知。”
写回忆录还有其他的困
扰。这些困扰产生于过去和
时间。福克纳说:“过去绝
没有死去,甚至也没有逝去
。”你不可能在回忆过去的
时候,不对它加以改变。突
然间,想象介入其中,最后
想象与记忆混在一起,难以
区分。或者说是难以剔除时
间的影响。对于爱因斯坦来
说,在相对论、物理和数学
上,时间的概念如此重大,
因此他认为时间的影响难以
被剔除。他说:“把过去、
现在和未来分开,只是一种
妄想,而且是痴心妄想。”
卢梭的《忏悔录》也许
是自传作品中最伟大、最富
有自我解剖精神的了。他一
开始以为写作回忆录只是作
一幅自画像而已。他花了十
二年的时间做写作的准备:
做笔记,查阅记录、信件和
其他资料。最后,他放弃了
最初的观点,不只是因为这
样太静态,也因为这样写出
的东西会变成自己晚年对一
生的盖棺论定。时光是会捉
弄人的。所以他一改初衷,
决定记述“平生所遇、所做
、所想、所感……我能够写
下自己的所感,我能保证这
一点是真实的”。
但是他在自欺欺人。像
一切写下自己生平的人一样
,他在写作的时候做了改变
。法语版《忏悔录》的主编
马塞尔‘雷蒙说:“他本人并
未察觉,这就是他承诺要给
我们的灵魂历程,却变形为
他灵魂的传奇或神话的原因
,而他本人并未察觉。”
我对于人生的一两点看
法,可以作为这些回忆录的
背景。
庸庸碌碌的琐事占据了
我们人生的大部分,构成了
挫败、成功、悲伤和瞬间的
幸福。在这碌碌的人生中我
偶尔会停下,去思考人类是
多么卑微渺小。我们所在的
地球也是如此。即使在太阳
系中,地球也是一个可有可
无的星体,而在无穷的宇宙
中,它只是一个小点。在无
限的无机自然界中,我们所
能理解的有限时空实在可怜
。如果宇宙真有所谓目的,
谁又能说,这个目的就是创
造出人类呢?谁又能说亿万
个星球之中,没有比我们更
加进步,或者至少更加理智
、更有意义、更加热爱和平
的生命存在呢?
当然,每个人的生活对
其本人而言都是重要的,这
是其唯一拥有、了解的事情
。但是,在无穷的时空中,
它显得无足轻重。帕斯卡问
:“在无穷之中,人的位置
又在哪里?”微不足道。也
许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
—我所知道的最文明的人—
—最能领会无穷中我们人类
微末的地位。
人类(他这样写道)只是宇
宙中的弃婴,被创造他的力
量丢弃。没有谁来养育,没
有谁来帮助,没有或善或恶
的权威指引,他要自己保护
自己,凭着有限的智力在冷
漠的宇宙中找到出路。
……
我喜欢看书。书为你把
过去和现在连接起来,把普
通的想法和高贵的精神联结
起来,把个人的生活与对他
人的意义联结起来。书教化
、启发、震撼着你,让你笑
,让你哭,让你思考,让你
做梦。它们虽然能丰富你的
见识,却不能代替经历。
我在芝加哥出生,20世
纪之初在这里长大,我一直
感到,这大大有助于认识我
的国家。这并不是说,别处
没有这个地方有趣,比如纽
约、剑桥或旧金山,这些地
方也许更加文明。我也总是
恨不得不住在芝加哥,我年
轻时总这么想。可是,我仍
然认为,在20世纪之初,只
有在芝加哥才能领会美国的
现状,
导语
威廉?夏伊勒是美国著名记者、新闻分析员和世界现代史学家,他的一生基本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而这个世纪又是世界和整个人类文明发生巨变的时期。他生于1904年,去世于1993年,其间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国文学的兴起、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民权运动、交通与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越南战争、美苏冷战、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遇刺和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以及苏联崛起和解体等等,他的长寿也让这部历史长卷成为名副其实的“二十世纪之旅”
与《第三帝国的兴亡》齐名的传世之作。
后记
朋友转告,拙译《世纪
之初》即将由甲骨文再版,
花了几天时间再读电子译稿
,篇幅漫长,感念编辑的辛
苦修订,也感叹历史的重复

此书第一章以大街为题
。读此书的现在,正在新西
兰北帕小城。城里的主干道
真的就叫“大街”。当初来时
读《大街》,心有戚戚。
与大街毗邻并行的那一
条长街,叫教堂街,顾名思
义。来这儿的华人大多都入
了华人教会。
中西部小镇的文化匮乏
,被要求遵守狭隘保守的清
教徒规范的专制压迫,巴比
特式的小镇暴发户的空虚,
道貌岸然的基督徒对商业利
益和发财致富的崇拜。
落脚大街,一晃四年,
头几年,时不时有教会某一
支上门传教。终于,有一天
,我克服了中国人的谦虚,
打开天窗说了亮话,谈到了
自己赞成的儒、释、道、马
克思、同性恋、进化论,这
才杜绝了此类不速之客。邻
居说,她的哥哥早就如此,
与传教者约架:备好一幅生
物进化图,城门大开,可惜
无人应战。这个故事与当时
轰动的“猴子审判”相映成趣

与书中夏伊勒那一代渴
望欧洲文明一样,这里很多
年轻人一到了十七八岁,就
带上一两千块钱,离开文化
沙漠,到欧洲寻根,或定居
北美,不作归来计。
除了美国,还有其他地
方;除了现在,还有永恒。
我从一开始就知道。
与“除了苟且,还有诗和
远方”颇相似。
还有那时任上的柯立芝
总统:
他(瑟伯)似乎包揽了有关
柯立芝总统的一切,后者的
愚蠢似乎使他十分开心,让
他对阴沉、寒冷、多雨的天
气毫不在意。
我说什么你懂得,历史
真的在重复。
哦,让人大快朵颐的不
只是书中的巴黎小馆美食,
还有这里的作家,如刘易斯
、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斯
泰因、庞德。穿越电影《午
夜巴黎》,可以一起看。
关于法西斯的兴起,从
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爱迪
生、丘吉尔对墨索里尼的称
许。对于广受推崇的麦克阿
瑟,作者早就捕捉到了他的
骄傲。
还有旅欧的美国艺术家
的回归,画家格兰特发出肺
腑之言:
所有这些年都浪费了,
因为我觉得只有到巴黎学习
,像法国人那样画画,才能
当上画家。我回到爱荷华,
常常感到,那里的一切是那
么丑陋,没有可以入画的事
物。我一直在想着回到这里
,这样我才能找到可画的东
西——这些美丽的风景,我
早该知道塞尚、雷诺阿和莫
奈还有其他人都已经永久地
完成了。
……我还是学到了些东西
。至少我对自己有了认识。
该死的……我觉得……就像
写作一样……你应当画你熟
悉的东西。尽管在欧洲待了
很多年……但我真正熟悉的
是老家爱荷华,阿纳莫萨的
农场,挤牛奶,锡达拉皮兹
,典型的小镇,这一切。一
切普通的东西,邻居,安静
的街道,木板房,破烂的衣
服,贫乏的生活,伪善的言
谈,愚蠢小镇的支持者,该
死的……文化上的贫瘠……
还有一切其他的。你和我一
样清楚,你就是在那里长大
的。
我要一直待在家里,去
画那些该死的奶牛和谷仓,
玉米地,学校的小红房子,
干瘪的脸,穿围裙的妇女,
穿连衣裤和西装的男人。画
那些田地的景色或是一条街
道,在暑热之中或是零下十
度时盖着六英尺积雪的街道

现在,中国的艺术家经
历了对西方艺术的模仿和崇
拜,开始回归,也在寻找自
己的声音。
此书分两部分,一部分
写美国,一部分写欧洲,作
者是位集大成者,旁征博引
,但似乎亲身经历过所有重
大事件。翻阅此书,似欣赏
一幅不乏细节的历史长卷。
因为集大成,特别要感
谢两任编辑的辛苦,将此书
再版,再次呈现给广大读者

汪小英
2020年3月
于新西兰北帕
书评(媒体评论)
内容丰富且重要……非常
具有可读性,充满了生动的
细节,文笔优美细腻……这
位异常优秀的记者……非常
善于讲故事。
——威廉·默奇森,《国
家评论》
活在历史中的人……通俗
易懂,讲述了大量或有趣或
悲伤的故事。
——马尔科姆·考利,《
纽约时报》书评
清醒又活泼,睿智且温
暖——所有的元素一应俱全
,并且正当其时。
——《纽约客》
不同于以往任何常规的
历史书籍,夏伊勒的回忆录
让读者重历历史。
——《人物周刊》
把记忆的碎片以个人的
视角完全展现出来,既对诸
多世界大事件提出了强有力
的观点,又体现了新闻业者
的直言不讳。
——《纽约时报》
新闻报道的绝佳之作……
一个令人着迷的人物,一个
危险的年代,故事具有高度
可读性,引人入胜……这是
一份高度个人化的生活记述
,记述如何创造人生与历史
共存。它描述了一个吸引人
的故事:在希特勒的法律治
下,人如何生活、工作并试
着组建一个家庭。
——《休斯顿记事报》
夏伊勒先生出生于美国
中西部,他伴着20世纪的脚
步长大,他熟知希特勒统治
下的德国,他熟悉印度的甘
地,他是现代世界秩序创立
时期的亲历者……这部著作
为读者开启了许多管窥历史
渊源的通道。
——《华尔街日报》
权且把本书当作夏伊勒
留给世人的遗言吧。对世界
上的大事,夏伊勒以其独特
的视角进行了大胆的报道,
他让人们以非同凡响的方式
记住了——因而也真正了解
了——过去。
——《旧金山纪事报》
在本书里,夏伊勒讲述
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他
用极其圆滑的手段向读者炫
耀他的巨大成功,以及成功
背后的艰辛。
——《波士顿环球报》
一部名垂青史的回忆录
,出自当时最负盛名的记者
之一笔下……观点犀利、与
时俱进、老少咸宜。
——丹·拉瑟,哥伦比亚
广播公司新闻节目主持人
精彩页
逃离美国
1925年6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大学毕业没几天,和叔叔开车上了林肯公路,离开了爱荷华州小镇上的家。我们想去芝加哥,然后再去美国最东部的几个没有去过的地方。那个夏天我计划去华盛顿和纽约,接着是伦敦,终点竟是巴黎——说起来,我自己都不大相信。
从小镇上的“大街”《大街》是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他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个美国小镇,以辛辣的笔触对美国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和讽刺。作者在这里以大街比喻他所处的典型的美国小镇。到“左岸”!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像我一样去旅行,虽然只在夏天的几个月。我们厌倦了柯立芝执政时期的空虚,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称之为“荒唐的年代”。对在美国荒原上长大的我们来说,巴黎是远处隐约可见的人间天堂,这座城市充满了光明与欢乐,是文明的中心。我们想逃避禁酒令、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清教徒主义、“柯立芝繁荣”、市侩作风、夸大其词、扶轮社——那些主导我们国家的资产阶级的废话。我们认为,是这些把美国变成了一个没有思想、充斥着冒牌货的地方。
尽管大学老师不让我们接触现代文学,我们仍然读到了辛克莱·刘易斯的小说《大街》和《巴比特》,还有抨击美国内地昏聩教众的H.L.门肯的《美国信使》杂志。它们使我们成熟长大,让我们觉醒,看清楚我们从小经历的一切:中西部小镇的文化匮乏,被要求遵守狭隘保守的清教徒规范的专制压迫,巴比特式的小镇暴发户的空虚,道貌岸然的基督徒对商业利益和发财致富的崇拜。
几个月前的一天——那真是个伟大的日子——我收到了伟大的门肯的来信,那一定是他亲手在打字机上打出的,他感谢我为他的“美利坚”专栏寄去一段剪报。
亲爱的夏伊勒先生:
谢谢您的剪报。我相信平托博士开展的运动必将席卷全国。各处的基督徒一旦听说,一定会热衷于此。我现在正尝试从南方开始。
您真诚的,
H.L.门肯
我现在记不起这位平托博士到底是谁,他的运动又是什么,但我相信这是件愚蠢的事。我在我们当地的《公报》上看到过有人对滑铁卢的扶轮社说:“扶轮社是神灵的显现。”这个人好像就是他。
这种胡说八道不只限于玉米带,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在《美国信使》杂志上,在激进的周刊上,甚至在日报上,经常会有神迹降临在生意场上和商人身上的内容。有位帕克斯·卡德曼博士,不知疲倦地在各种商人大会上发表题为《商业里的宗教》演讲。他的宣传册由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印刷,册子里他所做的导言标题是《摩西,伟大的劝说者》。他宣称:“摩西是历史上最优秀的推销员和地产促销员……在一场载入史册的伟大促销中,显示了他强势、无畏、成功的品性。”
就这方面而言,耶稣基督被当成一位更加伟大的推销员。那年夏天,布鲁斯·巴顿的《无人知晓之人》荣登畅销书榜首。甚至在我们这个不讲究读书的小镇(我们这里忙碌的商人说没有时间),此书也卖得很好,甚至吸引到了一些清教神职人员。这个无人知晓之人到头来是耶稣,“现代商业的奠基人……一位伟大的管理者……关于他的寓言在任何时候都是最有力的广告……如果他生在当代,一定是国家级的广告商……”他从下层商贩中挑选出十二人,并将他们组织成一个征服了整个世界的教会……这种组织能力的成功典范,举世罕见。这种无稽之谈被当作福音,受到全美国的追捧,并且,那年夏天我离开时,著名的“猴子审判”正在田纳西州的代顿市展开。这件事离奇得让人难以置信,但确是真事。在我向东的旅行中,它占据了所有报纸的头版。24岁的中学生物老师约翰·托马斯·斯科普斯因为触犯了田纳西州的“反进化论法”,被告上法庭。这条法律禁止学校教授“人类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因为这违背《圣经》所称人是由神创造的叙述”。田纳西州1925年公法第27条:“州内所有由州公立学校基金提供全额或部分资助的大学、师范及其他公立学校,均不得讲授任何否认人是神创的《圣经》教义,而代之以人是由一类较为低等的动物演化而来的说法,否则即非法。”田纳西州立法的动机主要是缓和公众反对进化论的情绪,以博取社会各界对科学课程的认可与支持。斯科普斯按照一本州政府批准的亨特所著《大众生物学》课本,把达尔文物种起源的简要观点教给了他的学生,他因此被捕并被审判。后来大家才知道,在鲁宾逊药店,斯科普斯和几个聪明的年轻人一边喝着汽水,一边半开玩笑地想出了这个计划,故意让自己受审。 审判一夜之间轰动全美,演化成一场基督教原教旨主义与现代科学之间的斗争。原告律师是三次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曾任美国国务卿的威廉·詹宁斯·布赖恩。首席辩方律师是来自芝加哥的克莱伦斯·达罗,一位精明的刑事辩护律师和不可知论信奉者。他曾为无政府主义者、劳工领袖辩护,不久前成功代理了著名的利奥波德和洛布杀人案1924年,芝加哥两名大学生——19岁的利奥波德和18岁的洛布经过数月的策划,合伙劫杀了一个17岁的少年,两名被告均面临死刑判决。达罗律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