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气象:北大性格素描
北大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她的身上便不能不带着历史的深深印记,她既是历史的继承者、传递者,同时也是再造者、更新者。北大可以说是中国最有性格、最富特色的大学之一,也是罕有的敢于宣扬这种性格和保有这种特色的大学之一。北大的性格和特色,与其说是象牙塔中的独特现象,不如说是满足了中国人的一种普遍的精神渴求;它不仅作为一所大学的象征而存在、而延续,它更是时代意识的折射,民族文化的血脉所系。
北大确实是散发着独特气味的一块土地。独特并不意味着一种优越,一种自以为是;独特只是代表一种与众不同,一种卓然不群的特色。北大是将其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登峰造极的一个学府,不保留,不含蓄,不做作,不乡愿。
坚守学术阵地,鼎立学术民主,以宽容坦荡的精神整合时代思潮的多元主义存在,以自由民主的心态融合中西文化的菁华,于精辨慎思中取舍,在博取广收中扬弃,这是北大精神的最好的写照。
——作者题记
1898年,康梁志士拯民于水火的万丈豪情灰飞烟灭,却为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保留了一支血脉,一支具有巨大活力并注定在以后的历史上镌下深刻印痕的血脉。它同时又是一面极具诱惑力与感召力的旗帜,许多的激情在这里汇集,许多的思想在这里萌动、砥砺、撞击、争搏,各色的俊才人杰罗列在她的麾下,使20世纪初的北大几乎成为中国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命运的滥觞。
这座学府,曾以其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眼光,最先接纳了当时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各种先进思潮,星星之火,遂成燎原之势,为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转折培育了深厚根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她又以民族觉醒的姿态,除旧布新,激浊扬清,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强劲而辉煌的前奏。
逝者如斯夫!肩负着伟大而沉重的历史使命的北京大学,在一个世纪波澜壮阔同时又坎坷曲折的岁月里,以其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的手笔,描绘了一幅俊采星驰、豪杰辈出的群英图。北京大学为我们这个民族贡献了多少忧世济时、壮怀激烈的革命志士,多少贯通中西、学识渊博的硕儒大师,多少开一代风气、振臂一呼四方影从的领袖人物,多少在科学领域造诣精深、堪称翘楚的英才,恐怕是一个难以统计的数字。如果说北京大学是一个巨大的舞台,那么她肯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热烈、生动而又名士俊杰辈出的舞台。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这座百年学府引以为自豪的崇高使命。在前一个百年里,北大以其英才辈出名流荟萃的骄人业绩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而在世纪之交的今天,面对21世纪清晰可闻的强劲足音,从历史烟尘中昂然走过的北大,又将迎接下一个百年更为光荣与艰巨的使命。
一、艰难的诞生:呼唤人才济时艰
虽说“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可是像北京大学这样经历百年沧桑忧患、披阅一个世纪风云变动的学校,在中国恐怕是独一无二。北大诞生在中华民族危急之秋这一事实,使得北大人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恢宏悠远的历史感,仿佛历史的烟尘在岁月的嬗变中累积、传递,最终与我们每个学子的灵魂相维系;而北大作为戊戌维新百日新政中唯一幸存的“硕果”,使得她由此获得某种寄意深远的象征,一个世纪轮转、民族苏生与文化复兴的象征。北大成为整个民族意志与民族希望的寄托。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