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绿香皂/希望树成长书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温建龙 |
出版社 | 希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温建龙,编审,70后,做过图书编辑、期刊副主编,从事新闻出版工作20年。曾出版《告诉我为什么》等科普读物,编辑出版的图书多次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书写童年与远 方、梦想与希望的诚挚之 作。阅读《绿香皂》,我 们能发现那些所有人共同 经历的成长瞬间,它们超 越了时间的界限和空间的 界限,刻入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在它朴实无华的文 字中重回童年,体验重逢 ,会惊叹,会喜悦,会怀 念。 读到《绿香皂》的读者 ,会喜欢上它的。 ——儿童文学作家曹文 轩 《绿香皂》中有太多让 我着迷的光影与色彩,有 村庄里满树的阳光,有小 路上闪烁的星光,有小河 里嬉戏的水光;有绿香皂 闪耀着理想光芒的绿色, 有冬夜围炉给人以希望的 的橙色,有冰糖葫芦给人 以快乐的红色……作者用温 情与诗意的笔调,在光影 色彩中,对曾经苦难但努 力成长的童年深情怀想与 致敬,并享受追梦旅途中 的勇气、坚持与快乐。 ——少儿出版人、儿童 文学作家王琦 目录 序/曹文轩 引子 第一辑 我的游乐园 我的幼儿园 偷黑豆 入学考试 旁听生 养吸铁石 小人书 第二辑 成长如歌 绿香皂 我家的小毛驴 去姥姥家 “捉鬼” 同桌 绿豆糕 第三辑 在童年的炉火旁 挖草药 摸鱼 追兔子 生炉火 编筐篓 糖葫芦 第四辑 走在梦想的路上 伙伴(一) 伙伴(二) 老师 精彩页 我的幼儿园 爸爸妈妈实在没有精力再照看我了,他们每天都要到生产队里干活儿,不得不将我扔到村集体的幼儿园里,那年我六岁。 我们的幼儿园是不分班的,孩子都是本村的。只要是家里没人管又不能上小学的,统统可以来这里,前提是能自己走路自己跑,并且知道尿尿要解裤子,因为这里没有专职的生活老师。 幼儿园里只有一个年轻点儿的妇女看管着我们,就算是老师吧。她也是我们本村人,孩子们有时候叫她老师,有时候叫她婶子、大妈什么的,她从不介意。 这里没有入学考试,没有固定的课程,更没有什么课本。 幼儿园里只有一间教室,是由饲养处的草料房改成的,比一般的民房要大些。教室的三面墙是石头的,墙上抹了一层厚厚的黄黏土,使墙面显得平整了许多。黄黏土上面糊有一层旧报纸,教室里便多了几分文化味儿,只不过,三面文化墙时常会被某些家伙偷偷抠出些洞洞来。教室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盏40瓦的灯泡,还时常被淘气的孩子用各种武器干掉。 教室前的一片空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以前这里是用来晾晒草料的,地面被碾压得既平整又硬实,就算下点儿小雨,也不会有泥巴粘在脚上。 每逢雨天,一些男孩子就会借机表现出勇敢的样子,在操场上跑来跑去。淘气点儿的家伙还会故意往别人身上溅雨水,招惹得那些人追赶他;逃跑的家伙有时候甚至一下子就跑回了家,对他来说也就算是放学了。 大的小的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在一起,说它是幼儿园,其实更像个“野孩子集中营”。在我看来,其实它更像一个游乐园。 一天到晚疯跑的孩子等不到饭点儿,肚子就会咕噜咕噜乱叫,实在响得厉害,就会跑到操场一角的自来水管前,咕咚咕咚灌个水饱。说来也怪,我们这些孩子从来不喝开水,口渴了都是抱着自来水管子灌,却从不闹肚子。大人们说是村里的水甜。自来水引自村西山脚下一口很老很老的水井,据说自明朝以来,就有这口井了。 村西的山,我们叫它西山,有一千多米高,大大小小的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能看到的尽头便是太阳和云朵消失的地方。西山的北部出现了一个分支,一直向东延伸,大约有七八里远,我们称之为北山。西山的南段向东打了个胳臂肘弯儿,这段山我们叫它南山。北山和南山在西山的对面又连在了一起,这里我们叫它东山。这四面山紧紧相连,就像丢手绢游戏里小朋友围成的圆圈,里面的一片较为平整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村子了。在村子的西北和东南两山衔接的地方,天然留有两个不大不小的峡口,有条大河正好从这里绕村而过,河岸不远处就是公路,这也是人们走出村子的唯一通道。 P7-10 导语 这是一部讲述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少年成长的长篇现实主义儿童小说。作者用温暖的笔触,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少年随着时代变化健康快乐地成长,感受着记录着乡村的巨变,而不曾改变的是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人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乐观和勇敢,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为之奋斗的快乐。 序言 地气、仙气和人气 曹文轩 看过很多成人文学、儿 童文学作品,我琢磨了一 下,它们大致上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那种很接地气 的,一类是那种飘荡着仙 气的。前者是现实主义的 ,后者是浪漫主义、象征 主义的。当然还有另一种— —比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 义的作品,好像既不适合 用“地气”加以概括,也不宜 以“仙气”加以概括,用“鬼 气”加以概括,倒是觉得合 适。有地气,有仙气,有 鬼气的作品,只要经营得 好,都达到文学的境界, 就会获得人气。《绿香皂 》大概属于很接地气的那 一种。 这些年,儿童文学更流 行“幻想”“大幻想”一出手就 是上天入地、云山雾罩、 装神弄鬼,“穿越”盛行,写 实类的作品渐渐处于下风 ,所以读到《绿香皂》自 然很喜欢。作者回到地面 上,回到实实在在的人间 ,回到“曾经”,将“记忆力” 放在了“想象力”之上,写了 一个个很有质地的童年故 事。读到《绿香皂》的读 者,会喜欢上它的。 这是一次关于童年的叙 事。这次的阅读之旅轻松 惬意,充满了美的体验。 这一个个触动心灵的美, 是在教室后门台阶上听课 、晒太阳的幸福;是绿香 皂在阳光下生出的五彩泡 泡;是一条从未独自走过 的去往姥姥家的道路;是 一块从未吃过的诱人的绿 豆糕;是冬天与爸爸一起 在雪地里追野兔、一起在 家编筐篓;是冬天的夜路 上,半明半暗的胡同;是 摸鱼时鱼群不断撞击手指 的兴奋感……童年是率真的 、单纯的,因此是美的、 可爱的、令人神往的。值 得一说的是,《绿香皂》 所叙说的童年故事,只是 属于《绿香皂》的,是作 者的个人记忆。生活就是 这样,它将“唯一”和“独特” 给了每一个人。所以当作 者一旦真正回到“曾经”,他 便会向我们奉献一个个我 们在以往的作品中不曾读 到的独一无二的故事。 故事虽然是个人的,但 这些故事的底部沉淀着的 却又是共通的情感、认知 和美。阅读《绿香皂》, 我们能发现那些所有人共 同经历过的成长瞬间,它 们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和空 间的界限,刻入了我们的 生命。我们在它朴实无华 的文字中重回童年,体验 重逢,会惊叹,会喜悦, 会怀念。而这种体验最根 本的意义是从童年吸取精 神的力量,然后重新踏上 人生的征程,并最终超越 童年。这是天地之间永不 能磨灭的辩证法:我们对 童年的超越恰恰是在不断 回到童年后得以完成的。 童年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我一直认为,儿童文学的 意义在于引导孩子探索人 生的奥秘和真谛,在于培 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意识, 在于净化孩子的心灵和情 感,在于给孩子的生活带 来无穷无尽的乐趣。《绿 香皂》想要传达给读者的 ,是照亮童年的光芒,是 向往远方的梦想。对于山 里的孩子,一块绿香皂的 意义在于新鲜和改变,它 代表着山里孩子对未来生 活的美好憧憬,代表着远 方的无限可能。而远方, 就如同作者笔下的“去姥姥 家的路”,是一条我们从未 走过的路,虽然可能很远 ,虽然太阳很大,但我们 知道了方向,知道了目的 地,就想着一定要走下去 。 与“绿香皂”这个意象类 似,这本书还有一个意象 让我印象深刻,就是作者 多次书写的“炉火”那个年代 的冬天,教室需要生炉火 ,家里也要靠炉火来取暖 ,炉火红彤彤的,在寒冷 的冬日给人以温暖,给人 以希望,给人以力量,正 如这本书的文字传递给读 者的感觉。 如今,对很多孩子来说 ,冬天的教室不需要再早 起去生炉火,这些体验也 随着那个年代远去,而温 暖与光芒却定格在文字里 ,照亮童年,这正是我们 书写的意义,也是孩子们 捧起书本阅读的意义。 2020年8月8日于北京 内容推荐 《绿香皂/希望树成长书系》是一本书写童年的作品,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怀念童年,让童年的真善美历经时代的更迭与洗涤仍然历久弥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