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王贞威,河南商丘人,政治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助理教授、民进党研究中心副主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两岸关系文化结构及其变迁、民进党政治文化演变、台湾地区“立法院”运作研究。2006—2015年,先后获得吉林大学哲学学士、哲学硕士以及厦门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2015—2017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博士后。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代表作有:《联合共和国:坦桑尼亚模式与两岸统一模式初探》《家人:两岸关系新文化结构探析》《两岸建构性关系中的知识与文化研究》《文化结构:试论两岸关系研究新视角的引入》等。多次到台湾地区驻点研究和交流,先后到港澳地区、新加坡、比利时、日本、美国等多地进行学术交流。 目录 绪言 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第一部分 理论建构 第一章 理论反思:两岸关系文化理论的初步探索 第二章 两岸群际建构论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两岸群际建构论的运作机制 第四章 两岸主导性群际文化结构及其转化 第五章 家人文化:两岸关系最高阶文化结构探析 对若干关键性问题的总结 第二部分 应用分析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和台湾地区民进党的党际关系文化结构 第七章 两岸群内文化结构变迁与“国族认同”联动效应 第八章 群内共有文化:以“台湾主体意识”的权力化过程为例 第九章 回顾与展望:新形势下两岸关系文化互动 第十章 对相关文化问题的延伸性分析 结论:观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代表性成果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尝试从文化角度切入,探讨两岸关系中一系列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推动两岸共有文化建构探索理论基础,进而完善两岸关系研究的文化途径。在借鉴社会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和两岸关系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结合两岸关系特殊性,创造性地提出“两岸群际建构论”(简称“群际建构论”),以此分析两岸关系中的文化和观念现象,探讨两岸文化结构的差异性生成、群际文化结构变迁以及高阶共有文化(家人文化)的建构等。 本研究尝试通过这种理论努力,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现象,尤其是台湾内部的认同问题提供解释框架,并针对未来两岸文化互动和文化进化提供前瞻性预判和对策性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