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张宝蕊,美国索菲亚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福特汉姆大学心理辅导系硕士,美国爱丁堡大学青少年心理辅导硕士,贝德幼儿全人教育辅导中心创办人,美国人本/超个人心理研究所所长。 拥有超过三十年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丰富经验,现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亲子教育专家。她带着深切的使命和爱,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全人教育和潜能开发中。 目录 第一章 困难与问题——暴力的形成 暴力的可怕 再谈暴力——被动暴力 异化(被动暴力)语言 暴力的起因 我不用功? 我不想活了 你怎么不好好学习? 抑郁 女儿的茶和媳妇的茶 王二的故事 第二章 化无知为有知 人的需要 人的发展 基础亲子关系的形态 什么是大人?什么是小孩? 平等对待 向孩子学习 不被尊重 了解赞美 赏罚与肯定 有条件的爱与无条件的爱 关爱自己 第三章 分享与感恩——教育的目标 落难的天使 为我们的世界 王文福与丛飞 爱的力量 感恩的心 第四章 操作与成长 防止暴力产生 同理心——爱与尊重的沟通 同理心——理解他人 了解孩子的感受 同理心——了解对方后,再真实地分享自己 爱与尊重的沟通与交流:非评断表述 多一点好奋心——探索了解问题 明确具体的表达 再谈协商 承担责任 原则的坚持与一致性:身教与言传的合一 后记 导语 本书由四个部分(四章)组成。第一、二章主要通过小故事的形式,从多方面分析了暴力等不健康心理的成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分享了一些沟通的技巧、尊重意识的培养方法等。书中详细讲解了亲子关系的培养、如何关爱自己等内容。书中提出,应重视分享与感谢的教育,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倡导与孩子共同进行爱与尊重的沟通,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法。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尤其是家长和教师)在思想上认识“暴力”,并有意识地从行动上做出改变。 内容推荐 当孩子对你说:“我不想活了。”你会有何感受? 你了解孩子的想法吗?真的知道该如何帮助TA吗? 所谓“暴力”,仅仅是指躯体伤害吗? 什么是“被动暴力”?父母师长的“爱”为何竟也会成为一种暴力? 表面上暴力、攻击性强的孩子,其实也有一颗脆弱的心。只有用温情与关爱,才能融化坚硬的冰山。 这本小书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暴力”的根源,书中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揭示了暴力形成的多方面原因,对聆听、尊重和沟通等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针对如何预防和消减暴力,书中还给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方便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尝试。让我们和作者一道,用同理心化解暴力,用爱激发孩子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