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河之东是故乡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梁孟华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猎猎南风中,是谁拨响了盐池岸边古老的琴弦?洪波涌起中,是谁唱响了后土祠中《秋风辞》韵2000年?大河之东站在迸溅喧嚣的激流上,站在悲激越的蒲州梆子里。这一站,就是5000年……
作者简介
梁孟华,山西芮城人,“中国河之东”文化传媒董事长,文学平台主编,运城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资深媒体评论人,曾主持编写《河之东文集》、“惠畅杯”征文大赛获奖作品《走进东开张》《河之东小作家优秀作文选》,“瀛航杯”“法律在我身边”全国征文大赛《法捍山河》等书,时事评论以百万阅读量著称,其作品《一碗滚水泡馍岁月长》《归来兮,故乡的魂魄》《叶落唐诗起,风响宋词来》《挥手辑别故乡的绝唱》《云长兄别来无恙》等作品被人民网、搜狐网、《新华月报》《山西日报》等刊物发表和转载。
目录
华夏是一本书
华夏是一杯酒
一碗滚水泡馍岁月长
云长兄:别来无恙
胡基曾盖起了一个河东
河东腊月
人到中年好好活
父亲的江湖
“装蒜”的人生
天地间:母亲坑我
挥手2016不带走你的分分秒秒
酸枣吟
假若相逢在河东
运城终归是英雄的故乡
王之涣:河东真爷们
今宵无月与谁酌
仰望历史的星空
故乡就是一场露天电影
煮壶端午念屈原
故乡中秋味最长
挥手揖别故乡的绝唱
一场感冒引发的战争
大河澎湃万里流
河东霾又来
雪落花未央
一湖秋色映芮城
桌子腿下的文学
稷山是一棵千年的枣树
河东桃花正怒放
父槐
话说运城枣叶茶
我爱你我那修理地球的父亲
谁能耐住我笛子的噪音
远志我的白球鞋
清明遥寄介子推
三月河东春满怀
月上柳梢头故乡何处是
回望当年那本书
河东年味滚滚来
赛妈走好
聆听新年的钟声
等你大约在冬季
霜染河东柿子红
牵着母亲的手散步
秋色壮河东
最爱河东柳
乡下母亲一小孩
阴天儿里最少年
回望南唐一千年
朋友圈的江湖
晋南“打响盆”
我是孔乙己
七夕二哥终于走上了幸福鹊桥
人生苦短不要等永远
问道老子
走到锁爱家吃饺子
昨夜走进风兼雨
村头布谷又声声
母亲节的一笔“流水账”
谢你了狗日的贼
雨水新春最好的祝福
年近了心慌了
揖别2017后会无期
男人四十的江湖
母亲的江湖
少年江湖
拥抱冬日不觉寒
关公磨刀雨纷纷
说说门阀政治
撒一把鱼饵钓人生
逃往乡下去听雨
不容易
蝉兄欢迎指导
我走呀
抱愧了故乡的“盘盘花”
我以“八点子”的名义说说“二杆子”…248
我以春联的名义向新年祝福
怀念鲁迅
我的豆花姑娘
今秋有只堂螂来看我
黄豆在秋天出征
当人生撞上理发期
叶落唐诗起风响宋词来
俯拾岁月的麦穗
惊蛰那一声雷
爸爸,您在天堂还好吗
静坐一窗秋雨
人生是个蛋
那年我去交公粮
以清明的名义,下一场思念的雨
柿子红了照出农人的模样
猪年的告白
今夏河东无蝉声
“南征北战”卖冰棍
鸟事三章
天下最大的杯应该是世界杯
运城从来未输
凉山未凉英雄未死三十儿郎在庙堂…322
致敬金庸
河之东一个磅礴时代的文学“检阅”·…327
写自己的文章让别人骂去吧
河东飞雪吊宗元
带着老妈看红叶
“中国式”吃得开
把孔乙己老师的账还了吧
11.11:这“四个光棍”还能走多远
裸奔吧哥们
慷慨悲歌向灶台
我爱河东这片土地
序言
115万年前,地壳运动,
陆地抬升,黄河的胎盘蜿
蜒形成;105万年前,天造
地育,自然运动,黄河水
系雏形初具。
10万年前,万溪汇聚,
浩荡成势,黄河以“天行有
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一条东方龙的姿态大浪奔
涌,横贯华夏!
大浪淘沙亿万吨,岁月
流殇几千年!
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被
一双沧浪之手洗得发黄。
《山海经》称黄河为“河水”
,《水经注》日黄河为“上
河”,《汉书·西域传》呼黄
河为“中国河”,《史记》中
喊黄河为“大河”,西汉叫黄
河为“浊河”;到了唐宋,这
条古老的河流才正式冠名
为“黄河”。
这条流光耀金的河流,
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
出发,裹挟着华夏民族
5000年的忧患苦难,“哺乳”
着迁徙发展中的黄色文明
,以平均流量每秒2571立
方的豪迈之气,5464公里
的起伏曲线,75万平方公
里的壮阔流域,4480米水
面落差之势,耸千尺浪,
扬万里涛,狂卷骤涌,飞
金溅黄,如万马奔腾,似
百狮怒吼,若百虎啸山,
日夜不息,桀骜不驯地奔
腾着,以大写的“几”字辗转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
宁夏、内蒙古、陕西、山
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
穿越不同境域,汇聚万千
气象,或开张,或窄流;
或越野,或穿峡;或湍急
,或舒缓;或大潮,或微
澜……以华夏文明汩汩涌动
的根祖血脉跌宕起伏地奔
向渤海。
我们有幸,土生土长在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大拐
弯处,一个名叫“大河之东”
的地方。苍茫天地间,悬
浮一片土,这片土地上的
人们,啜饮着一道被黄土
地染黄的河水……这个地方
,因为母亲河的青睐有加
,一个极其温柔的臂弯绕
过,便亲切地揽住了华夏
文明繁衍生长的祖庭。
鸟瞰河东大地,突兀隆
起的中条山接天连地,绵
延起伏,以坚如磐石的粗
硬线条擘画着170公里长的
晋南风骨;一路向东的大
河浩浩汤汤,鱼跃鸢飞,
以怀柔两岸的万般柔情迤
逦展开;再加上一轮冉冉
升腾的巨大红日,辅之以
两岸生生不息的繁衍,与
条山、黄河交相辉映,一
幅全景式的“大河之东”立体
画卷延展开来。
站在中条山上向西望去
,大河岸边,一群茹毛饮
血、践草为径的西侯度人
,一不小心点燃了人类第
一把圣火,一道文明的光
焰迅速划过了天地玄黄的
大河之东,光明洞达,烛
照幽微,华夏祖庭的“大门”
轰然打开。从这道大门鱼
贯而出的是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炼石补天、炎黄二
帝大战、三皇五帝赓续……
徜徉在河东大地听取蛙
声一片,华夏母亲,用一
河乳汁,两岸爱意,汹涌
着,拍打着,浸润着我们
家乡土地上的每一寸肌肤
。她赐予了她的子女们万
兽丛林中狩猎时的勇气,
风口浪尖上捕鱼时的智慧
;日夜流淌的黄河水催生
了这块土地上高粱红的红
,玉米黄的黄,棉花白的
白,滋养着我们故乡的万
物生灵,造就了夸父追日
的神话、精卫填海的壮举
、风后造指南的传奇……
黄河一泻千里,恣意汪
洋地涤荡着河东大地上的
一切污泥浊水;黄河敞开
胸襟,倾其所有地哺育着
拐弯腹地的河东子民,雄
浑与温柔交织成了大河之
东永不服输的灵魂。
若说,中国是当今世界
上唯一仅存的文明古国,
那么大河之东便是这仅存
文明古国的不可断裂的主
根系。当两河文明(幼发
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曙
光初现,古希腊的哲学家
在爱琴海边思考,印度的
哲学家在恒河岸边打坐,
我们的尧舜禹已在黄河岸
边摇着牛鞭,唱着牧歌,
耕种田园。于是,在这1.
4万平方公里的河东大地上
,涌现出了华夏文明史上
的一系列大咖,制造出了
华夏史上的无数个第一。
后稷稼穑,播撒下中华民
族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第一
粒种子;舜耕历山,开垦
出了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
存的第一块荒地;嫘祖养
蚕,缝制出了维天有汉,
维汉有衣的第一件华夏之
服,让“黄帝、尧、舜垂衣
裳而天下治”;禹凿龙门,
中流击水,河津渡口举起
了开山劈石的第一斧;傅
说版筑,夯土筑墙,古虞
大地建起了中华民族第一
屋……
猎猎南风中,是谁拨响
了盐池岸边古老的琴弦?
洪波涌起中,是谁唱响了
后土祠中《秋风辞》韵
2000年?大河之东站在进
溅喧嚣的激流上。站在悲
怆激越的蒲州梆子里。这
一站,就是5000年。
舜都蒲坂,履至尊而制
六合;禹都安邑,临黄河
而天下治。看,古绛大地
,风卷战旗如画,重耳扬
鞭,剑指天下,吞齐灭楚
,当一回春秋霸主;看,
普救寺里,西厢屋顶月似
水,梨花院落鸟朦胧,张
生和莺莺执手相看泪眼,
谈一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
旷世绝恋;看,鹳雀楼上
,王之涣凭栏远眺,目及
黄河落日,思接万里东海
,笔浸一河诗情,豪濡天
边流云,留一首震古烁今
;看,春秋楼上,忠义冠
绝古今,智勇充塞天地,
关二爷秉烛读《春秋》;
看,永乐宫里,祥云缭绕
圣地,教化天下人心,吕
洞宾终成正果,做一回道
教神仙……
一浪又一浪的黄河水,
淘洗了一代又一代河东人
,一代又一代河东人把血
脉喷涌成黄河的壮丽,把
骨肉凝结成条山的巍峨。
不由分说的狂飙,吟唱出
无尽的悲欢离合。就
导语
本书是运城文化学者梁孟华的散文合集。作者以宽广的胸襟、酣畅的文风、犀利的视角谱写了一曲河东文化的长歌。他热情地歌颂河东运城,字里行间体现了文人的乡土情怀;他积极关注社会,又彰显了文人心怀天下的责任意识。
精彩页
华夏是一本书
华夏是一本书!
华夏是一本从远古开始,在东北亚地区发行,大开大合持续影响全世界的皇皇巨著。
华夏是一本由炎、黄两帝饱蘸黄河之汁,吸足长江之水,泼墨挥毫共同命名为“华夏民族”熠熠生辉的历史传奇……
华夏是一本由三皇五帝作序,以历史发展走向为主线,各个朝代起承转合为目录,以长城、泰山、东方龙等中国印为插图,56个民族集体创作的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气象恢宏,阅之不尽的沧桑大书。
这本书,从人猿揖别,西侯度人类第一把圣火烧起,那文明的曙光就照亮了这本书的扉页,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开始,我们民族故事的讲述就开始在甲骨上篆刻诉说,我们民族兴衰的表达就开始在青铜器上熔铸刻画、我们民族苦难的记载就开始在竹简木牍上以刀为笔刻骨铭心;我们民族文明的传承就开始在帛书纸张上书写印刷,而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是那《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最早的中国古书发黄扉页里面的一排排汉字小楷。
岁月不居,斗争不止!在中华民族的轴心时代,在“春秋五霸”频频发动战乱,“战国七雄”燃起熊熊战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楚汉争雄兵戎相见的特殊时期,为华夏民族精神的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缔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转型时代。在血雨腥风,江山更替中,诸子百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各种流派的思想相互激荡,百家争鸣的先声回响中华大地,百花齐放的光芒辉映于东方,于是便有了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修列《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始有《说难》和《孤愤》,司马迁宫刑愤而作《史记》。
一本本大书,一组组传奇,一章章绝唱,一声声呐喊,在废墟上勾勒,在战火中酝酿,在金戈铁马中素描,在苦难辉煌中写就。既是横亘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座巨著高峰,也是流淌在华夏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一条条汹涌澎湃的文明河流。每一本书,都是一座座峰回路转的中条山、华山。或壁立千仞,危岩高耸;或云蒸霞蔚,幽深奇险,等着我们去攀越,去探索。每一本书,又都是一条条奔竞的黄河、长江。或波平水阔,千帆竞远;或水急流湍,鱼跃鸢飞,经天纬地,通古接今,等着我们苦作舟,去遨游。
在这样的皇皇巨著面前,我们的赵家皇帝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的读书观。苏轼曾立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杜牧曾兴奋地提出“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杜甫坚定地认为“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为了窥书山之巅的民族风光,为了探学海深处的历史容颜!为了知识改变命运,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中华儿女的阅读之风从未中断停止,我们华夏先贤的阅读精神一直绵延流长,书香门第遍布九州,耕读传家并肩而行,有条件的汗牛充栋,秉烛达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条件的到屋顶上借月赏读,在雪地里以雪映读,在壁墙上凿光偷读,还有韦编三绝而读,圆木警枕而读,牛角挂书而读,高凤流麦而读……李清照爱书而成癖,袁枚读书如吃饭,闻一多读书就“醉”,鲁迅看书成痴,朱自清当衣买书……
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7:21:14